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0.聲音的傳播 教案.doc
10.聲音的傳播【教材分析】本課是第三單元第二課,與第一課的關系為遞進關系,在知道聲音由振動產生的基礎上學習聲音的傳播,同時,本課中的耳朵結構以及鼓膜的作用為下一節課保護聽力的學習打基礎。教材順應學生思考、探究知題的線索,按探究主要步驟設計了以下不同的活動讓學生來進行研究:第一、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把握位于校園各處都能聽到鈴聲的現象。聚焦聲音是怎么傳播的問題,并由此作出自己的解釋。第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在教師指導下,做聲音在真空中、水中、空氣中、固體(桌子)中傳播的實驗,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描述,交流討論,得出結論聲音可以通過固體、氣體、液體傳播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遞聲音。第三、觀察振動傳遞,類比認識人耳以類比來認識人耳鼓膜的作用。教材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表現了人耳的基本構造,并以卡通圖像形象地描繪出聽覺產生的過程,從實驗現象觀察振動的傳遞引起其它物體振動,進而幫助學生認識鼓膜因外部聲音引起振動而使人聽到聲音,第四、制作活動,拓展應用制作土電話并用所學概念解釋王電話的原理。【學情分析】從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征來看,三年級的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并且聲音的傳播一課很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學生對這一課非常感興趣。經過幾年科學課及課外書的學習,學生對周圍的聲音有一定的感受,同時對于聲音的傳播也有一些簡單的了解,但還不明確,所以需要實驗來親身探究得出準確的結論。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有了科學課的實驗教學,學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方法,但學生的活動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師適當地指引,從而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學探究的價值,體驗成功的快樂?!窘虒W目標】根據科學課程標準,制定四維目標??茖W知識:1知道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2知道聲音的傳播方向是向四面八方。3了解鼓膜的作用,知道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茖W探究:1比較觀察、在空氣、水和固體中聲音的傳播現象,理解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2通過閱讀材料,知道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并借助“紙屏”實驗理解鼓膜的作用??茖W態度: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究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2能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閱讀材料,知道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并借助“紙屏”實驗理解鼓膜的作用。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1制作土電話,并用所學概念解釋“土電話”的原理?!窘虒W重點】知道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窘虒W難點】比較觀察、在空氣、水和固體中聲音的傳播現象,理解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窘虒W準備】教師材料:課件,視頻。學生材料:水,小鼓。【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1師:上課鈴響了,校園里各處的同學都能聽到鈴聲走向教室,這說明了什么?生:各處的同學都能聽到聲音。2師:那說明聲音傳播的方向是怎樣的?(板書:方向)3師:四面八方。(板書:四面八方)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門見山的引起學生思考聲音傳播的方向,并得出結論。2、 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1播放一段視頻,提問學生:你聽到了鈴聲了嗎?2師:聲音到你耳朵這段距離上,是通過什么傳播的?(揭示課題,板書聲音的傳播)生:空氣(板書:空氣)3師:原來空氣可以傳播聲音,誰能來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是通過空氣聽見聲音的?生:聽見老師說話的聲音,上課鈴聲等等。4師:這么多情況聲音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那如果在月球上,沒有空氣,是真空,還能聽見聲音嗎?5師:那我們聽一個實驗,為什么是聽實驗呢?一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細聽聲音有沒有變化。有沒有信心接受這個聽力的挑戰?(視頻:重復播放鬧鐘消聲的實驗驗證學生的假設)6師: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真空不能傳聲)7師:目前我們知道了氣體能傳播聲音,那么固體能傳播聲音嗎?8我們將通過下面的活動來進行研究,ppt出示書本上固體傳播聲音的實驗,思考:你認為這個實驗需要注意什么來保證實驗的效果。敲擊桌面時要輕輕敲擊。屏息傾聽,用手勢交流。9圍繞問題進行分組實驗學生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教師指導、幫助。10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固體可以傳播聲音。11師:氣體和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那液體能傳播聲音嗎?生:作出猜測12師:我們進行一個大膽的嘗試,把播放音樂的手機放到密封袋中,然后放在水里,如果還能聽見音樂,說明什么?如果不能聽見音樂,說明什么?13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得出結論: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聲音。14師:我們看見有人在釣魚的時候,都要靜悄悄的就是因為?生: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聲音。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實驗和演示實驗穿插進行,讓學生能有松有馳的研究完成三個問題,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同時能培養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的歸納總結結論的能力。三、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1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聲音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傳播,那我們通過哪個器官聽到聲音的呢?(板書課題生答:耳朵。)2師:關于耳朵你知道些什么?3活動一:認識耳朵的構造。師:看來同學們對耳朵有一定的了解,老師帶來了一個耳朵模型,我們一起來完整的認識下耳朵的結構。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大腦師:根據這個模型和ppt圖片,我們一起簡單畫一畫耳朵的結構好不好?先是我們能看見的耳廓然后是小管道(外耳道)像鼓面一樣(鼓膜)然后是我們人體最小的骨頭,由三塊骨頭組成(聽小骨)然后像蝸牛形狀的(耳蝸)最后就是聽神經,傳遞給我們的大腦。(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在記錄單上畫)師:這些結構都有什么作用呢?我們用視頻來了解一下。4活動二:認識鼓膜的作用師:視頻中說鼓膜有什么作用?生:回答師:因為鼓膜在耳朵里,我們看不見,那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模擬下耳膜,這是一個紙屏,上面還有一個泡沫小球,一個小鼓,請你拎起小鼓,鼓面對準紙屏,連續敲擊,觀察紙屏和小球的變化。生:學生小組實驗。師:你們發現了什么?生:小球的跳動。師:為什么小球會跳動?總結:其實這個紙屏相當于我們耳朵的鼓膜,耳朵里鼓膜振動的原理和紙屏振動的原理是一樣的。(課件出示)設計意圖:在分組實驗的基礎上,詳細的描述實驗現象,在現象中建立因果關系,通過類比認識,讓學生了解看不見的鼓膜的振動作用。3、 制作土電話1師:老師這個有個玩具(出示土電話),你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嗎?2生:找兩名同學演示3師:它為什么能聽見對方的聲音呢?4生:棉線能傳播聲音。5師:你想不想也有一個你自己的土電話呢?我們來看段視頻,了解土電話的制作方法,因為時間關系,課下完成,下節課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制作。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讓學生動手制作土電話,這樣的技術與工程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做”的成功和樂趣,并養成通過“動手做”解決問題的習慣【板書設計】10聲音的傳播【課后反思】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聲音的奧秘 - 5
- 關 鍵 詞:
- 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0.聲音的傳播 教案 2020 版蘇教版 三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學 設計 10. 聲音 傳播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