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新期末檢測卷2.doc
2013-2014學年新人教版九年級(上)期末化學檢測卷2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6分)1(2分)(2013株洲)下列現象一定是化學變化的是()A瓷碗破碎B酒精揮發C石蠟熔化D紙張燃燒2(2分)(2011梅州)下列能源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盡的是()A太陽能B煤C石油D天然氣3(2分)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米醋B潔凈的空氣C冰水混合物D純凈的自來水4(2分)(2013臺州)人工合成的立方氮化硼(BN),其硬度已超過金剛石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則硼元素的化合價為()A3B0C+1D+35(2分)(2013蘭州)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ABCD6(2分)(2011綦江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金屬汞由汞原子直接構成B原子核由電子和質子構成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D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7(2分)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Mg+O2MgO2BKClO3KCl+O2C4P+5O22P2O5D2H2OO2+2H28(2分)(2011重慶)下列關于O2的說法不科學的是()A常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空氣中的O2B硫在O2里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C工業上將空氣液化后再進行分離來制取O2D加熱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劑9(2分)(2013湖北)如圖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B該粒子核外電子總數為18C該粒子不顯電性D該粒子屬于金屬元素10(2分)(2011北京)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A使用節水型馬桶B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11(2分)(2010天津)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12(2分)(2012日照)下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N2B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C反應物都屬于氧化物D反應中原子、分子個數都不變13(2分)染發時常用到的著色劑對苯二胺,化學式為C6H8N2,是一種有毒化學藥品,有致癌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6:8:2C對苯二胺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組成D對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100%14(2分)(2012宜昌)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選項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探究石蠟中含有氧元素驗證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證明石墨具有導電性AABBCCDD15(2分)(2013武威)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XYZW反應前質量/g103900反應后質量/g3.23待測3.2AW可能是單質BY可能是催化劑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后Z物質的質量為86.4g二、填空題(每空l分,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共40分)16(8分)用化學符號表示或按要求寫出符號的含義:(1)X個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2)寫出中“2”的含義_________;(3)寫出4種核外電子數為10的微粒的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5)2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17(4分)(2012河北區一模)下面是鈉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氯原子的核電荷數是_________;鈉原子與氯原子的最本質區別是_________(2)在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的反應中,得到電子的是_________原子;Na+的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填字母)18(4分)(2012湛江)如圖是密閉體系中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和“”分別表示微粒(1)反應前方框內應再填入1個_________微粒(填字母)A、 B、 C、 D、(2)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反應(3)寫出符合該微觀示意圖的一個具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19(13分)(2013福州)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碳”的世界(1)根據表1提供的信息,填寫有關含碳物質的對應特性物質用途金剛石切割玻璃石墨作電極活性炭凈水對應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可用于撲救檔案資料室發生的火災,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填標號)A液態二氧化碳氣化后不會污染檔案資料B二氧化碳可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C液態二氧化碳氣化時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3)過多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寫出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議_________(4)二氧化碳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個成功范例是:在高溫高壓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5)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__和天然氣,它們都屬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6)天然氣中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7)從表數據分析,與煤相比,用天然氣作燃料的優點有_________1g物質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g放出的熱量/kJ甲烷2.7556碳3.673220(5分)(2013梅州)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屆“世界水日”,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1)含磷洗滌劑因含有Na3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導致水質惡化,因此我們提倡使用無磷洗滌劑Na3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2)天然水里含有許多雜質,可利用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方法進行凈化,其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除去硬水中過多的Mg2+和_________(填離子符號)就可得到軟水(3)ClO2常用于飲用水消毒,制取ClO2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2+X=2ClO2+2NaCl,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價21(6分)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是一種紫黑色固體,在加熱的條件下能生成B、D、E三種物質;B和G均是黑色固體,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產生D;D和J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J能用于光合作用和滅火(1)寫出字母A代表的物質的名稱:_________(2)G在D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3)B和F的溶液混合后產生D,B在此反應中作_________(4)寫出J與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共23分)22(11分)(2013蘇州模擬)請你用已經掌握的實驗室有關氣體制取和凈化等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上圖中a、b儀器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填裝置代號),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如何確定氣體已經收集滿_________,實驗結束時的正確操作順序為:先_________后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3)若用F裝置收集O2,則O2應從導管口_________(填“c”或“d”)通入(4)若用E裝置收集某種氣體,則該種氣體應具備的性質是_________,試寫出一個制取該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23(12分)某實驗中兩組在用下圖甲和乙裝置做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發現從乙裝置的導氣管口不斷有氣泡逸出,以為是反應產生的CO2未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于是在乙裝置后又連接上丙裝置,重新實驗,發現丙裝置中仍不斷有氣泡逸出,且石灰水未見渾濁那么從丙裝置中逸出的氣體是什么呢?請完成下列探究中的相關問題(1)你認為從丙裝置中逸出的氣體可能是_________,寫出生成這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2)請按下表要求,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猜想 操作步驟現象結論收集一試管氣體,__________________從丙裝置中逸出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乙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4)根據以上探究,該實驗小組同學認為上述裝置還不夠完善,其理由是_________;于是他們在丙裝置后再增加一個_________裝置,例如_________四、計算題(共7分)24(7分)(2011大連)高溫加熱10g碳酸鈣,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測得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1)若10g碳酸鈣全部分解可產生多少克氧化鈣?(2)實際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多少克?2013-2014學年新人教版九年級(上)期末化學檢測卷2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6分)1(2分)(2013株洲)下列現象一定是化學變化的是()A瓷碗破碎B酒精揮發C石蠟熔化D紙張燃燒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4155348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分析:本題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差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解答:解:A、瓷碗破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B、酒精揮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C、石蠟熔化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D、紙張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 故選D點評:此類題型來源于實際生活當中的化學,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類型題本題判斷的關鍵是根據物質變化的特征,進行判斷是否發生化學變化,看變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2(2分)(2011梅州)下列能源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盡的是()A太陽能B煤C石油D天然氣考點: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4155348專題:生活實際型;壓軸實驗題分析:根據不同能源的特點分析即可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氣屬化石燃料,屬不可再生能源,且燃燒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而太陽能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盡,故選A點評:煤、石油和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不能無限制開采,需要開發新能源3(2分)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米醋B潔凈的空氣C冰水混合物D純凈的自來水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4155348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物質的分類分析:米醋、空氣、自來水等物質都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解答:解:A、米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B、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確;D、自來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分類,解答時要分析物質的組成,如果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就屬于純凈物,如果有多種物質組成就屬于混合物4(2分)(2013臺州)人工合成的立方氮化硼(BN),其硬度已超過金剛石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則硼元素的化合價為()A3B0C+1D+3考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4155348專題:化學式的計算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氮化硼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解答:解: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設硼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x+(3)=0,則x=+3價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5(2分)(2013蘭州)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ABCD考點:固體藥品的取用;加熱器皿-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檢查裝置的氣密性4155348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藥品不能用手抓;B、根據給試管內液體加熱的注意事項考慮;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步驟是:連接裝置,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如果導管口有氣泡產生,說明氣密性良好;D、根據酒精燈的點燃方法考慮解答:解:A、取用藥品不能用手抓,否則會腐蝕皮膚,故A錯;B、藥用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手不能握短柄,要握著長柄,故B錯;C、圖示符合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故C正確;D、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不能用酒精燈引燃,否則會引起火災,故D錯故選C點評: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學生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范6(2分)(2011綦江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金屬汞由汞原子直接構成B原子核由電子和質子構成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D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4155348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分析:A、金屬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B、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解:A、汞屬于金屬,金屬由原子直接構成,故A正確;B、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中沒有電子,故B錯誤;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故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故C正確;D、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組合,故D正確故選B點評:該題考查了物質的構成,原子的內部結構,分子的概念和化學變化的實質,有助于學生對微觀概念的理解和運用7(2分)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Mg+O2MgO2BKClO3KCl+O2C4P+5O22P2O5D2H2OO2+2H2考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4155348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氧化鎂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氧氣是反應物后面不需要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Mg+O22MgOB、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沒有注明反應條件,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ClO32KCl+3O2C、該化學方程式缺乏反應條件,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4P+5O22P2O5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8(2分)(2011重慶)下列關于O2的說法不科學的是()A常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空氣中的O2B硫在O2里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C工業上將空氣液化后再進行分離來制取O2D加熱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劑考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氧氣的工業制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4155348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分析:A、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考慮;B、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考慮;C、根據工業制氧氣的方法考慮;D、根據氧氣的制取方法考慮解答:解:A、常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純O2,空氣中的氧氣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A錯誤;B、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B正確;C、工業制氧氣的方法是分離液態空氣法,利用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的原理,故C正確;D、加熱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劑,否則反應速度很慢故選A點評: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只有純凈的氧氣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檢驗空氣中的氧氣是不能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的9(2分)(2013湖北)如圖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B該粒子核外電子總數為18C該粒子不顯電性D該粒子屬于金屬元素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4155348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回答,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有幾條弧線就有幾個電子層,最外層是指離核最遠的一層,根據最外層的電子數分析元素的類別;根據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分析該微粒電性解答:解:A、由結構示意圖可知,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故A說法正確;B、由結構示意圖可知,該粒子核外電子總數為2+8+8=18,故B說法正確;C、在該粒子中,核內質子帶18個單位的正電荷,核外電子帶18個單位的負電荷電量相等電性相反,該粒子不顯電性故C說法正確;D、由結構示意圖可知,該粒子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的電子數為原子,該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8大于4,屬于非金屬,故D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對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是正確解題的關鍵10(2分)(2011北京)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A使用節水型馬桶B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考點: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4155348專題:化學與環境保護分析:根據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體污染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使用節水型馬桶是節約水資源的具體體現故A不符合題意;B、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是防止水體污染的具體體現故B不符合題意;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會污染水源,故C 符合題意;D、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是防止水體污染的具體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要保護水資源首先要了解水體污染的來源及節約水資源的方法11(2分)(2010天津)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考點: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4155348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分析:A、可燃性氣體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生爆炸;B、溶洞里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C、沼氣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生爆炸;D、液化石油氣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生爆炸解答:解: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故選項錯誤;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檢驗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選項正確;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故選項錯誤;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故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安全常識方面的知識,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義,即在有限的空間里急劇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氣體急劇膨脹,發生爆炸12(2分)(2012日照)下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N2B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C反應物都屬于氧化物D反應中原子、分子個數都不變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4155348專題:微觀粒子模擬圖型;化學反應模擬圖型分析:A、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單質的分子為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B、常見的有毒氣體為CO、SO2和氮元素的氧化物氣體;C、氧化物是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則氧化物的分子應為兩種原子且其中一種為氧原子構成的分子;D、利用微觀圖,對比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原子個數,判斷個數是否改變解答:解:A、圖中只有一種單質,為兩個N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所以該單質的化學式為N2;故A正確;B、該反應的反應物分別為:CO分子構成有毒的CO氣體,NO分子構成有毒的NO氣體;反應的生成物為:CO2分子構成無毒的CO2氣體,N2分子構成無毒的N2氣體;故B正確;C、該反應的反應物CO、NO都是兩種元素組成且含O元素的氧化物;故C正確;D、反應前共有8個原子、4個分子,反應后有8個原子、3個分子,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分子個數改變;故D不正確;故選D點評:構成相同的分子為同種物質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為單質分子,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為化合物分子,兩種原子且有氧原子構成的分子為氧化物分子13(2分)染發時常用到的著色劑對苯二胺,化學式為C6H8N2,是一種有毒化學藥品,有致癌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6:8:2C對苯二胺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組成D對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100%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4155348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據對苯二胺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1個對苯二胺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對苯二胺是由對苯二胺分子構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B、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142)6:8:2,故選項說法錯誤C、對苯二胺是由對苯二胺分子構成的,1個對苯二胺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D、對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100%,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4(2分)(2012宜昌)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選項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探究石蠟中含有氧元素驗證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證明石墨具有導電性AABBCCDD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空氣組成的測定;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氫氣的物理性質4155348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分析:A、根據紅磷燃燒生成固體,使瓶內壓強改變分析;B、根據蠟燭燃燒生成物和消耗氧氣分析;C、根據肥皂泡上升分析;D、根據石墨在電路中能導電分析;解答:解:A、紅磷燃燒生成固體,消耗瓶內的氧氣,所以瓶內產生壓強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水的量即氧氣的量,故A正確;B、把干而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收集到水霧,只能驗證蠟燭中含有氫元素,氧元素有可能來自空氣中的氧氣,故B錯誤;C、充滿氫氣的肥皂泡上升,說明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故C正確;D、把石墨聯在電路上,燈泡發亮,說明石墨能導電,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學會用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獲15(2分)(2013武威)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XYZW反應前質量/g103900反應后質量/g3.23待測3.2AW可能是單質BY可能是催化劑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后Z物質的質量為86.4g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4155348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壓軸實驗題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結合表格中的數值,則待測值;從而判斷反應物,生成物;再判定反應類型;掌握催化劑的“一變二不變”的特點解答:解:設待測值為X,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結合表格中的數值,則10+3+90+0=3.2+3+X+3.2,解得X=93.6克分析質量的變化:X質量減少,Y質量不變,Z質量增加,W質量增加質量增加的為生成物,質量減少的為反應物A、W可能是單質,說法正確,故A正確;B、Y質量不變,符合催化劑的“一變二不變”的特點,所以可能是催化劑,說法正確,故B正確;C、X反應生成Z和W,反應符合“一變多”,所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說法正確,故C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得反應后Z物質的質量為93.6克,所以說法不正確,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是運用化學中的基本思想質量守恒思想,通過歸納不同物質或不同變化過程中相同點和不同點有效地尋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融合點和嫁接點,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二、填空題(每空l分,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共40分)16(8分)用化學符號表示或按要求寫出符號的含義:(1)X個二氧化碳分子XCO2;(2)寫出中“2”的含義鎂元素的化合價為正2價;(3)寫出4種核外電子數為10的微粒的符號O2、F、Ne、Na+、Mg2+Al3+(任寫4個);(4)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的化學式N2;(5)2個硫酸根離子2SO42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4155348專題:課本知識同類信息分析:只有熟悉化學符號中不同位置的數字的意義、各種化學符號的書寫和意義、原子和離子的轉化關系,才能得出本題的正確答案解答:解:(1)1個二氧化碳分子含有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因此1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CO2;表示分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化學式的前面,因此X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XCO2(2)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因此中“2”的含義是: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正2價(3)1個氧原子的核外有8個電子,它可以得到2個電子形成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此時變成了核外有10個電子的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由此看出:1個氧離子含有1個氧原子且帶有2個單位的負電荷氧原子用氧的元素符號O表示,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因此氧離子表示為O21個氟原子的核外有9個電子,它可以得到1個電子形成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此時變成了核外有10個電子的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氟離子由此看出:1個氟離子含有1個氟原子且帶有1個單位的負電荷氟原子用氟的元素符號F表示,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因此氟離子表示為F1個氖原子的核外有10個電子,氖原子用氖的元素符號Ne表示1個鈉原子的核外有11個電子,它可以失去1個電子形成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此時變成了核外有10個電子的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由此看出:1個鈉離子含有1個鈉原子且帶有1個單位的正電荷鈉原子用鈉的元素符號Na表示,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因此鈉離子表示為Na+1個鎂原子的核外有12個電子,它可以失去2個電子形成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此時變成了核外有10個電子的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鎂離子由此看出:1個鎂離子含有1個鎂原子且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鎂原子用鎂的元素符號Mg表示,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因此鎂離子表示為Mg2+1個鋁原子的核外有13個電子,它可以失去3個電子形成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此時變成了核外有10個電子的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由此看出:1個鋁離子含有1個鋁原子且帶有3個單位的正電荷鋁原子用鈉的元素符號Al表示,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因此鋁離子表示為Al3+(4)空氣中最多的物質是氮氣,氮氣由氮分子構成,1個氮分子含有2個氮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因此氮氣的化學式表示為N2(5)1個硫酸根離子含有1個硫原子和4個氧原子且帶有2個單位的負電荷,表示原子團中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原子團符號中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因此硫酸根的符號表示為SO4;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原子團符號的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因此硫酸根離子表示為SO42;表示離子個數的數字寫在離子符號的前面,因此2個硫酸根離子表示為2SO42故答案為:(1)XCO2(2)鎂元素的化合價為正2價(3)O2;F;Ne;Na+;Mg2+;Al3+(任選4個)(4)N2(5)2SO42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符號中不同位置的數字的意義、各種化學符號的書寫和意義、原子和離子的轉化關系,難度稍大17(4分)(2012河北區一模)下面是鈉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氯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7;鈉原子與氯原子的最本質區別是核電荷數(或質子數)不同(2)在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的反應中,得到電子的是氯(或Cl)原子;Na+的結構示意圖是A(填字母)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的概念4155348專題:微觀粒子模擬圖型;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分析:由鈉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1)氯原子的核電荷數是;鈉原子與氯原子的最本質區別(2)在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的反應中,得到電子的是氯原子;Na+失去了在外層電子,而帶1個正電荷解答:解:由鈉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1)氯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7;鈉原子與氯原子的最本質區別是核電荷數(或質子數)不同(2)在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的反應中,得到電子的是氯(或Cl)原子;Na+的結構示意圖是A故答為:17;核電荷數(或質子數)不同;氯(或Cl);A點評:通過給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18(4分)(2012湛江)如圖是密閉體系中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和“”分別表示微粒(1)反應前方框內應再填入1個D微粒(填字母)A、 B、 C、 D、(2)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3)寫出符合該微觀示意圖的一個具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H2+O2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4155348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原子的個數不變,據此進行回答即可,根據反應前和生成物的種類以及特點判斷反應的類型解答:解:(1)據圖可以看出
- 關 鍵 詞:
- 人教版 九年級 上冊 化學 期末 檢測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