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十課巧用肌理.doc
巧用肌理教學設計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王城鎮小學 許巖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認識肌理的基本特征。技能目標:發現或制作周圍生活環境中的肌理,學會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圖案。情感目標:學會體驗,發現問題,滲透學生對生活美、環境審美的意識。學情分析:巧用肌理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湘版)六年級下冊。根據課程標準選型表現學習領域內容標準的要求和建議,本課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肌理在造型表現中的作用。通過學習活動,組織學生嘗試利用簡便的工具和材料拓印肌理,制作拼貼畫,運用肌理豐富繪畫表現,幫助學生發現了解不同質地的物體表面呈現出的不同肌理以及規則和變化,豐富視角和觸覺的感受,并產生有趣的想象。本課共設置了三個活動,這里選用活動二進行教學。教學重點:能夠運用合適的方法,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利用各種肌理拓片制作肌理拼貼畫,并對此進行聯想。教學難點:能夠創造性地利用肌理拓片進行拼貼畫制作。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導入課題1、課件展示:學生上節課作品,由學生自己介紹方法、制作途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辦法,然后命名。2、師問:你們自己做的這些肌理拓片美嗎?你會運用到美術繪畫上嗎?板書:肌理二、佳作欣賞,感悟美麗1、欣賞第一組圖片(樹葉、褶皺的紙、手指,并提問我們能用它來干什么?)學生:拓印肌理2、欣賞第二組美術作品圖片(提問:這些畫是用什么畫的?怎么畫的?)學生:肌理制作出來的。3、過渡語:好,同學們都說的很好,那同學們你能告訴老師這兩組圖片有什么聯系呢?學生回答。(板書“拼貼”)三、探究方法、示范制作1、課件展示教師制作的拼貼畫。2、小組討論猜測這幅畫分別運用了什么肌理表現形式?這些表現形式是怎么得來的?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講述作畫過程:運用了實物拓印、揉紙拓印、直接手繪等,然后經過裁剪,拼貼制作而成。3、過渡:現在大家跟老師一起制作這幅畫吧!教師示范講解制作過程,部分學生參與制作。4、老師準備裁剪好的拓片發給學生,學生依次上黑板拼貼5、拼貼完畢后與課件上老師的作品做出對比,找出制作拼貼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并把要點板書在黑板上。(板書“畫”)6、展示制作要點:預先安排位置 注意形、色對比 把握好虛實關系 調整畫面四、現場制作,鞏固練習1、根據自己喜歡的素材制作一幅肌理拼貼畫。明確:選擇自己喜歡的素材,利用上一節課的肌理拓片,發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一副你最喜歡的拼貼畫。(制作較好的小組將得到老師準備的獎品)2、課堂巡視,指導學生注意處理好畫面的效果,預先安排擺放位置,細心調整畫面,然后再貼。3、展示評價:尋找正面反面作品各一組學生自評、互評,各自提出意見和修改的方法等。(學生評出心目中最好的作品,給最好的小組發獎品)4、評價:出示正面反面作品各一組做總結:制作拼貼畫注意形、色對比,根據畫面效果的需要處理好虛實的關系。預先安排位置,細心調整畫面,然后再貼。5、小結:每個同學都使用肌理制作了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肌理拼貼畫,課后還可以使用更多的素材豐富自己的畫面。五、總結升華,課后延伸今天你學習到了什么?明確:能夠利用各種肌理拓片制作肌理貼畫,能夠創造性地利用肌理拓片進行拼貼畫制作。( 本課重點 )板書設計:課題:肌理拼貼畫拼貼要點:形、色對比虛實關系安排位置、調整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