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5寶葫蘆的秘密-教學設計.docx
25寶葫蘆的秘密【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正確認讀本課“妖、矩”等生字,規范書寫“介、紹”等生字。(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2.過程與方法在精彩片段賞析中,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的變化。3.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教學重點】閱讀故事梗概,賞析精彩片段,激發閱讀的興趣。【教學難點】在賞析精彩片段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變化。【教學準備】學生:完成預習;搜集作者的資料,課上與同學交流。教師:1.查看學生預習情況,了解學情。2.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激情談話,引入新課1.觀看寶葫蘆的秘密動畫片中一段視頻。激發學生興趣。師:其實這部動畫片是由一部長篇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嗎?生:寶葫蘆的秘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寶葫蘆的秘密。2.你了解作者嗎?誰能來介紹一下?課件出示張天翼的相關資料。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畫出不懂的詞語。2.交流感受。三、識字學詞,掃清障礙1.課件出示:介紹、妖怪、規矩、溜開、向日葵、瘦小、罷了2.開火車式認讀詞語。3.指導書寫。“紹”字“召”的“刀”取斜勢,“口”形扁,呈倒梯形。“乖”字撇短橫長,豎為懸針豎,兩側對稱。“溜”字左窄右寬,“氵”要成弧形排列。“葵”字“艸”扁而略寬,下部橫撇、捺舒展到位。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1.再讀課文。這些生字新詞回到課文中,你還認識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合作讀課文。這篇課文比較長,幾位同學分段讀給大家聽,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3.想象畫面,給文章分段。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生: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師: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他叫王葆,和我們一樣是少先隊員。小時候,他奶奶就給他講寶葫蘆的故事,寶葫蘆能讓人的愿望成真,所以王葆也想擁有一個寶葫蘆的有趣故事。)請你按照文章的寫作順序給文章分段。4. 反饋交流。生匯報:第一段(14):自“我”介紹,“我”要講的是“我”和寶葫蘆的故事。第二段(519):奶奶給“我”講寶葫蘆的故事。第三段(20、21):“我”也想有一個寶葫蘆,它能滿足“我”的愿望。寶葫蘆究竟是個怎樣的寶貝?生自由匯報:你要什么,它就能給你什么。如果你也有這樣一個寶葫蘆,你會要什么?生自由匯報。5.課堂小結。這么神奇的寶葫蘆,難怪王葆想擁有,那么下節課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王葆的心理變化的。五、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寶葫蘆的秘密這篇課文,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葫蘆?這篇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生匯報。)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這篇課文。二、 精讀課文(一)學習第一部分。1.自由讀第一部分,你都讀懂了什么?生自由匯報:我知道了王葆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他是一個少先隊員,很愛聽故事。2.指名讀課文。(二)學習第二部分。1.思考:王葆是如何知道寶葫蘆的?生答:是奶奶講給他聽的。課件出示:“那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給我講個故事。這是我們的規矩。”2.自由讀第二部分。思考:文中列舉了哪些情況下,奶奶給王葆講故事?生:洗腳的時候、剪腳指甲的時候3.奶奶給王葆講了哪些故事?課件出示相關句子。生匯報: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是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趙六掘地掘出來一個寶葫蘆。師: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生自由匯報:因為奶奶講的故事中,得到寶葫蘆的人都過上了好日子,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王葆也想要一個寶葫蘆。學習第三部分。1.思考:王葆長大了,對寶葫蘆的渴望有沒有減少?生:沒有。2.課文是怎樣說明的?生自由匯報:王葆不知道怎樣列式子的時候,還有和同學比賽種向日葵,自己的向日葵長得又瘦又長的時候,和科學小組的同學鬧翻的時候,他特別渴望得到寶葫蘆。三、小結你們知道嗎?后來呀,他真的得到了一個寶葫蘆,你們想知道發生了什么故事嗎?寶葫蘆的秘密這一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放進書架,珍藏一生。課后希望你們讀一讀這本書,領略這位童話大師的風采。四、布置作業奶奶給王葆講了那么多的故事,選其中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故事。【板書設計】寶葫蘆的秘密王葆聽奶奶講故事渴望得到寶葫蘆生活中遇到挫折渴望得到寶葫蘆【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本節課,我致力于緊扣文本主題,調動學生情緒,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想要立刻走進文本去看一看王葆和寶葫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提起了閱讀興趣,最終達到推薦的目的,整堂課氣氛比較活躍,學生參與高度。不足之處在本課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如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夠準確時,沒有規范完善;沒有做到“細心”觀察學生,不能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激勵性評價;課堂中對朗讀的指導不夠深入,學生讀得不到位;學生在編故事時沒有畫面感,情節性不強等等。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
- 關 鍵 詞:
- 人教部編版 四年級 下冊 語文教案 25 葫蘆 秘密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