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9.天氣和氣候 教案.doc
19天氣和氣候【教材分析】天氣和氣候是“觀測天氣”單元的最后一課, “觀測天氣”屬于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旨在讓學生認識地球周圍大氣圈的運動變化規律,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能利用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測量的量描述天氣。通過觀察發現一定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氣候,知道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不同,能用科學語言描述氣候,了解氣候對生物的影響。天氣和氣候這一課需要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天氣和氣候特征,并能準確獲取氣象信息,根據不同的天氣和氣候,合理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半時間的科學學習與訓練,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其認識水平比較低,動手能力比較薄弱,抽象數據對比分析能力還處在初始階段。因此,如何讓學生通過數據分析,總結歸納出當地的氣候特征,是本課必須解決的難題。【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知道什么是氣候,天氣和氣候有什么區別。2知道天氣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3. 認識不同的氣候環境下造就了不同的生物,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各種自然資源和能源。科學探究:1 通過對不同地區降水、氣溫等天氣要素數據分析,發現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2 能借助可測量的氣象信息,利用科學語言描述天氣和氣候。科學態度: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究不同地區氣候變化規律。2能多渠道獲取氣象信息,與同學合作嘗試推測未來天氣變化。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1了解天氣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掌握天氣和氣候的變化規律對人類規避自然災害、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價值。2知道天氣和氣候與生物的生存密切相關,要保護好地球周圍的大氣圈。【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氣候及氣候對生物的影響。【教學難點】根據可測量的天氣要素數據分析出氣候特點。【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視頻。學生材料:收集關于四季特征景致和各種氣候類型下生活的動植物圖片。【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當你清晨背起書包走出家門最先感受的是什么?2生:天氣。3師:天氣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探討天氣的變化規律,對人類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天氣和氣候(教師板書課題)。4師:同學們,請你睜開睿智的雙眼,帶上一顆敏銳的心,拿起一只精妙的筆一起踏上我們的氣象之旅(課件出示動圖:氣象衛星和衛星云圖)。首先,我要用一段視頻打開我們這扇氣象之旅的大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并把從中獲取的天氣信息記錄下來(播放天氣預報)。5生:我們從天氣預報中獲得了未來3天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變化情況。6師:引導學生歸納梳理天氣的概念(天氣是指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等氣象要素在短時間內綜合狀況,是指一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過渡:同學們,天氣在一定的地區內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了解天氣的規律性變化,有利于提高我們應對天氣災害對人類活動景響的能力,并及時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調整。下面,我們一起討論家鄉的天氣情況,發現氣候變化規律。設計意圖:以天氣預報為切入點,讓學生直觀感知,天氣的變化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為氣候的探究做好鋪墊。二、討論家鄉的天氣情況,知道氣候是說什么1師:同學們,我們常常聽說,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常年炎熱”,有的地方“四季分明”,請你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課件出示3種氣候特點的圖片)。2生:“四季如春”就是四個季節都象春天一樣“常年炎熱”是指每年天氣都很熱,常年高溫“四季分明” 是指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個季節的特征表現得很明顯3師: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自己生活的地方屬于哪種情況。4生:四季如春5師:引導學生歸納梳理氣候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區,年復一年,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就是該地區的氣候)。6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天氣和氣候兩個概念,你知道它們有什么區別嗎?7生:天氣時間短,變化無規律,很不穩定;氣候時間長,變化有規律,比較穩定。8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及時引導梳理,課件出示天氣和氣候有什么區別對比表格圖片。過渡:同學們,通過學習讓我們了解到氣候對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提前知道某一地區的氣候特點,對我們應對該地區的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究如何利用氣象數據分析氣候特點。設計意圖:以家鄉的天氣情況入手,引導出氣候的概念,強化對四季氣候特征的認識。三、閱讀與比較數據,分析兩個地區的氣候特點。1師:課件出示兩地區氣象數據圖片,并做讀圖引導(兩地區的氣溫比較圖橫軸上的數據表示月份,縱軸上的數據表示溫度,紅色曲線表示2015年氣溫變化趨勢,綠色曲線表示2016年氣溫變化趨勢;兩個地區的降水比較圖,橫軸上的數據表示月份,縱軸上的數據表示降水量,藍色條形表示2015年降水量變化趨勢,黃色條形表示2016年降水量變化趨勢)。2師:從數據來看,哪個地區比較炎熱?哪個地區降水量多?3生:地區二比較炎熱(地區二的氣溫曲線變化走趨比地區一高);地區一降水量多(地區一的降水量變化走趨比地區一高)。4預測一下,今年地區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可能是幾月?地區二全年最高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5生:今年地區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可能是7月(地區一2015、2016年降水量的峰值都出現在7月,平均值為150毫米,并且常年趨于穩定);地區二全年最高氣溫大約46攝氏度(地區二2015年氣溫峰值出現在6月份44攝氏度,2016年氣溫峰值出現在7月份45攝氏度,氣溫峰值升高1攝氏度,并且全年氣候有變曖趨勢)。6師:如果你想去地區一和地區二旅游,分別在什么時候去比較合適?7生:去地區一旅游選擇5月比較合適(地區一5月份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降水量適中平均在80毫米,不冷不熱,空氣濕度好,是領略地區一夏季地理風貌,體驗風土人情,品嘗各種美味小吃的最佳時機);去地區二旅游選擇12月份比較合適(地區二12月份氣溫在20攝氏度至25攝氏度之間,降水量為0毫米,不冷不熱,降水量稀少方便出行,是欣賞地區二冬季自然風光,感受曖冬的最佳時機)。過渡:同學們,通過氣象數據的分析,讓我們獲得了許多有關氣候的信息,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因此,利用科學的語言準確的描述天氣和氣候顯得十分重要。設計意圖:通過對氣象數據的分析,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自己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天氣和氣候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學會用自己的話來說氣候與天氣1師:下面哪句話是在說天氣,哪句話是在說氣候?2生:昆明四季如春(說氣候,時間長,變化有規律)昨晚一直在下雨(說天氣,時間短,變化沒有規律);未來兩天內有寒潮(說天氣,時間短,變化沒有規律);北極全年嚴寒(說氣候,時間長,變化有規律);梅雨天馬上要到了(說氣候,時間長,變化有規律);今天可真熱(說天氣,時間短,變化沒有規律)。3師:你還知道哪些說天氣和氣候的語句?4生:說天氣的語句有(風和日麗、暴風驟雨、陰轉多云),說氣候的語句有(冬曖夏涼、海南全年皆夏、終年干燥少雨)。過渡,同學們,通過前面的探究,我們知道了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學會對氣象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不同地區氣候特點,并能用科學的語言進行描述,你們想知道不同的氣候下生活著的動植物有什么不同嗎?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對描述天氣和氣候語句的辨別,強化學生對天氣和氣候區別的認識,并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天氣和氣候。五、查閱資料,列舉適宜在不同氣候特征下生活的動物和植物1師:氣候與動植物密切相關(課件出示動圖: 雨林氣候中的動物和雨林氣候中的植物),不同的氣候下生活著不同的動植物,讓我們一起走進不同的氣候,揭開不同氣候環境下秘密世界的神秘面紗(播放視頻雨林守護的秘密)。2師:同學們,你們還查閱到哪些適宜在這3種氣候特征下生活的動物和植物資料,請你和我們一起分享(課件出示圖片)。3生:自愿舉手發言分享(我查閱到在雨林氣候里生活的植物有動物有)4師: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降水量等氣候特征不同,生活的動植物也不同,讓我們走進幾種典型的氣候類型,共同探秘不同氣候類型下生活著的不同動植物(課件出示圖片)。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典型植物典型動物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芭蕉、大榕樹、望天樹、皇冠蕨長臂猿,綠孔雀,蟒蛇,巨蜥草原氣候全年干旱或半干旱野牛草、黑麥草、甘草、三葉草斑馬、角馬、長頸鹿、羚羊極地氣候終年嚴寒苔蘚、地衣企鵝、鱗蝦、北極熊過渡:同學們,通過對以上3種典型氣候類型資料的查閱對,我發現不同氣候類型只能適應不同的動植物的生活,動植物生存以環境為基礎,動植物在適應的環境下才能生存。氣候環境是生物生存的重要自然條件之一,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對農業生產來說,它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因些,我們要善待地球周圍的大氣圈,維護氣候變化相對穩定,為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創造重要的生存環境。設計意圖:通過查閱資料,拓展學生的認知空間,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體現科學教育學科學用科學的初終。【板書設計】建議使用磁性貼,這樣可以節約點教師板書的時間。19天氣和氣候天氣概念:天氣是氣溫、風向、風力、降水等氣象要素在短時間內綜合狀況。時間:短時間穩定性:很不穩定氣候概念:在一定的地區,年復一年,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就是該地區的氣候。時間:長時間穩定性:比較穩定【課后反思】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天氣和氣候 - 5
- 關 鍵 詞:
- 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9.天氣和氣候 教案 2020 版蘇教版 三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學 設計 19. 天氣 氣候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