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三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0.《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學設計.docx
10.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學設計王艷麗 【教材分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三年級下冊生活中的材料單元的第四課時。從古至今,材料與我們的生活都密切相關,無論是我們的衣食住行,還是生產制造,材料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課教學主要是在學生能區分生活中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基礎上,了解材料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并認識新型材料及新型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利用身邊的事例,引發學生去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見材料來自哪兒” 的問題,為課堂研究做好鋪墊。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三個活動。首先引導學生從來源上對這些材料進行交流,讓學生了解材料的出處,知道從材料的來源對上述材料進行分類,可將材料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兩大類;然后通過對比觀察、交流,不僅使學生了解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還可以認識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再利用石墨烯材料的話題,引出了新型材料的概念;最后通過資料了解新型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到新型材料的產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方便和舒適。第三部分拓展活動。引導學生課下繼續尋找生活中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進一步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材料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使學生充分意識到材料的重要性。本課以給材料分類為載體,通過課前搜集的資料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組織學生交流、處理信息,使學生充分認識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認識到人們在使用天然材料的同時,也開始大量使用人造材料,同時也發明了很多具有新的功能的新型材料,這些新型材料有了新的功能,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學生分析】本課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材料中的最后一課,學生已經經過了兩年多的科學學習,對于學習科學有了一定的基礎。在低年級,學生不僅學會了辨識生活中常見的材料,也掌握了用看、聞、摸、聽等方法認識石頭、布料、塑料、金屬等材料的特點,另外還通過區分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物和人造物來認識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組成,建立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這兩個類概念。本課的學習,主要使學生會區分生活中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中、低年級的基礎上去了解人工世界中不斷出現的新材料,如納米材料、合金材料等。【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能區分生活中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了解材料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引導下,能根據材料的來源,將材料進行分類。2.能搜集有關新材料的資料。3.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并與之交流。情感態度價值觀:1.能分工合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2.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分享彼此的想法,貢獻自己的力量。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了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影響。2.了解并意識到人類對產品不斷改進以適用自己不斷增加的需求。3.了解人類需求是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重 難 點】通過比較認識紙的性能,知道不同的紙的用途。【器材準備】學生準備:搜集有關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和新型材料的資料。教師準備:課件、記錄表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玻璃和紙這兩種材料,用玻璃和紙制成了很多物品。生活中的物品很多,你知道有哪些?這些物品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 PPT 3 出示(用課件呈現記錄表)學生分組填一填(或說一說),然后匯報。3.物品是由材料組成的,材料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離不開材料。那么。生活中的這些材料又是從哪里來的?二、活動過程活動一:生活中的材料是從哪里獲取的?1.PPT 4 出示(出示沙子、木材、水泥、棉花、羊毛、人造革、玻璃、紙的圖片)它們是從哪里來的?讓學生說一說。2.我們如果把這些材料按來源進行分類,應該怎樣分?3.學生分類后匯報。4.PPT 5 出示教師小結:這些材料按來源進行分類,大體分為兩類:棉花、木材、羊毛、沙子等取自大自然,經過簡單加工就可以利用,屬于天然材料;人造革、玻璃、水泥等材料是人工制造的,屬于人造材料。5.PPT 6 出示各小組按我們剛才學到的分類方法給生活中的材料分類。用“”標出天然材料,用“”標出人造材料。材料名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6.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材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活動二:材料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1.通過剛才的探究活動,我們又認識了更多的材料,知道了材料可以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它們和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關系呢?PPT 7 出示請學生根據學習單引領小組交流探究。(學習單上有示范,玻璃屬于人造材料,玻璃可以做成杯子,奶瓶,窗戶,門,眼鏡等等,這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照樣子再討論其他的,可以針對一兩個例子詳細討論。)材料類型材料名稱用途天然材料石頭制成石桌、石凳、欄桿等人造材料玻璃做成杯子、奶瓶,安裝在窗戶、門上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交流成果,老師針對性引導評價。2.根據剛才的交流,你想說什么?學生:材料和我們生活密不可分。我們不僅需要天然材料,人造材料也必不可少3.PPT 8 出示(大屏幕呈現木屋和高樓的圖片,木船和大輪船的圖片。)觀察這兩組圖,小組內討論。PPT 8 出示思考: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別有哪些優點呢?學生討論后匯報:天然材料:易于取材,成本較低;人造材料:結實、美觀、用途廣泛等。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材料,兩類材料各有優點,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活動三:認識新型材料,了解新型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1.PPT 9 出示生活中除了這些常見的材料外,人們根據需求,又發明制造了一些新型的人工合成材料,比如石墨烯,你知道它的作用嗎?PPT 10、11 出示師用課件展示石墨稀的資料。2.你還知道哪些人工合成新型材料?這些新型材料都有哪些用途?(學生根據課前的調查小祖交流。)學生說一說。PPT 12、13、14 出示教師出示視頻資料補充,如耐火紙,陶瓷外衣,神奇的納米材料,記憶合金等新材料的優點以及應用。3.經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于材料有了新的認識,為什么要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請同學們大膽思考,積極發言。小結:現在傳統材料已經很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人們對傳統材料進行了改進,因此出現了很多新型材料,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便利。4.學習了這么多,我們來做個小練習,比一比誰最棒。完成活動手冊相應練習。針對性評價。5.各種材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我們應當怎樣利用材料呢?學生:合理利用,節約、不浪費。三、拓展活動。這節課同學們學習非常認真,交流也很積極,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探究,完成一下課外學習:(1)PPT 15 出示繼續尋找: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用人造材料制成的。 (2)思考:過度使用人造材料會怎樣,和家長交流。【板書設計】10.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木材、棉花、羊毛等直接取自大自然天然材料:按來源分材料新型材料:石墨稀、耐火紙、陶瓷外衣、納米材料等玻璃、水泥、人造革等由人工合成人造材料
- 關 鍵 詞:
-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青島 六三制 小學 科學 三年級 下冊 教案 10. 天然 材料 人造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