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3“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doc
23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目標1.會認“彌、脈”等13個生字,會寫“倫、腹”等15個字。正確讀寫“行駛、凌晨”等10個詞語。2.通讀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內容,能夠簡單復述故事情節。3.分析故事發生的原因,并以辯論形式進行深入探討。4.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5.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為。教學重點1.簡單復述故事情節。2.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教學難點分析故事發生的原因,并以辯論形式進行深入探討。教學課時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音樂導入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樂,引起學生聯想,創設課堂情境。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劇,為此人們進行了很多的藝術創作,從而產生了許多凄美動人、慷慨悲壯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請同學簡單介紹雨果,教師作適當補充二、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內容1.以競賽形式進行:五分鐘內通讀全文,合上書,回答投影片上問題:(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航行的?(2)“諾曼底”號發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3)剛發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呢?(5)這場海難的結局面是什么?參考答案(1)1870年3月17日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2)全速前進的“瑪麗號”撞向了“諾曼底號”的側舷,將船身剖開了一個大窟窿。(3)船上發生了巨大的震蕩,人們驚慌失措、你推我搡,船上一片混亂。(4)先消除驚恐,強調“必須把60人救出去”了解情況,確保沒有其他險情嚴肅紀律,優先救出弱勢群體指示“快干”,確保全體人員獲救。(5)60人全部獲救,船長屹立艦橋,隨輪船一起沉入深淵。結合學生回答,老師略作點評、補充2.大家平時講過故事,有時講給大人聽,有時講給朋友聽,有誰能夠告訴我,講故事要注意講清故事的哪些內容?(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學生回答,教師簡單歸納,并過渡3.那么現在,請大家開始準備,先同桌互講,然后請幾位同學以故事接龍的形式為大家講述這個故事。學生準備,約六分鐘左右,學生講述時,老師就學生講述的要點進行評價、指點4.“諾曼底號”沉沒了,幾個月后在海事法庭上雙方代理就這場海難事故責任確認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結果未定;現在假設我們正在海事法庭上,分別是雙方的代理,我們來一場模擬辯論會,看看事故責任方到底是誰?準備活動:(1)將班級分為兩方:一方為“諾曼底號”辯護;一方為“瑪麗號”辯護;(2)各方在預備時間內找到對己方有利的證據為己方船只辯護;(3)辯論開始后,舉手經過老師同學后發言,可列舉己方證據,也可反駁對方觀點。對雙方同學的表現予以肯定和鼓勵,對學生辯論作出適當指導三、作業1.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許多人物,你最欣賞哪個人物,請說出原因并作簡單分析,150字左右。第二課時一、導入1.就上次作業作適當點評,選兩到三篇較好的作業作示范點評。2.在作業中,大多數同學都非常欣賞哈爾威船長,認為他是一位英雄,大家覺得在文章中哪一部分最能體現哈爾威船長的英雄特征。十六小節后的一段對話請大家準備一下,一分鐘后請幾位同學朗讀。二、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1.文章中有兩個“謎”,讓我們大家來共同揭開謎底。謎一:哈爾威船長說:“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實際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謎二: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哈爾威船長在沉沒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嗎?參考答案謎底一:有兩種可能,一是危急關頭,救人至上,心中只有救人的信念,忽略了自己;二是已抱定與船共存亡的決心,只要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愿與心愛的輪船一起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確,并未忘記自己。謎底二:從道理上說,哈爾威船長能把那么多人救出去,也一定能救出自己;他可以最后一個下救生艇,但決非不能上救生艇;他可以在水面上漂浮等人來救,但決非連在水面上漂浮一會兒都不可能。哈爾威已經抱定了與輪船共存亡的決心,以葬身大海作為最后歸宿,所以他不想救出自己。2.通過兩個謎底的揭開,我們逐漸開始了解哈爾威船長,你能不能用四字短語來概括你心中哈爾威船長的形象?參考答案忠于職守、敢于犧牲、舍己救人、勇于決斷、沉著指揮等。三、欣賞泰坦尼克號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斷,然后討論1.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寫英雄樂章,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時,你認為有哪些人稱得上是英雄,為什么?2.老師就學生的討論發言進行歸納: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在災難面前,最能夠顯現出人性的本質,在生死存亡關頭,能夠克服恐懼、鎮定自若為別人考慮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英雄。四、作業課后練習三補充閱讀挑山工板書設計英雄(哈爾威船長)教學反思上完“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后,我覺得自己又有了很多的感觸,因為以前也教過這課,相比,感受不是很深,更談不上感動了。首先,在這節課上我經歷了我教學生涯中再次讓自己感動的40分鐘。也許是年長了,容易動情了,也許是獨到的教學設計吸引了孩子,也許是我的情感感染了孩子,也許是文章的內容打動了孩子,我心落淚了,學生落淚了,聽課老師也落淚了,這真摯的情感體驗完全來自于一個偉大的人物形象哈爾威船長。這節課后我細細反思,有幾處感覺做得比較好、比較實、比較細。一、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危急時刻,哈爾威船長是怎么說的?如:“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看視頻(再男女讀、齊讀),學生讀時興趣盎然。對體會船長的沉著,鎮定,臨危不懼有幫助。對話部分,讓學生分角色讀,關于命令的句子指名再讀,重點讀“夠了”,從而體會在危急時刻,在別人亂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哈爾威船長能做到鎮定自若、舍己救人、忠于職守。讓所有的人變得井然有序,更體會他是怎樣的人及偉大的靈魂。二、讀思結合,大膽提問在教學中我常常告訴學生:聰明的孩子不僅會提問題,更會思考問題。一個月的學會學習模式訓練,讓學生對提問更深入,更到位。本節課,孩子提了有價值的問題“船長真把自己忘了嗎?”“真開槍打嗎?”“船長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入大海?”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即時關注,我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們。他們能結合生活實際和聯系上下文來回答,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學生的發言竟成了這節課最大的閃光點。三、主線清晰,中心明確在危急時刻哈爾威船長是怎么說的做的,從中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一次次喊話中走入人心。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他們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課文中。結尾處在傷感音樂的伴奏下,那聲聲呼喚催人淚下,那句句真言震撼人心。哈爾威船長那高大的形象,那高聳的豐碑,永遠屹立在孩子們的心間。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1.激勵性的評價語言過于單調。2.對閱讀方法關注還不夠。3.對霧環境描寫在這篇課文中的作用沒來得及總結,其實課文的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環境描寫,旨在襯托船長的果斷,凸顯船長的高大形象。而我卻忽視了這一點,說明備課時還需深入些、細致些。總之,我覺得在本節課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老師們給予多多指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諾曼底號”遇難記已經結束,而我對這篇文章,對語文教學的思考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