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示范教案(第五單元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案.doc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從容說課本課題“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用一定量的反應物計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種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但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計算都是以化學方程式為依據進行的。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十分明確地認識到,化學方程式不僅表示什么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什么物質,而且還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質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應物的質量。教材還給出兩個實例來說明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本課題內容雖是計算,但這種計算對數學方面的知識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確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學生對化學計算常常進行得并不順利,這往往是由于在有關化學計算的教學中,學生對化學的特點認識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方面對薄弱環節進行突破。1使學生對化學計算題里的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2強調化學方程式一定要寫正確并且配平。3練習中嚴格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書寫格式來解題。4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熟練的計算技能。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2)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2過程與方法(1)通過多練習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及審題、分析、計算能力。(2)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分析及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學風。(3)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的辯證觀點。教學重點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范化。教學難點訓練和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教學方法復習提問引入新課例題講解總結歸納學生練習鞏固提高。教具準備教師用具:投影儀、有關例題的投影片、一些相關練習題。學生用具: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習題,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總結。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引入新課根據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含義,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數量關系。而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常涉及到量的計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產出多少產品?制備一定量的產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過這些計算,可以加強生產的計劃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資源,而這些計算的進行都需要根據化學方程式。本節就是從“量”的角度來研究化學方程式的汁算的。板書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師前面我們學過根據化學式的簡單計算,今天我們進步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如何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呢?計算時有哪些步驟和方法呢?請看例題1。投影展示例題1例題1加熱分解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分析這道題是已知反應物的質量來求生成物的質量,即已知原料的質量求產品的質量。我們一起來看課本中的解題步驟。師生共同閱讀、討論講解并板書解:設加熱分解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2KMnO4K2MnO4+MnO2+O22158 32,x=06 g。答:加熱分解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06 g氧氣。思考根據剛才對例題1的閱讀和講解說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分為幾步?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教師總結并板書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1)設未知量;(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配平;(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簡明地寫出答案。講解并補充剛才同學們總結出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接下來我就一些問題進行補充。(1)設未知量時一定要注意質量單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單位不一致的,一定要進行單位換算。單位必須一致才能計算。(2)寫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應條件、氣體和沉淀的符號要注意標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計算時是要扣分的。(3)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寫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相應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邊。(4)比例式有兩種列法,可以橫列也可以縱列。例題1中采用的是縱列,即;還可以采用橫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況下采用縱列比較好,因為有時題中所給的質量數字會和相對分子質量有某種關系,從而使得計算簡單。如用158 g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氣?采用縱列法得計算非常簡便。計算結果的小數位保留按題中要求進行,若題中沒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數時,一般保留一位小數,如例題1中就是。教師在實際運算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把過程再簡化些,具體格式可以參照下面的例題2。投影展示例題2例題2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解: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CaO+CO2100 56x 10 tx=18 t。答:需要碳酸鈣18 t。教師根據上述兩例可知,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質量,已知生成物的質量也可求出反應物的質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或者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呢?我們一起來看P100的課堂練習。投影展示課堂練習課堂練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 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克?生成氯化氫氣體多少克?提問題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應物或者生成物)學生分析、討論回答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追問此計算題該如何進行呢?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步驟和格式上的錯誤及時糾正)選擇學生板演并講解自己的計算過程及結果板演解:設需要氯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氫氣體的質量為y。H2+Cl22HCl2 71 73100g x y。答:需要氯氣3550 g,生成氯化氫氣體3650 g。講解(1)因為此題有兩問,所以一個未知數設為x,另一個未知數設為y。(2)仍和前面例題一樣,寫出并配平化學方程式,列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寫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3)不管有幾個未知數,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題一樣。根據已知量求出一個未知量,另一個未知量可以根據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據求出的未知量來求。如此題中氯化氫氣體的質量也可以這樣求出:=代入x3550 g,=,解得y=3650 g。可見計算結果相同。評價該同學不僅計算步驟和結果完全正確,而且講解得也非常好,講出了多種方法,真是難能可貴。總結由此可知,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以計算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同理,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計算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共有四種類型。板書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提問通過前面例題的講解,大家總結一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要領是什么?關鍵是什么?學生思考教師總結并板書3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和三個關鍵。三個要領:步驟要完整;格式要規范;得數要準確。三個關鍵:準確書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要配平;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教師根據前面的例題和理論知識,請同學們進行練習。投影展示下列練習練習1用氫氣還原氧化銅,要得到64 g銅,需要多少克氧化銅?256 g鐵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應,可制得氫氣多少克?(Fe+H2SO4=FeSO4+H2)312 g鎂與足量稀鹽酸起反應,可制得氯化鎂和氫氣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學生練習注意事項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物質問的質量關系,因此遇到不純物,要先把不純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計算中注意單位統一(必須是質量單位,如果是體積,須根據密度換算)。小結通過本節內容學習,我們知道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過程、步驟、方法,同時也懂得了化學計算題是從“量”的方面來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它與側重于從性質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化學計算題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兩個因素同時考慮,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布置作業習題5、6、7、8板書設計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根據題意設未知數;寫出化學方程式;求有關物質質量比,寫出已知量、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簡明寫出答案。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和三個關鍵三個要領:步驟要完整;格式要規范;得數要準確。三個關鍵:準確書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要配平;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5
- 關 鍵 詞:
-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示范教案第五單元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案 人教版 九年級 上冊 化學 示范 教案 第五 單元 課題 利用 化學方程式 簡單 計算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