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2在算盤上表示千以內的數 教學設計.docx
在算盤上表示千以內的數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四冊第10頁教學目標:1、讓學生知道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2、讓學生認識算盤,學會讀寫算盤上的數。3、知道用三指拔珠的方法,初步學會在算盤上拔出千以內的數。4、通過對算盤的認識,加深對數的位值概念的學習,逐步發展數感。教學重點:認識算盤,學會讀寫算盤上的數,知道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教學難點:帶有上珠的數的讀寫。教學準備:算盤、媒體。教學過程:一、 介紹算盤師:用來計算的工具都有哪些,列舉其他工具,引出算盤。師: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的算盤的知識。(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我們的祖先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算盤,開始用算盤進行計算,一直留傳到現在。所以算盤的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算盤還傳到日本、朝鮮、美國、東南亞、歐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教案說明:課前可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算盤的知識,這樣讓學生主動、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同時用學生自主介紹,更有利于學生的相互學習。二、 認識算盤出示算盤,請你說說算盤各部分的名稱1、 認識“框”、“梁”、“檔”。算盤的四邊叫“框”。中間的一條邊叫“梁”。串珠子的竿子叫“檔”。師生對口令,摸出框、梁、檔。3、認識算盤“上珠”和“下珠”學生看媒體回答。算盤上,梁上面的二個珠子叫“上珠”,梁下的五個珠子叫“下珠”。師生對口令,摸“上珠”,摸“下珠”。教案說明:算盤上各部分的名稱,這是認識算盤的最基本的知識點,教學時可讓學生看著媒體上的介紹自主學習,邊學邊與實際的算盤上的實際位置聯系起來,邊學邊鞏固。三、 認識算盤上表示的數。1、 認識“定位點”。師:算盤上的每一檔與數位相似,它可以表示一定的數位,表示一定的數值。師:一般地從右往左,第三檔表示個位所在的位置,我們給它個名字叫“定位點”。向右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生:理解定位點的知識。2、學習“上珠”“下珠”表示的數值一個下珠表示“1”,五個下珠合起來就是“5”,一個上珠就是一個“5”,兩個上珠就是十。空檔表示O。注意:“5”一般用一個上珠表示,而不用5個下珠表示。“10”不用兩個上珠,也不能用5個下珠與一個上珠表示,而要與數位上的數一樣滿10向前一位進一。3、學習撥珠的動作,身體的坐姿師:撥珠的方法:撥入下珠用大拇指,撥去下珠用食指,撥入撥去上珠用中指。師:(身體坐正腰挺直,雙腳平放肘架起,胸離桌沿一拳地,眼離算盤一尺遠。集中精力心專一,看誰做的數第一。)師:示范演示生:學生1至10的撥珠練習教案說明:算盤上表示的數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這里的注意點是確實需要學生掌握的,撥珠練習,手指的動作,身體的坐勢這些習慣問題,這些細小的問題也是我們教學的內容之一。因為正確的方法,對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四、練習鞏固1、在算盤上呈現17;指導學生讀數。2、在算盤上呈現36;指導學生讀數。3、在算盤上呈現180、309、400;指導學生讀數。4、認識算盤上表示的10、100、1000。師:撥出這些數,學生讀。5、認識算盤上表示的5、50、500、5000。6、在算盤上練習撥珠,組內交流:497、505、800、630、555。7、在算盤上任意撥出一個四位數,并讀出來。8、反饋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評講。教案說明:認識算盤上表示的數是教學的重點內容,認數從1到9開始,5和10 的認識,這兩個關鍵點學會后,學生對其它數的學習就容易多了,所以練習是突出了這兩個知識點的練習。附:認識算盤各部分的兒歌小算盤、小算盤,四邊框,四邊框,框里裝著梁檔珠,根根檔上串珠珠,真可愛,真可愛;梁下一珠就是一,梁上一珠卻是五,真稀奇,真稀奇。)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