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教學設計(全國通用).doc
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教學目標:通過本次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內容和法律規定。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樹立自覺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的觀念,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2學情分析學生對未成年保護法知識了解淡薄,學生有濃厚的興趣。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內容。2、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教學難點:未成年人應怎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新課引入同學們,你們今年有十幾歲啦?(學生回答)對,都只有十二、三歲,都還只是未成年人。所謂未成年人,就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部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面我就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內容,在聽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是哪些人?2.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保護的內容有哪些?活動2【講授】二、講授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內容未成年人保護法出臺是為了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未成年人保護包括: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同時,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章講敘了有關法律責任。指出,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虐待未成年的家庭成員、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引誘、教唆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賣淫的,依法從重處罰。活動3【活動】三、小組交流回答問題現在大家知道該法保護的對象了嗎?(學生回答)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為未滿18周歲的公民。實施保護的內容有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現在,我們將逐個講述實施保護的具體內容。(一)保護內容(板書)1、家庭保護(板書)提問:什么是家庭保護?(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歸納)所謂家庭保護是指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職責,以及不應當、不允許進行活動的規定。在第二章(家庭保護)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要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這里的監護人,是指撫養未成年人的成年人,有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接下來,請同學們看一個案例(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小黑板):案例1:甘州區一位16歲的少年尹某,與父親發生爭吵,被父趕出家門,流落街頭,也不到學校讀書。請同學們思考,尹某的父親,沒有依法履行哪些義務和責任?(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尹某的父親沒有履行的義務和責任有兩條,第一,沒有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使其流落街頭;第二,沒有使適齡的少年尹某接受義務教育。這兩條也是家庭保護的具體規定。除此之外,還有如下規定: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不得允許或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請接下去再看:尹某與其父親后經甘州區少年刑事審判庭的調解,父子和好如初。請同學再考慮,少年尹某的父親如果經調解仍不悔改,那將怎么辦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再總結)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而不改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的資格,另行確定監護人。由此可見,家庭保護是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第一環節,非常重要。2、學校保護(板書)提問:什么是學校保護?在第三章(學校保護)中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尊重未成年人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好了,現在請大家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我們學校在學校保護方面所作的工作。(學生討論35分鐘)同學們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談了我們學校采取的保護措施,從中可以看到,我們學校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學校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3、社會保護(板書)提問:什么是社會保護?(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復述)社會保護就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各級人民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培養四有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等方面責任的規定。在第四章(社會保護)規定: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任何組織和個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例如,我們武漢市規定,像游戲機室這樣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嚴禁未成年人進入,從而從社會方面創造優良環境,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4、司法保護(板書)所謂司法保護,主要是關于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教育感化方面和服刑期間的保護規定。在第五章(司法保護)中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家庭和學校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配合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所在的少先犯管教所等單位,共同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離婚雙方因撫養未成年人女子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當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判決。學習了以上四個保護后,我們還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板書)案例2:甘州區四中九年級學生李某投訴徐某朝他右側面部猛擊一拳,致使右頜骨內完全性斜形骨折,后經少年刑事審判庭判決,徐某賠償經濟損失1000元。提問:1.李某在被人打后,他是怎么做的?(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李某在被打后,請求法律保護。因此,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首先,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1、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板書)提問:2. 李某之所以能獲得合法權益,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歸納)法律依據就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自己來說,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既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又保護了法律的尊嚴。2、自覺遵守法律(板書)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具體規定,是給予未成年人的保護權力。未成年人自己在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自覺遵守法律。自覺地按照法律辦事,比如按規定接受義務教育,自己堅決不進游戲機室,也不吸煙。3、抵制不良影響,自覺保護自己(板書)案例3:初中生劉某與王某正在大沙河附近一家娛樂室打臺球,這時陳某4人也來到了這家娛樂室,并強行將他們帶到了附近的一個小巷里。陳某惡狠狠地對劉、王二人說,乖乖地把錢掏出來,不然搜出來1毛錢就打他們1個嘴巴。心驚膽戰的劉、王二人只得將身上僅有的260元錢交了出來。陳某又對劉的諾基亞8210手機來了興趣,拿到手機后,4少年這才揚長而去。后經派出偵破發現,4名惡少中為首的是一名年僅17歲的叫陳強的少年,另外,陳強的雙胞胎弟弟陳賓及張某、賈某均多次參加團伙搶劫。提問:17歲以下的少年為什么會成為搶劫團伙的成員?(師生共同分析35分鐘后,教師再小結)未成年人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對各種影響的辨別、抵抗能力不強。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就可以知道什么行為是合法的,可以做;什么行為是不合法的,不允許做。遇事能對照它的規定,以確定自己應該怎樣做。活動4【練習】四、課堂練習剛才,我們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逐步增強法制觀念,進行積極的自我保護。下面,我出幾道題目,大家一起做一下。(先請學生聽案例)上南區有位同學的自行車被盜,他不去報案,而是采取報復行為,撬別人的鎖,將車子騎一圈丟掉,再撬別人的鎖,將車子騎一圈丟掉;第三次時被公安局抓獲。討論:從這個案例中,我們應該得到什么經驗教訓?活動5【總結】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學生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