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六課唱大戲.doc
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畫臉譜和戲劇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基本了解五官的基本結構及畫法;全面認識表情的變化主要從眉毛、眼睛、嘴巴三方面來體現; 能力目標:能感受戲劇臉譜的魅力。能畫一幅具有戲劇韻味的臉譜;情感目標:熱愛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2、內容分析本課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下冊第六課唱大戲中的第一課時的教學活動,戲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通過畫臉譜,使學生對戲劇有所了解,感受戲劇藝術的魅力,培養他們熱愛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情感。本課按照“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要求設置,本著提高學生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辨別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學生能認識、了解和掌握戲劇臉譜的基本表現方法及步驟,畫出與眾不同的戲劇臉譜。3、學情分析從六年級上學期的美術學習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畫畫充滿了興趣,學生已有較強的感知力、理解力,模仿能力與創造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樂于動手,對手工制作課充滿了極高的熱情,對美具有了較高的欣賞能力。4、設計思路本課唱大戲教學題材是以戲劇人物為表現對象,涉及的范圍較廣泛,本課題的設計以情境的創設為主線,教師通過多媒體、劇照圖片、錄像、繪畫作品等形式讓學生欣賞、了解戲劇的服飾、道具、戲劇臉譜的特點和作用。如:不同人物的身份有不同的服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不同臉譜的色彩,通過這些替代戲劇中用語言難以解決的問題,使戲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鮮明、生動且傳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表現的熱情,讓他們的表現能力在愉悅的學習中更好地得到發展。 在本課教學中,教學活動的展開通過多個環節來實現,有效地實施,讓學生的學習熱情、表現欲望得到完全的發揮。在本課時活動一畫臉譜的教學活動中,從有代表性的人物臉譜入手,從臉形到臉上的花紋形狀,到色彩的搭配,應該怎樣來表現處理,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并介紹相關的臉譜知識(如:“三片瓦”“十字門”“碎花”“整臉”“歪臉”“象形臉”等),使學生加深理解,便于表現。演示中,教師要強調必須先畫整體(臉的形狀),再畫局部的花紋。要鼓勵學生根據個人的想法和構思,大膽地夸張變形和涂抹色彩,畫出能體現有個性特征的戲劇臉譜形象。為了增強教學效果的直觀性,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微課和教師的示范能力,及時解決課堂中的重難點。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感受,烘托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使本堂課的學科特點及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很好的展現。二、教學重點畫臉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從紋樣和色彩這兩方面來分析臉譜。三、教學難點臉譜富有戲劇的韻味和個性。四、教學準備教師:教師示范作品、PPT課件、微視頻等;學生:線描筆,彩筆,作業紙、繪畫鉛筆、橡皮擦等。五、教學過程(一)欣賞導入 共同欣賞說唱臉譜視頻片段,引出京劇與臉譜。板書課題唱大戲 畫臉譜。 (二)引導學習 1、臉譜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結:臉譜就是京劇演員臉上所化的一種妝面。它運用夸張和變形的圖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2、臉譜的特別之處在哪? 板書:紋樣、著色。 、介紹臉譜畫法: (師示范)要畫好臉譜,先要了解人的臉形和五官。先畫出人物的臉形。在畫好的臉譜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軸線。 畫出人物五官,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把紙對折,畫一半,另一半就描過去。分塊勾畫出花臉各部位的圖形。 涂色。、請你從這幾個部分觀察臉譜形狀的適用。 (腦門 眉形 眼窩 鼻窩 嘴形) 臉譜上的紋樣一般畫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紋樣最多,什么部位的紋樣最少? 老師放多個臉譜圖案給學生比較。 學生觀察臉譜,并思考問題。 什么部位的紋樣最多,什么部位的紋樣最少? 臉譜上最常用的紋樣是什么形?老師播放多個臉譜圖案給學生比較。 、臉譜著色有什么規律呢? 老師指導學生通過欣賞臉譜圖案找出規律。為什么要把眼窩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員的眼睛。 臉譜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種色,臉譜的著色種類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種為主的色調。以紅色為主叫紅臉,以白色為主叫白臉。、比較兩張臉譜。 (三)動手實踐 繪一幅自己喜歡(與眾不同)的戲劇臉譜。 (四)學生創作,老師巡視,相機指導 (五)欣賞評價: 鼓勵暢所欲言。(六)評估總結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布置第二課時任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