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2020)科學三年級下1.2《幼苗長大了》教案.doc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1.2幼苗長大了教學設計課題 幼苗長大了單元1學科科學年級3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2、根、莖、葉的作用分別是吸收、運輸、制造養料科學探索1、測量幼苗的成長,觀察幼苗結構2、實驗探索或查閱資料了解根、莖、葉的作用科學態度養成勤于觀察、動手實驗的好習慣重點了解根、莖、葉的作用難點實驗探索植物營養器官的作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說一說:經過幾天的時間,我們種下的番茄種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展示圖片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接著上節課的內容繼續探索講授新課一、觀察番茄幼苗1、番茄的幼苗每天都在長大嗎?【提示】每周測量一次幼苗的高度2、番茄的幼苗觀測記錄測量時間幼苗高度得出結論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提示】幼苗每天都在生長。3、拓展幼苗期是指植物從長出第一片葉開始到第一朵花蕾出現。4、番茄的幼苗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二、根的作用1、你見過哪些植物的根?2、引導學生給這些植物的根分類。【提示】2、在栽小蔥的活動中,你發現根的作用了嗎?【回顧實驗】試管里裝一定量的水,滴上一層油,插入小蔥,用彩筆標記水面高度。將試管放在陽臺上。過幾天發現水面下降。引導學生思考:水去哪了?【提示】通常位于地下,用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等,供植物生長的需要。三、探究莖的作用1、導入連接根和葉的部分是植物的莖,呈直立或匍匐狀態。(展示圖片)2、溫馨提示樹干、樹枝都是莖哦!3、實驗探究:莖有什么作用(1)取一株有莖和葉的植物,插入紅色的水中,過一段時間后觀察莖和葉的變化。【提示】莖和葉都變紅了。(2)引導學生探究原因。用小刀切開莖,你觀察到怎樣的現象?【提示】莖里有紅色液體。說明莖有運輸作用。(3)探究莖作用的實驗記錄實驗方法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四、觀察葉的結構1、收集各種葉子,描述它們的特點。(展示圖片)2、觀察葉子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提示】3、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回答:如果把幼苗的葉子都摘光,植物還能成活嗎?【提示】不能活。樹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的主要器官。通過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植物提供食物(水和有機物)。樹葉又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4、小結植物的根、莖、葉分別負責吸收、輸送、制造養料,它們都屬于植物的營養器官。展示示意圖五、課堂練習:判斷題1、把植物的葉都摘光,植物仍然能成活。( )2、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 )3、葉柄連接莖和葉片。( )4、植物葉子的形狀、大小等各不相同。( )5、幼苗每天都在生長。( )6、樹枝、樹干都是莖。( )六、拓展提高:植物的葉子為什么是綠色的?植物之所以是綠色的,是因為它 們的葉片里,有許多微小的綠色顆粒,我們稱它為葉綠素,它是植物細胞葉綠體中 的一類重要的綠色色素。七、作業布置收集各種樹葉做葉子標本,或以樹葉為材料制作各種工藝品。測量番茄幼苗高度,填寫觀察記錄,試圖得出結論觀察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根的圖片分類交流回顧栽小蔥實驗回答看教師演示實驗,回答觀察填寫觀察記錄展示收集到葉子圖片,介紹其特點觀察葉子結構查閱資料認真聽獨立完成認真聽課后完成通過測量知道幼苗每天都在生長了解幼苗結構特點了解根的種類通過回顧栽小蔥實驗,知道根的作用通過實驗觀察,知道莖具有運輸作用。了解葉子的形狀多種多樣了解葉子結構查閱資料了解葉子的作用總結知識檢測課堂學習情況拓寬知識面進一步認識葉子的價值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它們的作用分別是吸收、運輸、制造營養,供植物生長的需要。在科學探究中,觀察幼苗的各個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探究或查閱資料了解各部分的作用,養成勤于觀察,動手實驗的好習慣。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
- 關 鍵 詞:
- 幼苗長大了 蘇教版 2020 科學 三年級 1.2 幼苗 長大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