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4 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教案).doc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下1.4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教案課題物體在斜面上運動單元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三年級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不同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是不一樣的。物體的形狀和它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有一定的關系。科學探究目標搭建斜面進行實驗,觀察、描述、比較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科學態度目標關注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以事實為依據開展交流研討。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穩定牢固的斜面。重點認識斜面,并掌握物體在斜面上滑動和滾動兩種運動方式。難點搭建斜面進行實驗,觀察、描述、比較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1. 新課聚焦展示斜坡的圖片,提問:我們周圍有許多斜坡,物體在斜坡上會怎樣運動?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斜坡有山坡、滑梯、樓梯等,觀察下面的幾幅圖,想一想物體怎樣運動?(1) 也許物體會像大石頭從山坡上滾下去那樣滾動;(2) 也許物體會像我們滑滑梯那樣滑下去;(3) 也許物體會像輪椅在斜坡上不動。其他場景:開足馬力上坡的小汽車、傳送帶上的快遞包裹、游樂場里的“滑沙”、利用斜面往車上搬運貨物等等。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板書課題滾動, 滑動、靜止,前進等。觀察圖片。說一下物體的運動。準備實驗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斜面的制作。斜坡是我們常見的物體,點明我們的研究是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直指本課的研究核心,即物體在斜坡上的運動情況。課件展示圖片容易激活學生真實生活經驗。2. 科學探索探索一、制作斜面用下面的材料模仿斜坡,做一個坡度較小的斜面。制作材料:一塊表面光滑的木板,幾塊大小一樣的小木塊。制作方法:(1)將幾塊小木塊豎著搭起來,形成一個類似橋墩的立柱。(2)在立柱上輕輕搭上木板,形成斜坡,斜面就搭建好了。(3)可通過增減小木塊的數量來調整斜面的坡度,木塊數量越多,斜面坡度越大;木塊數量越少,斜面坡度越小。制作須知:盡量選擇在較粗糙的桌面去擺放制作材料或是用物體或手擋住木板的底部,這樣可以防止制作材料在組裝時散落、不穩定。探索二、觀察立方體木塊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實驗材料:一個自制斜面、一個立方體木塊實驗步驟:(1)在斜面上端輕輕放下立方體木塊。(2)觀察立方體木塊的狀態。實驗現象:當斜面坡度小時,立方體處于靜止狀態;當斜面坡度足夠大時,立方體木塊會從斜面上端慢慢地滑下來。實驗結論:物體可以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上滑下。探索三、觀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實驗材料:自制斜面、小六棱柱(可用六棱柱的鉛筆代替)、小球實驗步驟:(1)將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觀察它的運動狀態。(2)將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觀察它的運動狀態。實驗現象:(1)小六棱柱從斜面上端有時會滑下來,有時會滾下來,有時會滑動一段距離后再滾下來。(2) 小球在斜面上快速地滾動下來。實驗結論:除了滑動,物體在斜面上還會滾動。科學詞匯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接觸面不變地移動叫滑動。如滑冰時冰刀在冰上的運動。一個物體(多為球形或圓柱形)在另一個物體上接觸面不斷改變地移動叫滾動。如車輪在地上的運動。探索四、觀察更多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實驗材料:正十二面體、小玻璃瓶、電池、鉛筆(圓柱體)、文具盒實驗步驟:將不同的物體分別放在斜面上端,松開物體,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狀態,有滑動,有滾動。準備實驗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斜面的制作。準備實驗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實驗內容,觀察立方體木塊的狀態。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與教師總結對比是否一致。準備實驗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實驗內容,觀察小六棱柱和小球的狀態。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與教師總結對比是否一致。知道滑動和滾動的概念準備實驗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實驗內容,觀察不同形狀的幾種物體的運動狀態。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總結結論,與教師總結對比是否一致。制作一個斜面,為下面物體的運動做準備。動手實驗,親自體會立方體木塊在斜面上的運動。嘗試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鍛煉學生的思考、總結能力。動手實驗,對比兩種不同形狀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嘗試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鍛煉學生的思考、總結能力。動手實驗,觀察多個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找出運動規律嘗試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鍛煉學生的思考、總結能力。3. 交流研討研討一、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斜面上分別是怎樣運動的?教師點撥: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有三種情況:(1)滑動:像立方體木塊一-樣從斜面上滑落下來。(2)滾動:像乒乓球一樣從斜面上滾下來。(3)有滑動,有滾動: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運動,有滑動,有滾動。研討二、物體的形狀與它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有關系嗎?教師點撥: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會有所不同,接近立方體、長方體的物體在斜面上容易產生滑動的運動狀態。而接近球體(如乒乓球)或圓柱體(如電池)的物體在斜面上容易產生滾動的運動狀態。對實驗內容總結,交流、討論、回答問題。對實驗內容總結,交流、討論、回答問題。通過操作、觀察總結出物體的形狀與它在斜面上的運動關系。4. 科學拓展將斜面一端逐漸變高,它們會怎樣運動?(1)小球的運動狀態當斜面一端變高時,小球的運動狀態:小球滾動的速度變快了。(2)六棱柱的運動狀態當斜面一端變高時,六棱柱的運動狀態:當斜面一端低時,六棱柱滑動,或者先滑動后滾動;當斜面一端變高時,六棱柱直接滾動。(3)球體、圓柱體、正方體、多面體的物質的運動狀態當斜面升高時,球體或圓柱體的物體滾動速度加快,接近球體或圓柱體的物體也會直接滾動下來,而正方體、多面體的滑動速度變快,有時會直接滾動下來。斜面高度與光滑程度對物體運動方式的影響斜面的高度影響物體的運動方式,隨著高度的增加,物體的運動方式趨向滾動。坡度高,運動快;坡度低,運動慢。光滑的斜面上,小立方體沿斜面滑動下去;粗糙的斜面上,小立方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小立方體靜止在斜面上。學生思考,預測出現的運動狀態。把斜面變高,通過實驗操作觀察出現的結果。將斜面坡度逐漸增大,再觀察物體的運動情況,這是一個符合學生探究心理的拓展活動。作業布置完成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是不一樣的,主要有滑動和滾動兩種運動情況;物體的形狀和它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有一定的關系;通過搭建斜面進行實驗,觀察、描述、比較了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板書1.4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后反思,覺得課堂教學之前的備課很重要,可以說是越充分、周到越好。只有做到課前備課的充分、周到,才能使課堂的生成處理的更高效。當然,作為一名科學老師,我覺得在今后的課堂上,我們應該時時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課堂中的每一抹亮色,讓學生自由暢談個人真實的想法,使課堂在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那么我們的課堂也將在生成中綻放生命的旋律,課堂也會萌發個性化的氣息。這樣的課堂,一定會時時精彩的
- 關 鍵 詞:
- 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教案) 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