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pptx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課程標準簡介和本套教材編寫思路簡介contents目錄三下教材整體介紹單元教材分析學生活動手冊簡析1234課程標準和本套教材編寫思路簡介小學科學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學習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程設計思路1.三個學段4大領域8個要素4個維度3個關系18個主要概念75個學習內容200多個學習目標學段目標學段目標學段目標本套教材整體結構兩條主線八個要素三次循環三種單元教材的邏輯結構Brocade模型綜合探究單元準備單元理念:初步體驗,有備無患;重點:針對“科學探究”要素的準備;形式:活動體驗、探究經歷。(沒有知識點,沒有考核要求);課時:1課時學期綜合探究單元理念:教材的主體;重點:全面培養“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STSE”等目標;形式:通過一個或多個完整的“做中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和游戲中認識科學,形成對知識的主動探求意識,實現教學過程、科學探究過程和認知過程的內在統一;課時:約25-30課時學期。反思單元理念:反思提升,提升經驗。重點:“對既有的經驗和現實對象”進行回顧、反思、再認識。形式:讀+思+做課時:1-2課時學期小結:大象版教材的編寫思路及主要特色()條主線()個要素()個循環()種單元2833三年級下冊教材介紹02三下教材的能力主線目標課標中段學段目標課程標注的相關要求什么是“探究計劃”計劃,工作或行動以前預先擬定具體內容和步驟;探究計劃并無固定的格式,最主要的就是要表述清楚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常見的“探究計劃”關于“搜集證據”實證是科學的重要特征。只有在搜集到可靠的證據才能作出科學的結論或判斷。所以,搜集證據也被認為是科學研究最核心的任務之一。常見的搜集證據的方法包括觀察、實驗、實地考察、查閱資料、采訪等。課標規定的搜集證據的中段目標是“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觀察的發展從感官觀察擴展到儀器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保護觀察興趣。明確觀察目的。掌握觀察方法。(有順序、抓重點、關注細節、借用儀器、在觀察中比較、思考。)記錄觀察現象。表述觀察結果。三下教材單元設置本冊教材科學探究目標的落實途徑1)基于生活經驗引領科學學習2)基于科學探究構建科學概念3)基于概念建構開展科學探究4)基于科學思維組織科學教學單元教材分析03準備單元比較液體的輕重是本冊教材的起始單元,是“制訂計劃”和“搜集證據”探究要素中段目標培養的準備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初步親歷制訂計劃和搜集證據的過程。生活情境引入,聚焦問題,確定研究任務了解探究計劃的大致結構,初步學習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需要強調“相同體積”按計劃比較水和油的輕重分析實驗數據,作出結論強調“相同體積”拓展活動:制作分層飲料小小建筑師三年級上冊第一個綜合探究單元,也是本冊唯一以工程技術為主題的單元,主要承擔的探究要素培養目標是“制定計劃”。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在教師引導下,基于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工程設計并制訂簡單的制作計劃。科學知識目標(課標羅列的課程內容分段學習目標,含技術工程能力)1.2描述某些材料的導電性、透明程度等性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16.1區分生活中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16.2舉例說出制造技術、運輸技術、建筑技術、能源技術、生化技術、通信技術的產品。17.1知道一些著名工程師、發明家的研究事跡,了解他們的設計和發明過程。17.2舉例說出改變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8.2-1知道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18.2-2針對一個具體的任務,按照設計的基本步驟來設計一個產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務。18.3-1對自己或他人設計的想法、草圖、模型等提出改進建議,并說明理由。18.3-2在制作過程中及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測試和調整。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態度目標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協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分享彼此的想法,貢獻自己的力量。STSE目標了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影響。了解并意識到人類對產品不斷改進以適應自己不斷增加的需求;了解人類的需求是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單元組成創設情境和需求,以給小狗建房子為任務驅動,提出研究任務分析需求,制訂工程標準。工程標準也是最后驗收工程的標準。著手設計學習畫簡單示意圖。可以先給學生范例進行學習,然后再模仿著畫圖。組織交流評價,完善設計。根據工程設計方案選擇材料的研究主題并制作研究計劃。實驗研究常見材料的性質根據研究結果,選擇合適的材料制訂制作計劃,理清制作工序,進行必要的人員分工檢測評價(工程驗收)制訂檢測計劃考慮檢測方法實驗檢測反思評價總結經驗本冊教材第二個綜合探究活動單元。承擔的主要探究要素目標是“制訂計劃”。電與我們的生活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基于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并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科學知識6.4.1說出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說明形成電路的條件;解釋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6.4.2知道有些材料是導體,容易導電;有些材料是絕緣體,極不易導電。6.4.3-1列舉電的重要用途。6.4.3-2知道雷電、高壓電、交流電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6.6.1-1識別日常生活中的能量。科學態度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現象和事件發生的條件、過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興趣。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STSE了解并意識到人類對產品不斷改進以適應自己不斷增加的需求;了解人類的需求是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單元組成快速猜想:停電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調查了解電器的作用功能,了解這些電器把電轉化成了什么,旨在建立電也是一種能量的概念。電那么重要,那么探究一下電吧,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提出問題學習做實驗計劃整理分析數據獲得發現按計劃實驗,嘗試連接點亮小燈泡情境引入提出問題做出猜想驗證猜想提出新問題制訂探究計劃進行更大范圍的研究按計劃進行實驗驗證并做出結論提出問題制訂活動計劃學習用電安全知識采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組織安全用電宣傳活動植物的一生本冊第三個綜合探究活動單元,重點承擔“搜集證據”探究能力的培養。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科學知識目標7.3-1說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7.3-2列舉當地的植物資源,尤其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植物。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組成,這些部分具有幫助植物維持自身生存的相應功能。8.2說出植物通常會經歷由種子萌發成幼苗、再到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11.1舉例說出植物(和動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11.2-1描述有的植物通過產生足夠的種子來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過根、莖、葉等來繁殖后代。12.3列舉動物幫助植物傳粉或傳播種子等實例。科學態度、STSE(略)單元組成提出問題搜集數據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要素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現象。科學知識目標7.1-1描述生物的特征。7.1-2知道生物與非生物具有不同特點。14.3-1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14.3-2知道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14.3-3觀察并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舉例說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15.1-2舉例說出人類利用土壤資源進行農業生產,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單元組成不一樣的物體本冊第五個綜合探究活動單元。主要承擔“搜集證據”探究要素能力培養。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要素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能選擇恰當的工具和和測量儀器,觀測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科學知識目標1.1能夠使用簡單的儀器測量物體的長度、質量、體積、溫度等常見特征,并使用恰當的計量單位進行記錄。1.3知道固體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量;液體有確定的體積和質量,液體的表面在靜止時一般會保持水平;氣體有確定的質量,但沒有確定的形狀和體積。1.4根據物體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將兩種混合在一起的物體分離開來,如分離沙和糖、鐵屑和木屑等。1.5知道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了變化,如被切成小塊、被擠壓、被拉伸,紙被撕成小片等,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單元結構反思單元反思單元教學建議(一)閱讀故事,重在剖析(二)全面反思,知能并重(三)做評結合,激活情趣一類是展示成果性質的;一類是“再探究”性質的。學生活動手冊活動手冊作為教材的一部分,配套編寫、發放,保證所有學生都有使用的機會;以探究活動的指導、記錄為主要內容;做到使用簡單、方便;要預留學生的填寫時間。教學指南(教師教學用書)幫助教師理解教科書的編寫理念、目標、結構提供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參考意見。提供教學評價指標,檢測教學效果。提供教學輔助資源,如教學準備、教學建議、補充知識、網絡鏈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