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3.7.地球——水的星球 教案+反思.doc
7.地球水的星球【教學目標】1.經歷觀察地球儀和地圖的活動,了解地表陸地和海洋的特點。2.培養細致、認真的觀察記錄能力,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實驗現象。3.總結海洋的特點,并能將地球與太陽和月球做比較。4.了解海洋對地球的重要性,認識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聯系的。【教學重難點】1.經歷觀察地球儀和地圖的活動,了解地表陸地和海洋的特點。2.培養細致、認真的觀察記錄能力,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實驗現象。【教學準備】地球儀、地圖、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1.教師提問:我們已經了解了地球的形狀,這節課我們進一步來學習關于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觀察過地球儀的同學們,你們簡單說說地球的特點吧。2.學生自主匯報。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觀察地球儀。(1)教師分組學生,下發地球儀。指導學生圍繞以下幾點觀察地球儀:一是通過地球儀能觀察到什么;二是仔細觀察地球的水域有哪些。(2)學生圍繞問題在小組內觀察地球儀,交流觀察結果并記錄。(3)教師指名學生分享小組觀察成果。(4)教師總結: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地球表面主要分為海洋和陸地,海洋分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陸地分為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 、北美洲、歐洲、大洋洲。2.陸地和海洋的面積。(1)教師分發世界地圖和透明計算紙,指導學生分兩步進行觀察:首先將透明紙覆蓋在世界地圖上,然后數出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所占的格子數。(2)小組活動結束后匯報結果。(3)總結:地球上占據面積最多的是海洋。3.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觀察結果比較地球、太陽和月球的相同與不同,并填寫在維恩圖中。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面積大小的特點。(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面積大小的特點嗎,說一說?(2)學生根據觀察成果匯報。(3)總結: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總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約3.61億平方千米,占全球總面積的71%;陸地面積約1.49億平方千米,占全球總面積的29%。2.地球液態水帶來的好處。(1)教師課件出示地球的液態水,學生觀察后提問:你們知道地球有這么豐富的液態水都會帶來哪些好處嗎?(2)學生根據經驗小組討論后匯報結果:(3)總結:地球上的液態水促進了生命的誕生與延續;液態水調節了地球的氣候,改善了地球的生存環境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閱讀資料:太空探索與水的聯系。【板書設計】地球水的星球【教學反思】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將前面的內容連貫起來,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地球。了解到地球的陸地與海洋以及地球的一些其他特點,認識到液態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觀察地球儀與世界地圖兩個學生自主觀察的活動,一些學生因為課前有過觀察,所以比較熟悉。在觀察世界地圖的活動中,學生數方格時間較長,并且最終結果相差較大,這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沒能在開展活動前明確方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