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課題3 元素教案.doc
課題3 元素教學目標(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簡單信息。教學重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教學難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的含義,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簡單信息。課時分配:2課時第一課時 元素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化學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水中含有氫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鐵元素,鐵銹中也含有鐵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鈉元素、鎂元素,對綠色植物而言,鎂元素是不可缺少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元素。一、元素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注意:、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不變。3.元素和原子的區別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區分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沒有數量多少的意義既講種類,又講個數,有數量多少的含義使用范圍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舉例如: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聯系元素元素原子4、元素分類:金屬元素:“钅”字旁(汞除)元素 固態非金屬元素:“石”字旁,如碳、硫、磷、硅非金屬元素 液態非金屬元素:“氵”字旁,如溴氣態非金屬元素:“氣”字旁,如氫、氧、氮、氦、氖、氬、氟、氯5、元素的分布: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生物細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空氣中前二位的元素:N、O提問 日常生活常接觸到“含氟牙膏”“高鈣牛奶”“碘鹽”“富硒茶葉”“加鐵醬油”等用品,這里的氟、鈣、碘、硒、鐵指的是什么?討論 在發生化學反應S+O2SO2中,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結論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組,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發生變化。小結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原子種類、元素種類均不變。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質之間的關系提問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哪些?( 分子和原子都能構成物質。)小結 歸納 描述物質的幾種方法:1.有的純凈物由分子構成,有的由原子構成。2.純凈物都由元素組成。3.分子是由原子構成。課堂練習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2.物質的分類標準有很多,自擬兩個分類標準,將水、氫氣、氧氣、二氧化碳四種物質中的三種物質包括在標準內,而另一種物質不包括在標準內。(1)標準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2)標準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課題2 元素一、元素1.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元素和原子的區別3.特點: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根本區別為核電荷數(即質子數)不同,但中子數不一定相同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不變。4.地殼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氧、硅、鋁、鐵5.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原子種類、元素種類均不變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質之間的關系教學反思:就前幾節課來說,學生已經知道同類原子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而不同類原子的根本區別在于核內所含質子數不同,因此,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自己下一個定義。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從分析具體物質的組成出發,使學生知道不同物質里可以含有同種類的原子,然后指出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第二課時 元素符號 元素周期表知識回顧1.元素的概念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推進新課一、元素符號: 國際上統一用來表示元素的一種特定的化學符號1.書寫: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C、S、P、K等。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即“一大二小”)如:Na、Mg、Ca、Zn、Si等。分析 在國際上現在統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元素,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例如用Cu來表示銅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鈣元素。思考 元素符號表示什么意義呢?思考 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化學計量數是否還能表示該元素?小結 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化學計量數,就只表示該元素原子個數,不能表示該元素。如:H既表示氫元素,又表示一個氫原子;2H只能表示兩個氫原子。(元素符號前面加數字只具有微觀意義)練習 下列符號各表示什么意義?2N 3S nFe Ne答案: 2N表示2個氮原子 3S表示3個硫原子 nFe表示n個鐵原子思考 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種,為了便于顧客選購,所有商品均分類、有序進行擺放,同樣,物質世界中的100余種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的。它們是按照什么規律擺放呢?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2、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7個橫行,有7個周期。周期表的18個縱行中,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16個族。(記憶:橫是周期,縱是族)4、 元素周期表共有兩種顏色,一種顏色表示的全部為金屬,另一種顏色表示的元素全部為非金屬。5、 每周期開頭是金屬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屬元素,結尾的是稀有氣體元素,這說明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性質出現了周期性的變化。這種規律性的變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稱的來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6、 元素周期表的意義: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為尋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論依據;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質越相似,可以啟發人們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區域尋找新物質(如農藥、催化劑、半導體材料等)。板書設計元素符號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符號二、元素周期表1.每一格: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2.周期: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3.族: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8、9、10三個縱行為一族)4.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5.元素周期表按顏色分為金屬元素區和非金屬元素區布置作業1.上冊課本P77習題3、4、52.下列不能用來描述物質微觀構成的是( D )A.單質 B.原子 C.離子 D.元素3.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D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2 B.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C.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2.00% D.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教學反思:元素符號是國際上通用的化學用語,它是學習化學不可缺少的工具,是需要學生直接記憶并在以后的運用中直接再現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學中采用陳述、復現的方法,效果較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