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初三第2單元試卷(試題內容:我們周圍的空氣).doc
密 封 線 線 內 不 得 答 題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試卷(試題內容:我們周圍的空氣)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溫馨提示:$ 認真審題,K 獨立思考,? 準確作答,J 體驗成功!B得分評卷人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近日,專家否認了“味精致癌”的說法。實驗表明,味精在100 時加熱半小時,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鈉)生成焦谷氨酸鈉,其對人體的影響甚微。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谷氨酸鈉受熱不分解 B.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體健康 B.谷氨酸鈉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鈉是物理變化D實驗是研究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2、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清新、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B.空氣的主要成分的氧氣,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空氣C.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防治空氣污染及其重要D.把空氣中的其它成分分離出去,只留下氧氣會更有益于生命活動3、檢驗集氣瓶內氧氣是否收集滿,最好的方法是【 】A.將帶火星的木條伸至集氣瓶中 B.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C.將燃著的木條伸至集氣瓶中 D.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氣瓶中4、在下列變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 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C.給高錳酸鉀加熱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5、實驗室用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時,必不可少的一組儀器是【 】A.試管、酒精燈、鐵架臺、集氣瓶、膠頭滴管B.酒精燈、水槽、試管、集氣瓶、量筒C.鐵架臺、燒杯、集氣瓶、玻璃片 D.試管、鐵架臺、集氣瓶、玻璃片6、下列關于實驗室制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操作先后順序中不正確的是【 】A.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B.先檢查制氧裝置的氣密性,再裝藥品C.先給試管均勻加熱,再對著藥品加熱D.等導管口排出的氣泡均勻后,再將導管伸入盛水的集氣瓶中7、在下列變化中,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A.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C.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8、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氧氣具有可燃性 .氧氣能供給動植物呼吸.氧氣能支持燃燒 .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能燃燒9、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生鐵用于鑄造鐵鍋 B.稀有氣體用于制造霓虹燈C.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D.銅用于制造導線10、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碳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白煙 B.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11、現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鐵絲 D.紅磷12、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護氣。當焊接金屬時,為了隔絕空氣,能用作保護氣的一組是【 】A.氧氣、氮氣 B.氧氣、二氧化碳 C.氮氣、氬氣 D.氧氣、氬氣13、日常生活中許多變化是緩慢氧化。下列現象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動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爛 C.鋼鐵生銹 D.液化石油氣燃燒14、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認識完全正確的是【 】A.催化劑的作用是加快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B.催化劑的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發生改變C.催化劑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D.使用催化劑能提高生成物的產量 得分評卷人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包括7小題,共32分)15、(4分)從氮氣、氧氣、氖氣、二氧化碳中,選擇符合下列題意的氣體填空:(1)太空飛行人員需要攜帶的氣體是 ;(2)白熾燈泡內含有的氣體是;(3)電工“測電筆”內充有的氣體是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氣體是。16、(3分)化學老師在課堂上做了一個實驗:將液態空氣倒入一只小燒杯中,發現立即冒出大量氣泡,把一根燃著的小木條置于燒杯口,小木條火焰熄滅;過一會兒再把燃著小木條置于燒杯口,此時小木條不但沒有熄滅,反而燃燒更旺。某同學查閱資料知,在常壓下,液態氧的沸點183,液態氮的沸點是196。請回答下列問題:(1)由于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 (填“高”或“低”),導致 先從液態空氣蒸發出來。(2)過一會兒小木條燃燒更旺的原因是 。17、(3分)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過氧化氫(H2O2),都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況下均為無色液體。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下面的方法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請回答有關問題: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MnO2 AB將等體積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加入A、B兩個試管中。分別向A、B兩試管中同時加入等質量(少量)的二氧化錳,觀察現象。A試管中無明顯現象B試管中有氣泡產生A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 。B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 。(1)填寫上表只有關內容。(2)寫出B試管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8、(7分)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請回答實驗中有關問題:紅磷水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2)步驟集氣瓶中的現象是 ,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步驟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3)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__________(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________(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19、(2分)右圖為已收集滿的一瓶無色無毒氣體。請你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探究,確定該氣體可能是什么氣體。假設猜想驗證方法及操作可能的現象結論點燃點燃點燃20、(4分)觀察、歸納與比較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氧氣與硫、磷、鐵發生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硫+氧氣 二氧化硫;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碳+氧氣 二氧化碳。(1)通過分析、比較我們發現,它們有許多共同點,請寫出其中兩條: ; 。(2)通過分析、比較我們還發現,每一個反應和其它兩個有不同點,請寫出其中兩條: ; 。21、(9分)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abA B C D E(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式為 。(4)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 。(5)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氣,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 。(6)某學生學習了雙氧水制氧氣的實驗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二氧化錳消毒用雙氧水,由于標簽已部分受損無法判斷其是否變質,所以他將該瓶溶液帶到學校,進行了如圖所示的研究。試回答:放入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如果該溶液未變質,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 ,將未過期的這種雙氧水滴在傷口上,迅速出現大量氣泡,你認為該氣體是 ?!纠^續回答下列問題,你可以獲得獎勵分數,最多獎勵4分,但化學總分不得超過60分】(7)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為原料,使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收集完氧氣后,反應還在繼續進行。小明同學認為,這個裝置的缺點是不能控制反應隨時發生、隨時停止,造成了藥品的浪費。為了解決小明提出的問題,請你對原實驗裝置加以改進,或設計新的簡易實驗裝置,以便有效地控制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請你至少寫出兩種設計方案)(友情提示:你可從下列用品中選取,也可自行選用其他儀器)。活塞鐵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CBCDADACBDCDC二、填空與簡答題15、.氧氣; .氮氣; .氖氣; .二氧化碳。16、.低、氮氣; .氧氣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氧氣支持物質燃燒。催化劑點燃17、.A試管中是水,B試管中是過氧化氫(雙氧水)。.過氧化氫 水+氧氣。18、.充分反應掉集氣瓶中的氧氣。 .產生大量白煙等、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燒杯中水沿導管被吸入集氣瓶中,且約占其容積的1/5、1/5。 難,不活潑。 不能成功,因為碳燃燒產生氣體,使瓶中大氣壓不變。19、.可能是氧氣。將帶火星木條伸入瓶中。帶火星木條復燃。瓶中氣體是氧氣。.可能是二氧化碳。向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蕩。石灰水渾濁。瓶中氣體是二氧化碳。20、.都是氧化反應;都是化合反應;反應條件都是點燃;都放熱、發光等。.的生成物是空氣污染物,不是。的生成物是固體,生成物是氣體。加熱21、.a鐵架臺;b.水槽。 . B。.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 .A、D 。.做催化劑或(起催化作用); 有大量氣泡產生;氧氣。.將長頸漏斗改用分液漏斗; 將長頸漏斗改用注射器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