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畫楊桃(教案+反思).doc
13.畫楊桃教學目標1.會寫本課9個生字,會認本課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倒”。能積累“靠、視”等生字拓展的詞語。2.分角色朗讀,讀出不同人物對話的語氣。3.能說出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說說自己受到了什么啟示。教學重難點1.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用自己的話說出老師和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的不同做法。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1.誰畫楊桃?怎樣畫楊桃?2.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3.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二、檢查預習情況,交流重點字詞1.指讀生字詞,同桌互讀,開火車讀。2.交流易讀錯生字,教師重點指導。而:零聲母音節,念“”。肅:平舌音,念“s”。晌:念“”,與“響”要區分字形。嘻:念一聲,“x”。誨:念四聲,“”。3.學習多音字“倒”,做組詞練習。4.指導書寫,教學重難點字。擺:扌+罒+去,注意左窄右寬,“罒”字中間是兩豎。嘻:注意右邊“喜”的寫法,“士”不要寫成“土”,第三橫要長。5. 讀“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三、初步感知,了解內容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標出自然段序號。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參照達標檢測第2題)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全班交流解決。問題預設:(1)課文中老師怎樣提的問題?(2)提的是什么樣的問題?(3)同樣是楊桃,同學們為什么畫出了不同的樣子?(4)老師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復地提出問題?(5)課文最后為什么說“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明確目標1.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二、深入理解課文,感悟文義1.學習第1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并思考: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畫楊桃的過程)“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理解“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準確”等詞語)猜測“我”把楊桃畫成了什么?(2)同學們仔細找一找,“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從“我”坐的角度看楊桃,楊桃就像個五角星。)(3)老師出示楊桃實物,請同學們觀察。(學生親自實踐,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2.學習第217自然段。(1)朗讀課文,并思考:開始同學們認為“我”的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老師有什么反應?(指導朗讀時,讀出嘲笑的語氣)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么發生了變化。舉例子說說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樣)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當別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嘲笑別人,要學會尊重別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2)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讀出對話時不同的語氣。強調同學一開始嘲笑的語氣,以及后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強調老師一開始嚴肅的語氣,以及后來和顏悅色的態度。3.學習第18自然段。(1)為什么說老師的教誨對“我”來說終生難忘?(板書:終生難忘)(2)討論:老師的話只適用于畫畫嗎?(老師的話表明了一個道理:要實事求是,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于畫畫,還適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3)按照老師所講的,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么做?(板書:不要要,要要)誰能用“不要要”說一句話?三、總結全文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先不要認為別人錯了,要看別人是從什么角度看待問題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那么,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2.齊讀老師說的那段話。3.指導書寫課后生字。教學板書13畫楊桃教學反思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實物導入新課,讓學生自己觀察楊桃的外觀,看看他們能不能有什么發現,繼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做好了“讀”的鋪墊后,步步設疑,引導學生更深地進入課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整體來說,本堂課設計比較嚴謹,思路清晰。課文講解快要結束時,我組織學生討論:老師的話是否只適用于畫畫?學生參與討論十分積極,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 關 鍵 詞:
- 部編版二 年級 下冊 語文教案 13. 楊桃 教案 反思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