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專項學習 像科學家那樣 教案.doc
專項學習 像科學家那樣【教材分析】本課是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最后一個單元專項學習部分的內容,本單元要讓學生認識的科學科學有不同的領域,科學家也有他們各自的研究領域,但是他們有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在努力揭開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規律,讓科學為人類服務。接下來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出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流程。在“為什么下雪后要在路面撒鹽”的拓展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分享交流”在活動中學會思考、知道在提出問題時有些問題和對比有關;在進行設計方案時,能夠注意到實驗的公平性,學會根據實驗結果對假設進行判斷,在分享交流中學會質疑。【學情分析】本課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學會說呢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已經知道了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了解了在提出問題時要注意對比,在設計方案時要注意控制變量,大部分學生已會進行仔細的觀察,學生在實驗前已具備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對于這一過程,特別是過程中的提出和對比有關的問題,及在設計方案時要注意不變的因素和不改變的因素,沒有在科學探究中實際操作或者沒有真實的體會,所以需要教師激發和細心呵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的進行一項探究。【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 知道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時的七個主要環節: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分享交流。2 知道用在冰上加鹽的方法,可以加快冰的融化。科學探究:1 通過探究活動的一般流程,探究為什么要在積雪上撒鹽。2能夠根據研究的問題做出假設,并找到證據得出結論;3. 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提出一個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4. 在設對比實驗時,能夠確定要改變的因素和不改變的因素。科學態度:1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究為什么要在積雪上撒鹽。2通過交流分享,能夠對別人的論述提出質疑,同時能夠對自己的論述進行簡單的反思與再改進。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體驗到通過科學家不斷地科學探究活動,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使交通出行等方面更加方便。【教學重點】像科學家那樣研究問題,并分享交流自己的結論。【教學難點】提出一個和對比有關的問題,并做出假設、尋求證據。【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介紹科學家工作的圖片,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視頻。學生材料:冰塊、盛放器皿、保溫袋、鹽、量勺、學生活動記錄單。【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回顧科學知識,引出探究內容。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科學家在進行科學探究時,一般都要經歷七個過程,首先然后(師生共同交流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分享交流)。設計意圖:課堂的開始進行上一節課內容的回顧,讓學生回顧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為本節課的繼續學習與探究做鋪墊。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認知、思考,更好的進入新的探究內容。二、探究在積雪上撒鹽的原因。1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展示下雪后,人們在路面上撒工業鹽的圖片)2對于這幅圖片,你能提出什么相關的問題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1)為什么要在積雪上撒鹽?(2)在積雪上撒鹽有什么作用?(3)在積雪上撒鹽和不撒鹽結果有什么不同? 3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提出和對比有關的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對事物發生的原因進行探究?那么,對于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哪一個是和對比有關的呢?4. 在積雪上撒鹽和不撒鹽結果又什么不同? 5.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作出什么樣的假設呢?6. 學生討論并完成作出假設。學生可能的假設:(1)撒鹽后積雪容易融化,不撒鹽積雪不容易融化;(2) 撒鹽后積雪不容易融化,不撒鹽積雪容易融化。7同學們就剛才的問題都作出了自己的假設,那么你們的假設到底是不是準確呢,我們還需要通過實驗來收集信息,那么如何來進行實驗呢?8在這里老師為每一小組提供的材料有:冰塊(2塊)、鹽(適量)、勺子、裝冰塊的器皿(2個),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來進行實驗呢?小組進行討論,并把你們的想法匯報給組長。 9哪個因素需要改變?(鹽)哪些因素不能改變?(溫度、冰塊大小、時間)10師生交流,共同總結出實驗步驟。(1) 準備2個同樣大的冰塊放在盤子里。(2) 在期中一個冰塊上撒上一小勺鹽。(3) 每隔2分鐘仔細觀察冰塊有什么變化。11. 你們認為實驗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些什么呢?12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適當的補充。實驗注意事項:(1)觀察時一位同學負責看時間,一位同學負責記錄,兩位同學負責觀察現象。(2)觀察的過程中不能用手碰冰塊。(3)實驗結束后,整理實驗器材。13學生觀察并記錄。時間一到就整理桌面,結束觀察。14接下來我們就要對我們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第2分鐘時加鹽的冰塊是什么樣的?第2分鐘時不加鹽的冰塊是什么樣的?第4分鐘時加鹽的冰塊是什么樣的?第4分鐘時不加鹽的冰塊是什么樣的?第6分鐘時加鹽的冰塊是什么樣的?第6分鐘時不加鹽的冰塊是什么樣的?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呢? 15把你們收集到的證據,整理一下,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一下,能夠得出什么樣的結論,討論的時候要小聲。16. 誰愿意第一個來展示自己的發現,你可以把自己的記錄單一起帶過來,結合記錄單給大家展示自己的發現。17. 學生展示自己的發現。 18. 通過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然后我們又和班級的成員分享了我們的實驗結果,在分享交流的時候還可以提出我們的質疑。設計意圖:通過研究一個問題,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三、拓展應用,探究更多的問題1. 今天我們像科學家那樣,研究了積雪上撒鹽和不撒鹽有什么不同的問題,課后到我們的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提出更多和對比有關問題,選擇一些我們可以操作的去探究,也可以和老師同學分享你們的新發現,相信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科學家!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探究,讓學生熟悉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像科學家那樣進行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板書設計】專項學習 像科學家那樣提出問題 積雪上撒鹽和不撒鹽有什么不同?作出假設 撒鹽后積雪融化的快,不撒鹽積雪融化的慢設計方案 不變的因素、需要改變的因素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撒鹽積雪融化的快,不撒鹽積雪融化的慢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地球上的水資源 - 4
- 關 鍵 詞:
- 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專項學習 像科學家那樣 教案 2020 版蘇教版 三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學 設計 專項 學習 科學家 那樣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