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市生物中考試卷.doc
2017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入答題框)1迎春花在春天里綻放,菊花在秋風中盛開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生態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土壤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A森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這稱B草原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最多C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彼此獨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3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光照對蚯蚓生活的影響”,設計的實驗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內容是()蚯蚓數量光照條件溫度土壤20只陰暗適宜一層濕土20只明亮適宜一層干土A蚯蚓數量B光照條件C溫度D土壤4如圖甲是顯微鏡結構圖,乙是洋蔥根尖細胞分裂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下降顯微鏡鏡筒時,眼睛應從側面注視圖甲中的B當看到物像后,再略微轉動,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圖乙中的是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體D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5“生物體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生物觀點,下列敘述與此觀點不相符的是()AA鯽魚身體呈流線型,鱗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減少水的阻力B神經細胞有許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神經沖動C小腸絨毛和絨毛內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昆蟲的外骨骼能夠保護內部柔軟結構,防止體內水分散失6如圖是桃花的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A將來發育成種皮B雌蕊由組成C是由花粉管萌發形成的,內有卵細胞D中的花粉散發出來落在上的過程叫傳粉7如圖是人體心臟四個腔及其所連血管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是動脈,流動著動脈血B四個腔室中,的壁最厚C、之間的瓣膜是動脈瓣D體循環的途徑是8如表為血漿、腎小囊腔內和輸尿管內溶液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濃度據表中數據判斷,甲、乙、丙分別是()物質血漿(克/100毫升)腎小囊腔內液體(克/100毫升)輸尿管內液體(克/100毫升)甲0.030.032.00乙7.000.000.00丙0.100.100.00A尿素、葡萄糖、蛋白質B葡萄糖、尿素、蛋白質C尿素、蛋白質、葡萄糖D蛋白質、葡萄糖、尿素9“桃花深處蜜蜂暄”,蜂王留守蜂巢,工蜂外出采蜜蜜蜂的這些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學習性為 由遺傳因素決定 由環境因素決定ABCD10下列關于動物類群主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腔腸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體表有刺細胞B扁形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C線形動物身體分節,體表有角質層D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都分節,體表有外骨骼11如表表示三種哺乳動物的分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目鯨目食肉目食肉目科須鯨科鼬科貓科屬鯧鯨屬鼬屬貓屬種藍鯨雪貂家貓A藍鯨與雪貂親緣關系最近B藍鯨與家貓親緣關系最近C雪貂與家貓親緣關系最近D三種動物的親緣關系相同12根據達爾文進化學說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北極狐體色為白色,是定向變異的結果B野兔的保護色,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C枯葉蝶體形酷似枯葉,是人工選擇的結構D有翅昆蟲中出現無翅的變異,都不利于適應環境13如圖是蘑菇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能產生孢子的部位是()ABCD14如圖為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A、B是兩種不同的氣體,、是兩種不同的液體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和的成分完全相同BA是氧氣,B是二氧化碳C據圖判斷此血管為小動脈D組織細胞中B濃度低于處15人類的下列行為活動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不相符的是()A反復利用布制購物袋B使用節能燈照明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D用無磷洗衣粉洗衣16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直接提高溫室大棚蔬菜產量的措施是()A適時松土B防治病蟲害C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D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17同學們討論人類生殖的話題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子宮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B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結合C一個卵細胞只能與一個精子結合D一個受精卵可以發育成雙胞胎18發酵食品的制作離不開細菌和真菌下列食品與其發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對應錯誤的是()A泡菜醋酸菌B酸奶乳酸菌C醬多種霉菌D米酒酵母菌19“寨卡”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過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伊蚊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寨卡病毒是該病的傳染源B伊蚊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C寨卡病毒的結構包括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D預防該病,要盡量消滅蚊蟲,這屬于保護易感人群20學習生物學,可以讓我們學會更健康地生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青少年正值青春發育期,應遠離煙酒和毒品B西藥是化學合成制劑,有副作用;中藥是純天然的草藥,沒有副作用C小剛上肢受傷,血液呈暗紅色并緩慢而連續地從傷口流出,可指壓傷口的遠心端止血D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溺水等情況時,先判斷有無呼吸和意識后,立即撥打120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空2分,共60分)21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野外發現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在老師的指導下,同不們對它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請仔細閱讀,回答問題(1)根據圖甲,可以初步判斷該植物很可能是 (填“單”或“雙”)子葉植物他們的判斷依據主要有 (2)移栽這棵植物時,根部要帶上一土坨,目的是保護植物的幼根和 (3)為了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動,同學們在該植物體上選出生長狀況、形態大小相似的兩個葉片(A和B),分別套上同樣大小的不透明黑色塑料袋和透明的塑料袋,袋口涂上凡士林并扎緊,確保不漏氣;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后,移到陽光下3小時用注射器把澄清石灰水注入塑料袋,輕輕振蕩, 袋中的氣體會使澄清石灰水渾濁取下A、B兩個葉片,除去葉綠素后滴加碘液,實驗現象是 ,說明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透明塑料袋的內壁有小水珠出現,說明植物進行 作用這些水分以氣體的形式主要從圖乙中的 (填數字)中散放出來的22“男生女生向前沖”是安徽電視臺推出的一檔全民健康榜樣節目,深受全國各地觀眾的喜愛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Three,two,one!Go!”隨著一聲口令,選手迅速起跑,開始闖關選手聽到口令立即起跑,這屬于 反射,完成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中(填數字),參與調節的高級神經中樞有 (填數字)聽覺神經 大腦中的聽覺中樞 脊髓 鼓膜 耳蝸 聽小骨 支配肌肉的神經 軀體運動中樞 與起跑有關的肌肉(2)在“翻轉空間”一關,選手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主要依靠 (填“小腦”、“腦干”或“脊髓”)的調節功能(3)當選手雙手抓住吊環、身體懸空時,上臂的肱二頭肌處于 狀態、肱三頭肌處于 狀態(4)選手在比賽中消耗的能量是體內細胞通過 作用釋放出來的(5)不論距離遠近,觀眾席上的小強都能看清楚選手的每個動作這是因為眼球結構中的 具有調節作用,能夠使外界物體形成的物像正好落在視網膜上(6)活動現場,觀眾們時而為選手的成功歡呼,時而為選手的失敗嘆息他們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現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等現象,這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不僅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還受到 的調節23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的食物網由 條食物鏈組成,生態系統中的 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2)圖中只顯示出了該生態系統的部分生物,沒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它們能把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 ,供植物重新利用(3)圖中的兔和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都具有 的特征;貓頭鷹和蛇都是通過 繁殖后代(4)在一定的時間內,該生態系統中全部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部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值24如圖是人能否卷舌的遺傳示意圖,人能卷舌是由顯性基因(B)控制,不能卷舌由隱性基因(b)控制請回答問題:(1)請推測父親的基因組成是 ,兒子的基因組成是 (2)根據“二孩”政策,如果這對夫妻再生一個小孩,能卷舌的幾率是 (3)人體細胞中染色體和基因是 存在的,親代的基因經 傳遞給子代(4)有耳毛這種性狀,總是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不可能傳給女兒或孫女,據此推測,這個基因最有可能在 (填“X染色體”或“Y染色體”)上2017年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中考生物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入答題框)1迎春花在春天里綻放,菊花在秋風中盛開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生態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土壤【考點】42: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光決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響動物的繁殖和活動時間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別是光照強度不同,因此迎春花在春天里綻放,菊花秋天開花,這種差別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故選:A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A森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這稱B草原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最多C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彼此獨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考點】6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分析】(1)生態系統的種類多種多樣,主要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不同的生態系統有不同的功能(2)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3)各種生態系統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解答】解:A、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地球環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樣性的地區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會受到樹冠的阻留,順著樹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盤根錯節的樹根纏住,又因森林土質疏松,一部分水又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這樣從地表直接形成徑流的水就減少了許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沖刷地表導致水土流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A錯誤;B、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地區,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動物的種類也不多B錯誤;C、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通過能量和物質的交換與其生存的環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著,共同形成一種統一的整體,這樣的整體就是生態系統C錯誤;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個部分,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是最大的生態系統,D正確故選:D3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光照對蚯蚓生活的影響”,設計的實驗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內容是()蚯蚓數量光照條件溫度土壤20只陰暗適宜一層濕土20只明亮適宜一層干土A蚯蚓數量B光照條件C溫度D土壤【考點】42: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光照對蚯蚓生活的影響”的唯一變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且適宜,如蚯蚓數量、溫度、濕度、土壤干濕度等所以實驗方案需要修改的選項是D土壤干濕度,改為均為一層濕土故選:D4如圖甲是顯微鏡結構圖,乙是洋蔥根尖細胞分裂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下降顯微鏡鏡筒時,眼睛應從側面注視圖甲中的B當看到物像后,再略微轉動,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圖乙中的是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體D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考點】17: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圖中:是目鏡,是物鏡,是反光鏡,是細準焦螺旋,是粗準焦螺旋,是染色后的細胞【解答】解:A、在使用顯微鏡觀察下降鏡筒的時候,眼睛要注視物鏡,以免物鏡壓破玻片標本,損壞物鏡或弄破玻片標本,A正確;B、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要想物像更加清晰些,應調節顯微鏡的細準焦螺旋,因為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可通過調節粗準焦螺旋尋找物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小,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后,放大倍數增大,焦距改變物像模糊不清,此時應該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B正確;C、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C正確;D、細胞分裂中最重要的變化是細胞核中染色體的變化,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加倍,隨著分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因此保證了通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D錯誤故選:D5“生物體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生物觀點,下列敘述與此觀點不相符的是()AA鯽魚身體呈流線型,鱗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減少水的阻力B神經細胞有許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神經沖動C小腸絨毛和絨毛內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昆蟲的外骨骼能夠保護內部柔軟結構,防止體內水分散失【考點】B5:胃和腸的結構特點【分析】動物的身體結構與其生活環境、運動方式是相適應的,如鯽魚的身體呈梭形,可減小游泳時的阻力【解答】解:A、鯽魚的身體呈流線型,鱗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減少游泳時的阻力,A正確B、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利于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結構和功能是高度統一的,B正確;C、小腸絨毛和絨毛內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食物的吸收,C錯誤;D、昆蟲體表的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和保護內部器官的作用,防止體內水分散失,D正確故選:C6如圖是桃花的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A將來發育成種皮B雌蕊由組成C是由花粉管萌發形成的,內有卵細胞D中的花粉散發出來落在上的過程叫傳粉【考點】7D:花的結構【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和子房)和雄蕊(花藥和花絲)組成據圖可知:柱頭,花藥,花絲,花柱,子房,胚珠,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受精作用完成后,圖中的子房將發育成果實,胚珠將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故該項錯誤;B圖中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合稱雌蕊,故該項錯誤;C是胚珠,位于子房內,不是由花粉管萌發形成的,花粉管里有精子而不是卵細胞,故該項錯誤;D花粉位于花藥中,花粉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柱頭的過程叫傳粉,故該項正確故選:D7如圖是人體心臟四個腔及其所連血管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是動脈,流動著動脈血B四個腔室中,的壁最厚C、之間的瓣膜是動脈瓣D體循環的途徑是【考點】C6:心臟的結構【分析】觀圖可知:是下腔靜脈,是肺靜脈,是肺動脈,是主動脈,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據此解答【解答】解: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即心室與動脈相連,心房與靜脈相連血液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成分的變化如圖所示:A、是動脈,流動著動脈血,流靜脈血,錯誤;B、四個腔室中,的壁最厚,正確;C、之間的瓣膜是房室瓣,錯誤;D、體循環的途徑是,錯誤;故選:B8如表為血漿、腎小囊腔內和輸尿管內溶液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濃度據表中數據判斷,甲、乙、丙分別是()物質血漿(克/100毫升)腎小囊腔內液體(克/100毫升)輸尿管內液體(克/100毫升)甲0.030.032.00乙7.000.000.00丙0.100.100.00A尿素、葡萄糖、蛋白質B葡萄糖、尿素、蛋白質C尿素、蛋白質、葡萄糖D蛋白質、葡萄糖、尿素【考點】D3: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分析】尿的形成過程是: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解答】解:由尿的形成過程可知:血漿、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一樣,都是0.1%,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無機鹽、尿素等廢物的含量在血漿、原尿、尿液中會逐漸增多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甲物質在血漿、腎小囊腔、輸尿管中的含量逐漸增多,應該是無機鹽或尿素乙物質在血漿、腎小囊腔中含有,在輸尿管中沒有,應該是蛋白質丙物質在血漿、腎小管中含有,在輸尿管中沒有,應該是葡萄糖故選:C9“桃花深處蜜蜂暄”,蜂王留守蜂巢,工蜂外出采蜜蜜蜂的這些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學習性為 由遺傳因素決定 由環境因素決定ABCD【考點】H2: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解答】解:蜂王留守蜂巢,工蜂外出采蜜蜜蜂的這些行為是由遺傳因素決定先天性行為,A正確故選:A10下列關于動物類群主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腔腸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體表有刺細胞B扁形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C線形動物身體分節,體表有角質層D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都分節,體表有外骨骼【考點】MG:節肢動物 蝗蟲的主要特征【分析】(1)腔腸動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沒有細胞結構的中膠層構成,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2)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口無肛門 (3)線形動物門:身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由三胚層組成有原體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4)節肢動物的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如蝗蟲、蜈蚣、螃蟹等【解答】解:A、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A錯誤B、扁形動物的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B錯誤C、線形動物的身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由三胚層組成有原體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C錯誤D、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足、觸角)都分節,D正確故選:D11如表表示三種哺乳動物的分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目鯨目食肉目食肉目科須鯨科鼬科貓科屬鯧鯨屬鼬屬貓屬種藍鯨雪貂家貓A藍鯨與雪貂親緣關系最近B藍鯨與家貓親緣關系最近C雪貂與家貓親緣關系最近D三種動物的親緣關系相同【考點】L6:生物的分類及分類單位【分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親緣關系越近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親緣關系越近據分類表可知:藍鯨屬于鯨目,而雪貂和家貓都屬于食肉目,因此雪貂和家貓之間的親緣關系最近故選:C12根據達爾文進化學說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北極狐體色為白色,是定向變異的結果B野兔的保護色,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C枯葉蝶體形酷似枯葉,是人工選擇的結構D有翅昆蟲中出現無翅的變異,都不利于適應環境【考點】N7:達爾文和自然選擇學說【分析】達爾文認為,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解答】解:A、變異是不定向的,環境對變異起選擇作用,北極熊的體色是與環境一致的白色,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A錯誤;B、野兔的保護色是長期與鷹的生存斗爭過程中形成的,鷹的銳利目光同樣是與野兔的生存斗爭過程中形成的,野兔不具有保護色便容易被鷹吃掉,鷹沒有銳利的目光就不易發現野兔,在長期的生存斗爭和相互選擇中,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就形成了,B正確;C、枯葉蝶的體色和體形酷似枯葉,這樣利于枯葉蝶捕食和避敵,是一種擬態現象;達爾文認為,這是枯葉蝶在長期的生存斗爭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是自然界對生物的選擇作用,使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C錯誤;D、有翅昆蟲種群中出現的無翅類型不一定不利于其生存,如果在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無翅類型卻能生存下來,D錯誤故選:B13如圖是蘑菇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能產生孢子的部位是()ABCD【考點】LI: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分析】蘑菇屬于大型真菌,靠孢子繁殖如圖可知是菌蓋,是菌褶,是菌柄,是菌絲【解答】解:蘑菇等食用菌都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在基質內,一方面吸收營養,一方面分支繁殖,不斷向四周蔓延擴展,并在一定季節和一定的發育階段,產生出繁殖器官子實體,子實體是食用菌產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大型傘菌的子實體由菌柄、菌蓋、菌褶等部分組成,菌柄起支持菌蓋和輸送養分的作用,菌蓋是菌褶著生的地方,菌褶是放射狀排列的片狀結構,是產生孢子的場所故選:B14如圖為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A、B是兩種不同的氣體,、是兩種不同的液體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和的成分完全相同BA是氧氣,B是二氧化碳C據圖判斷此血管為小動脈D組織細胞中B濃度低于處【考點】CN: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分析】圖中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故血管為毛細血管,毛細血管與物質交換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數目多,管壁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慢,管腔小只允許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根據圖示箭頭方向可知A為氧氣,B為二氧化碳氣體;、是兩種不同的液體,據此解答【解答】解:A、和的成分有區別,中蛋白質含量高,A錯誤;B、血液中的營養物質和氧氣進入組織細胞;而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進入血液,根據圖示箭頭方向可知A為氧氣,B為二氧化碳氣體,B正確;C、毛細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腔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呈單行通過,血流速度極慢,數量最多,利于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圖中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故血管為毛細血管,C錯誤;D、組織細胞中B二氧化碳濃度高于處,D錯誤故選:B15人類的下列行為活動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不相符的是()A反復利用布制購物袋B使用節能燈照明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D用無磷洗衣粉洗衣【考點】F6: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分析】“兩型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特別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生態惡化;可以從節電、節能和回收等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據此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選擇可反復使用的購物袋可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該選項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相符;B、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可以節約電能,保護環境,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該選項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相符;C、減少使用一次性紙制品能節約造紙所用的木材,減少樹木的砍伐,增強二氧化碳的消耗,用一次性竹筷就餐,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故選項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用含磷洗衣粉容易使水富營養化,造成赤潮現象和水華現象,而污染水體故用無磷洗衣液洗衣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相符故選:C16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直接提高溫室大棚蔬菜產量的措施是()A適時松土B防治病蟲害C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D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考點】96: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影響光合作用效率的環境因素有:光照、溫度、二氧化碳的濃度等【解答】解:A、適時松土是促進根的呼吸,從而促進蔬菜的生長;B、防治病蟲害是為了減少能量的流失,從而提高產量;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從而提高產量;D、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從而提高產量因此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直接提高溫室大棚蔬菜產量的措施是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故選:C17同學們討論人類生殖的話題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子宮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B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結合C一個卵細胞只能與一個精子結合D一個受精卵可以發育成雙胞胎【考點】I2:人體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I3:精子和卵細胞,受精【分析】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解答】解: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A錯誤;B、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形成受精卵,B正確;C、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C正確;D、同卵雙胞胎(由同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兩個胎兒),D正確故選:A18發酵食品的制作離不開細菌和真菌下列食品與其發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對應錯誤的是()A泡菜醋酸菌B酸奶乳酸菌C醬多種霉菌D米酒酵母菌【考點】O1: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分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應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解答】解: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應用十分廣泛,制作香醋用到到醋酸桿菌,制作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醬要用到多種霉菌,制作面包、酒用到酵母菌,A錯誤故選:A19“寨卡”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過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伊蚊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寨卡病毒是該病的傳染源B伊蚊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C寨卡病毒的結構包括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D預防該病,要盡量消滅蚊蟲,這屬于保護易感人群【考點】LA:病毒的形態結構及生命活動特點【分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病原體是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傳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據此解答【解答】解:A、寨卡病毒是該病的病原體,A錯誤;B、伊蚊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B錯誤;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C正確D、預防該病,要盡量消滅蚊蟲,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D錯誤故選:C20學習生物學,可以讓我們學會更健康地生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青少年正值青春發育期,應遠離煙酒和毒品B西藥是化學合成制劑,有副作用;中藥是純天然的草藥,沒有副作用C小剛上肢受傷,血液呈暗紅色并緩慢而連續地從傷口流出,可指壓傷口的遠心端止血D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溺水等情況時,先判斷有無呼吸和意識后,立即撥打120【考點】U2:安全用藥的常識;CF:出血的初步護理;T2: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U3:急救的方法【分析】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以充分發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入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解答】解:A、青少年正處在青春期,應該遠離煙酒和毒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A正確;B、“是藥三分毒”,中藥也有副作用的,根據病情需要,恰當選擇藥物,以達到好的治療效果,B錯誤C、動脈出血的特點,顏色鮮紅,血流較快,常呈噴射狀,靜脈出血的特點是靜脈血色暗紅,血流較緩,某人上肢受傷,血液呈暗紅色并緩慢而連續地從傷口流出,因此判斷是靜脈出血故應首先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遠心端止血,同時緊急撥打120送醫院,C正確;D、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溺水等情況時,先判斷他有無呼吸和意識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求助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D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空2分,共60分)21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野外發現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在老師的指導下,同不們對它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請仔細閱讀,回答問題(1)根據圖甲,可以初步判斷該植物很可能是雙(填“單”或“雙”)子葉植物他們的判斷依據主要有該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葉脈是網狀脈(2)移栽這棵植物時,根部要帶上一土坨,目的是保護植物的幼根和根毛(3)為了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動,同學們在該植物體上選出生長狀況、形態大小相似的兩個葉片(A和B),分別套上同樣大小的不透明黑色塑料袋和透明的塑料袋,袋口涂上凡士林并扎緊,確保不漏氣;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后,移到陽光下3小時用注射器把澄清石灰水注入塑料袋,輕輕振蕩,A袋中的氣體會使澄清石灰水渾濁取下A、B兩個葉片,除去葉綠素后滴加碘液,實驗現象是A不變藍,B變藍,說明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透明塑料袋的內壁有小水珠出現,說明植物進行蒸騰作用這些水分以氣體的形式主要從圖乙中的(填數字)中散放出來的【考點】LS: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的主要區別;83:根尖結構以及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XG: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分析】(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3)圖乙中上表皮,葉肉,葉脈,氣孔【解答】解:(1)由圖甲可見:該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葉脈是網狀脈,花的基數是5,所以屬于雙子葉植物(2)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的根毛移栽植物時,往往會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損,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時,需要帶大的土坨,目的是減少幼根與根毛的損傷,保護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3)A裝置中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A、B是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光照A無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變藍;B有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點加碘液變藍色實驗結論: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在實驗過程中也能進行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出來,遇塑料袋壁凝結成水滴故答案為:(1)雙;該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葉脈是網狀脈(花的基數是5);(2)根毛;(3)A;A不變藍,B變藍;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蒸騰;22“男生女生向前沖”是安徽電視臺推出的一檔全民健康榜樣節目,深受全國各地觀眾的喜愛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Three,two,one!Go!”隨著一聲口令,選手迅速起跑,開始闖關選手聽到口令立即起跑,這屬于復雜反射,完成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中(填數字),參與調節的高級神經中樞有(填數字)聽覺神經 大腦中的聽覺中樞 脊髓 鼓膜 耳蝸 聽小骨 支配肌肉的神經 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