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表.doc
小學科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科學 學科 一 年 5.6.7 班 教師 學情分析作為剛跨入小學學習生活的一年級學生,對全新的課程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這也為上好科學課帶來了契機。加上本冊教材安排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相信他們會傾注更多的熱情來學好這門課程。大多數學生會喜愛科學,特別是男生,對于科學實驗課充滿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沒有系統的接觸過這門課程,缺乏相應的學習方法,課堂主動參與思考性也會不足,今后要在這幾方面多多強化。教材內容分析本冊書共分為四個單元,其目的在于將學生領進科學之門,通過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低年段的課程目標。第一單元石頭與泥土是基于學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頭”和“泥土”,立足于觀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見的石頭、泥土,以及顆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過操作這些材料,豐富對巖石、土壤的感性認識;第二單元水繼續定位在“觀察與描述”,通過比較,促進細微觀察,用實驗看到的現象說明自己的觀點,用科學的詞匯與學生頭腦中對水的朦朧認識相對接,用氣泡圖幫助歸納整理最終形成對水的特征較為完整的認識;第三單元空氣從簡單易行又生動有趣的“找空氣”出發,帶領學生充分感知空氣的存在,再初步認識空氣的特征,體會空氣的重要性。本單元力求讓學生在充分的直接經驗基礎上,初步建立空氣是一種物質的概念;第四單元動物與植物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動物、植物,觀察、描述它們的主要特征,形成有關動物、植物的初步概念,認識到動物、植物也是組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質。專項學習像科學家那樣,是探究技能練習單元,培養思維方式。教學目標要求1.對待科學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2.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睦相處,真愛生命。3.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4.觀察與比較是一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5.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6.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尊重證據,愿意合作和交流。 7.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并做記錄。8.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和評議,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全冊重難點重點: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讓生活環境更加美好。難點:能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自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并能借助工具進行簡單的探究;能用科學的詞匯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描述,并記錄下來;嘗試多角度、多方面認識事物。教學措施a)開展生動的科技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b)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系,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c)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系。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d)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e)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f)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g)建立科學概念,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h)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制作的過程,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學進度安排周別日期教 學 內 容一2.26-3.2教學常規(1課時)二3.5-3.9石頭(1課時)三3.12-3.16玩泥巴(1課時)四3.19-3.23沙子與黏土(1課時)五3.26-3.30水是什么樣的(1課時)六4.2-4.6玩轉小水輪(1課時)七4.9-4.13鹽和糖哪兒去了(1課時)八4.16-4.20一、二單元復習鞏固(1課時)九4.23-4.28找空氣(1課時)十4.30-5.4這里面有空氣嗎(1課時)十一5.7-5.11空氣是什么樣的(1課時)十二5.14-5.18形形色色的動物(1課時)十三5.21-5.25多姿多彩的植物(1課時)十四5.28-6.1動物人(1課時)十五6.4-6.8三、四單元復習鞏固(1課時)十六6.11-6.15像科學家那樣(1課時)十七6.18-6.22期末復習、期末考查(1課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