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doc
二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一、菜葉上的蝸牛1、蝸牛屬于軟體動物,它的身體主要由殼、腹足、口、觸角、眼等部分組成。蝸牛的頭部有兩對觸角,前一對觸角較短,后一對觸角較長且頂端有眼。2、蝸牛在行走時會伸出觸角,當遇到外界刺激時,會迅速縮回觸角。3、當蝸牛爬行時,腹足的強健肌體似波浪般移動著,這使蝸牛緩慢地向前運動。蝸牛在爬行過程中會分泌出一種黏性液體,這種液體有助于降低摩擦力,使得蝸牛比較容易地向前爬行。由于蝸牛爬行過的地方會留下黏液,學生在觀察時可能會沾到手上,所以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在觀察后洗手。二、校園里的螞蟻1、螞蟻的外部特征。 螞蟻的身體很小,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咖啡色,頭上有一對觸角,身體是一節一節的,身體下面有三對足。通過觸角接觸外界事物,觸角是氣味導航,通過聞著釋放的氣味找到回家的路。同時,彼此交流溝通,傳遞信息。螞蟻的行動方式是爬行。2、螞蟻是我們常見的小動物,在草叢中、墻角邊、樹底下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 3、螞蟻是成群生活在一起的,沒有一只螞蟻是自己獨立生活的。三、池塘里的鯉魚1、魚有頭,頭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鰓。2、鯉魚有胡須的,且公母都有胡須3、魚的身體身體呈紡錘形,身體表面具有魚鱗,還有魚鰭和魚尾。4、魚長有背鰭(q)、胸鰭、腹鰭、臀鰭和尾鰭。5、人是靠口來呼吸,魚是靠鰓(si)來呼吸的。魚呼吸時,水流過鯽魚的魚鰓,魚鰓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四、家里的兔子1、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部分。2、頭部有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胡須。 長長的耳朵、三瓣嘴,短短的尾巴,小白兔的眼睛是紅的。 灰兔、黑兔等都是黑眼睛,身體毛茸茸的。3、兔子的聽覺十分靈敏,耳朵能調節體溫。兔子通過眼、耳、鼻、舌等感知環境。五、我們離不開蔬菜1、蔬菜的營養物質主要包含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等。2、鋤頭:用來除草和翻地; 鐵鍬:用處更廣,翻地、澆水和排水,處理雜物等;耙子:歸攏或散開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 灑水壺:是用來澆水的工具。六、動手種蔬菜1、選擇蔬菜種子的方法:1.適合在春天播種;2.比較適合當地生長環境;3.健康、飽滿的種子;4.生長速度較快的品種2、蔬菜播種的基本步驟:松土、戳洞、播種、覆土、澆水七、誰的蔬菜種得好1、光照、水、肥料、溫度和空氣等是蔬菜長得好所必不可少的條件2、其他植物也和蔬菜一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竹筏、草藥、蒸籠等。八、不倒翁1、不倒翁的結構特點:底部是圓弧形,底部的內部有重物。2、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做外殼的材料雞蛋殼和乒乓球;第二種是放在底部的重物橡皮泥;第三種是裝飾不倒翁的材料-紙帽。九、小雞啄米1、像車軸那樣的連接方式可以讓連接的部件靈活動起來,這種靈活的連接方式可以讓“小雞”點頭。2、使用剪刀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十、噴氣小車1、用透明膠將氣球口粘在吸管上,不能漏氣,把帶有吸管的氣球安裝在小車上,一輛噴氣小車就制作完成了。2、制作噴氣小車的細節:首先,小車要選用車身輕的小車;其次,給氣球口安裝吸管作為導氣口時,氣球口和吸管的連接要緊密,不能漏氣;再次,把氣球安裝在小車上時不能粘在影響氣球噴氣的部位,如不能粘在氣球與吸管的交界處,否則氣球無法順利噴氣。3、利用同樣的原理還可以制作噴氣火箭、噴氣小船和噴氣氣墊船等。十一、紙陀螺1、紙陀螺的制作方法:先在卡紙上畫圓,再裁剪紙盤,然后用粗竹簽在紙盤中間穿孔,一個紙陀螺就做出來了。2、影響紙陀螺轉動時間長短的因素很多,包括紙盤的大小、高低、厚薄、對稱情況,轉軸的粗細、長短、底端的光滑程度,等等。紙陀螺轉動時間的長短,關鍵在于紙陀螺轉動時所受的力是否平衡,受力越平衡,紙陀螺轉得越平穩,時間也就越長。3、讓紙陀螺轉得更久的方法:增加陀螺的質量,以增加其慣性;盡量采用質地均勻的材料,以減小轉動軸的擺動;盡可能減小外界摩擦力的影響;盡量增加陀螺的起始轉速;適當降低陀螺的重心。十二、說位置1、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可以通過另一個物體的相對位置來確定,將“自己”作為參照物比將“另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來描述位置更容易。2、能夠使用前、后、左、右等描述周圍同學的位置。學習使用遠近描述物體所處位置。十三、辨方向1、能利用太陽東升西落,來辨別東、西、南、北。2、平伸雙手,面向北方,則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3、使用指南針的步驟:把指南針放平,讓指針自由轉動;待指針停止擺動后,轉動方位盤,使紅色指針與方位盤上標識為“北”的方向重合;這時方位盤上“東、南、西、北”對應的方向就是實際方向,讀出此時方位盤上的方向。十四、我們的校園1、制作校園簡易模型的步驟:根據校園簡圖,首先標出東南西北方向和主要建筑物的位置;根據建筑物選擇合適的盒子;將盒子擺放在相應的位置上;交流、調整盒子的位置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