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doc
2015年廣東省珠海市中考生物試卷一、選擇題(共5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0分)12015年6月1日發生了“東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難者被發現時已面目全非,為辨認其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樣本DNA主要存在于細胞結構中的()A 細胞壁B 細胞膜C 細胞質D 細胞核2選用顯微鏡的5目鏡40物鏡,該組鏡頭能使物像放大()A 5倍B 40倍C 45倍D 200倍3皮膚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與皮膚保護功能有關的組織是()A 上皮組織B 結締組織C 神經組織D 肌肉組織4從結構層次上看,人比植物更復雜一些,這主要是由于()A 植物的組織種類少B 人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C 植物沒有神經組織D 人由器官構成系統,在構成人體5下列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 一座山B 一條河里的所有魚C 一個池塘中的荷花D 一塊農田里的陽光、空氣和水6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鏈是()A 水藻類蝦小魚大魚B 藻類蝦小魚大魚C 陽光藻類蝦小魚大魚D 藻類蝦小魚大魚7小明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實驗,他向左側放入了10只鼠婦,那么小明應該向右側放入幾只鼠婦合適呢?()A 0只B 10只C 20只D 多少只都可以8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A 草原生態系統B 生物圈C 海洋生態系統D 森林生態系統9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將實驗材料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A 使植物休息充分B 這樣植物葉片會更綠C 消耗葉片中的淀粉D 消耗葉片中的水分10花草雖美,卻不適合在臥室中擺放你認為以下解釋正確的是()A 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B 植物白天進行呼吸作用,晚上進行光合作用C 植物白天只進行呼吸作用,晚上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晚上只進行呼吸作用11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在兩個花瓶中撒下了等量的大豆種子,并對陽光、溫度、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另一同學對此設計提出了下列意見,其中正確的是()花盆陽光溫度水向陽處20充足暗室20不充足A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向陽處B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暗室處C 兩個花盆都應保持水分充足D 兩個花盆的溫度都應維持在零度12一顆茂盛的龍眼樹要結出好吃的龍眼要經過下列哪幾個階段()A 開花受精傳粉結果B 受精開花傳粉結果C 開花傳粉受精結果D 傳粉受精開花結果13在探究“植物對空氣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實驗中,如果將草地上早、中、晚的濕度平均值做成曲線,就可以了解()A 草地、裸地、灌木叢的溫度差異B 無對照,不能說明任何問題C 草地一天內的濕度變化D 草地、裸地、灌木叢一天中濕度變化的異同14大面積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境,還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這是因為植物可以通過蒸騰作用()A 降低空氣的溫度B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 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D 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15在植物根尖的結構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A 分生區B 伸長區C 成熟區D 根冠16中考第一天,媽媽為小明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紅燒魚、小炒黃牛肉、紫菜蛋花湯你認為添加下列哪項會使這份食譜營養搭配更合理()A 耗油生菜B 牛奶C 咸魚肉餅D 小米粥17如表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的相關條件請判斷加入碘液后試管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試管加入物質其他處理保持溫度保持時間淀粉溶液+唾液振蕩試管3710分鐘淀粉溶液+清水振蕩試管3710分鐘A 試管不變藍,試管變藍B 試管變藍,試管不變藍C 都變藍D 都不變藍18下列關于人類起源和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人類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 人類的祖先是現代類人猿C 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人為控制的D 人的進化過程與自然選擇無關19蜜蜂的發育過程是()A 受精卵若蟲成蟲B 受精卵幼蟲成蟲蛹C 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 蛹受精卵幼蟲成蟲20小明的父母都有耳垂,小明卻沒有耳垂,請問小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別是()A Aa和AAB Aa和aaC Aa和AaD AA和AA21如圖是人體心臟的結構圖,其中表示心室的序號有()A B C D 22如表是某地區中學生2005和2014年近視率調查數據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年份初中階段檢查人數近視人數近視率200519401409121.1%201419251837943.5%A 近視是先天性疾病,由遺傳物質據決定B 通過比較兩次調查結果可知,檢查人數越多,近視率越高C 通過比較兩次調查結果可知,初中生近視率近十年來有上升趨勢D 矯正近視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鏡片的眼鏡23一個正常人的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能分別被全部重吸收、大部分重吸收、部分重吸收的物質依次是()A 水、葡萄糖、無機鹽B 葡萄糖、水、無機鹽C 葡萄糖、無機鹽、水D 無機鹽、水、葡萄糖24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會導致出現()A 侏儒癥B 呆小癥C 巨人癥D 糖尿病25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位于()A 小腦B 大腦皮層C 脊髓D 腦干26探究某種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燒放出的熱能使水溫升高”的方法來測定某興趣小組對不同食物中的能量進行測定,實驗結果如表從該小組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四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食物名稱花生仁黃豆核桃仁大米質量(g)2222水(ml)50505050溫度上升()52.535.864.521.2A 花生仁B 黃豆C 核桃仁D 大米27某生物學習小組利用甲、乙、丙三種動物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動物甲、乙、丙完成繞道取食前的嘗試次數分別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數據可知,三種動物的學習能力從低到高的順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丙甲乙D 甲丙乙28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特別關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車安全,防止他們跌倒骨折因為老年人的骨()A 有機物多于,骨的彈性大,硬度小B 有機物少于,骨的彈性小,硬度大C 有機物多于,骨的彈性小,硬度大D 有機物少于,骨的彈性大,硬度小29生物的性狀是由其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請根據如圖判斷各序號所對應的結構名稱()A 基因,DNA,染色體B DNA,基因,染色體C 染色體,DNA,基因D 基因,染色體,DNA30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精子和卵子細胞結合的場所是()A 輸卵管B 卵巢C 陰道D 子宮31據人口普查統計,我國近十年出生人口性別比出現失調,即男性多于女性,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 生男生女責任全在女方B 正常情況下生男生女機會均等C 人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D 性別比失調會影響社會穩定32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稱,有人將其引進到本地種植,其果實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種回新疆種植,果實又恢復到以往的甜度,從哈密瓜引種的過程看出()A 哈密瓜在引種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變化B 哈密瓜的甜度具有遺傳性,不具變異性C 哈密瓜甜度的變化不屬于變異D 由環境條件引起的哈密瓜甜度的變化不可遺傳33如圖是雞卵的結構圖,將來能發育成雛雞的結構是()A B C D 34將月季的一段枝條插入土壤中,不久便長出一顆新的植株,這種營養繁殖的方式叫做()A 嫁接B 壓條C 出芽D 扦插35“美人魚”的學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美人魚”,是因為母獸給幼崽喂奶時常浮出水面,像人類哺乳的情形你認為“美人魚”屬于()A 魚類B 軟體動物C 哺乳動物D 兩棲類36保護動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 就地保護B 法制教育和管理C 易地保護D 保護瀕危物種37始祖鳥的化石證明,有較近親緣關系的兩類生物是()A 魚類和兩棲類B 兩棲類和爬行類C 爬行類與鳥類D 鳥類和哺乳類38下列軟體動物中,都能分泌珍珠質,形成珍珠的是()A 河蚌、魷魚B 河蚌、珍珠貝C 章魚、河蚌D 蝸牛、魷魚39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氣的有害物質之一,下列哪項可作為檢測大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A 葫蘆蘚B 鐵線蕨C 水綿D 松樹40夏季,是廣東人品嘗荔枝的好時光其種子或圓潤飽滿、或瘦小干扁,但無不肉質甜美,令人垂涎欲滴請判斷荔枝屬于哪一類植物()A 苔蘚植物B 蕨類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41原始大氣中不含有下列哪種氣體?()A 氨氣B 氫氣C 氧氣D 甲烷42在過去,遺傳病是無法治愈的,但患有嚴重復合免疫缺陷癥的美國女孩阿珊蒂的康復告訴我們,通過下列哪種方法使治愈遺傳病成為可能()A 藥物治療B 飲食治療C 基因治療D 精神治療43許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是()A 冷凍法B 糖腌法C 巴氏消毒法D 脫水法44乳酸菌是人體內的益生菌,它又被稱為長壽菌利用它的發酵作用,可以制出美味的()A 紅酒B 酸奶C 蛋糕D 奶茶45今年夏天,廣東惠州出現了我國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患者,醫護人員嚴陣以待,及時將患者進行了隔離治療此舉措屬于預防傳染病的哪項措施?()A 控制傳染源B 切斷傳播途徑C 保護易感人群D 消滅病原體46國家規定每年的12月4日,4周歲以下的兒童必須服用脊髓灰質炎糖丸,以預防小兒麻痹癥這是因為兒童服用糖丸后,能在體內產生()A 抗原B 抗體C 病毒D 殺菌物質47當我們進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變化,心理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下列關于處于青春期少年做法與想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作息有規律,不抽煙喝酒B 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C 自行處理心理矛盾,絕不打擾他人D 異性同學間應建立真誠友誼48為了解不同濃度的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生物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得到如表數據,實驗數據表明()酒精濃度0(清水)0.25%1%10%20%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數(平均值)35453023死亡A 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升高而升高B 酒精濃度對水蚤心率沒有影響C 酒精濃度太高會導致水蚤死亡D 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降低而降低49吸煙的危害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聯合國已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可是,現在卻有不少青少年以吸煙為時尚下列對吸煙的認識錯誤的是()A 吸煙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B 吸煙會影響他人的健康C 吸煙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 吸煙是人走向成熟的表現50對于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或患者,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方法和態度是()不與他們有過于親密的身體接觸厭惡、討厭他們幫助他們學習相關知識,可以一起鍛煉身體,但切忌碰破皮膚對他們進行隔離,不能接觸他們A B C D 2015年廣東省珠海市中考生物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5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0分)12015年6月1日發生了“東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難者被發現時已面目全非,為辨認其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樣本DNA主要存在于細胞結構中的()A 細胞壁B 細胞膜C 細胞質D 細胞核考點: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分析: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解答:解:A、細胞壁是植物細胞最外層透明的薄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A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也有保護作用,B不符合題意;C、細胞質的流動能加速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C不符合題意D、細胞核中有攜帶遺傳物質的結構染色體,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是DNA,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此題的關鍵是理解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DNA片段2選用顯微鏡的5目鏡40物鏡,該組鏡頭能使物像放大()A 5倍B 40倍C 45倍D 200倍考點: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分析:顯微鏡視野內成的物像是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數目較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數目細胞數目就越多解答: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該題干中,物鏡的放大倍數是40倍,目鏡放大倍數是5倍,所以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405=200(倍)故選:D點評:熟練掌握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3皮膚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與皮膚保護功能有關的組織是()A 上皮組織B 結締組織C 神經組織D 肌肉組織考點:人體皮膚的結構和主要功能分析:動物的組織主要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等它們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點和功能據此解答 名稱分布功能上皮組織分布在身體表面和各種官腔的內表面 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肌肉組織可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種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與神經膠質細胞組成 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在人體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所有器官 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解答:解:皮膚屬于器官,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組成其中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故選:A點評:人體的基本組織以及功能是考試的重點,要注意掌握,關鍵是要真正理解才能用以分析、解決具體的問題4從結構層次上看,人比植物更復雜一些,這主要是由于()A 植物的組織種類少B 人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C 植物沒有神經組織D 人由器官構成系統,在構成人體考點:動物體人體的結構層次分析:(1)植物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人和動物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解答:解:A、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等,動物的組織主要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等,因此植物的組織種類并不少,A錯誤;B、新生命的開端是受精卵,動物和植物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B錯誤;C、植物沒有神經組織和神經系統,但不是人或動物比植物更復雜一些的主要原因,C錯誤;D、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六大器官,而動物的器官種類多,由器官構成系統再構成動物或人體動物體比植物體結構層次中增加了“系統”這一層次D正確故選:D點評:理解人體、動物體和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并對其進行比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礎5下列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 一座山B 一條河里的所有魚C 一個池塘中的荷花D 一塊農田里的陽光、空氣和水考點: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解答:解:A、“一座山”,即包括了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屬于生態系統;B、“一條河里的所有魚”,只有部分消費者,沒有生產者、分解者,也沒有環境部分,因此不屬于生態系統;C、“一個池塘中的荷花”,只有部分生產者,沒有消費者、分解者,也沒有環境部分,因此不屬于生態系統;D、“一塊農田里的陽光、空氣和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沒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生物部分,因此不屬于生態系統所以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一座山故選:A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組成6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鏈是()A 水藻類蝦小魚大魚B 藻類蝦小魚大魚C 陽光藻類蝦小魚大魚D 藻類蝦小魚大魚考點: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分析: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解答:解:A、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起始點是生產者,水屬于非生物部分,A錯誤B、箭頭指向捕食者,把箭頭的方向弄反了,B錯誤C、食物鏈的起點必須是生產者,陽光屬于非生物部分,C錯誤;D、該食物鏈正確的表示了生產者藻類與消費者蝦、小魚、大魚它們之間的關系,D正確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食物鏈的組成7小明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實驗,他向左側放入了10只鼠婦,那么小明應該向右側放入幾只鼠婦合適呢?()A 0只B 10只C 20只D 多少只都可以考點: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如圖裝置“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實驗,實驗的變量是光照,其它條件溫度、濕度等均相同,因此他向左側放入了10只鼠婦,那么小明應該向右側放10只鼠婦合適故選:B點評:設置對照實驗目的在于消除無關變量對實驗對象的影響為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探究實驗一定要設置對照組8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A 草原生態系統B 生物圈C 海洋生態系統D 森林生態系統考點: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所有生物的家園,據此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故選:B點評:關鍵點: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9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將實驗材料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A 使植物休息充分B 這樣植物葉片會更綠C 消耗葉片中的淀粉D 消耗葉片中的水分考點: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分析:此實驗驗證的是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要想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提高實驗的可信度,就要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據此解答解答:解: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活動中,選作實驗的植物在實驗前已經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所以在實驗前應將植物放在黑暗處放置23d的目的,為的是通過呼吸作用將天竺葵葉片中貯存的淀粉運走耗盡綜上所述A、C、D選項均不正確,只有C選項正確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知識點的理解,考查學生的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花草雖美,卻不適合在臥室中擺放你認為以下解釋正確的是()A 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B 植物白天進行呼吸作用,晚上進行光合作用C 植物白天只進行呼吸作用,晚上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晚上只進行呼吸作用考點: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在線粒體里把有機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可見只要是活細胞就要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呼吸作用為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管白天和黑夜都能進行(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如果將綠葉比做制造有機物的“工廠”,它的機器是葉綠體,動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條件是光和葉綠體場所是葉綠體,具體部位是葉綠體的細胞因此,光合作用進行的時間是有光時解答:解: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生命特征,植物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能進行呼吸作用,A錯誤B、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照,場所是葉綠體,光合作用必須是含有葉綠體的活細胞在光下才能進行,晚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C、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可進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細胞每時每刻都能進行,而光合作用必須有光的條件才能進行,C錯誤D、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無光,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能進行呼吸作用,D正確故選D點評:知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須有光的條件下進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都能進行11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在兩個花瓶中撒下了等量的大豆種子,并對陽光、溫度、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另一同學對此設計提出了下列意見,其中正確的是()花盆陽光溫度水向陽處20充足暗室20不充足A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向陽處B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暗室處C 兩個花盆都應保持水分充足D 兩個花盆的溫度都應維持在零度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分析: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該實驗探究的是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根據變量唯一的原則,陽光是變量,所以要設置有陽光和黑暗的一組對照實驗對照試驗要求除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題中溫度已相同,所以水分也應當一樣,兩個花盆都應保持水分充足故選:C點評:熟練掌握對照試驗的要求12一顆茂盛的龍眼樹要結出好吃的龍眼要經過下列哪幾個階段()A 開花受精傳粉結果B 受精開花傳粉結果C 開花傳粉受精結果D 傳粉受精開花結果考點:開花和結果的過程分析:一朵花經過傳粉受精后才能結出果實,龍眼屬于果實,它的形成必須進行的兩個過程是:傳粉與受精解答:解:開花和結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龍眼樹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開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顯露出來,以便于傳粉;傳粉是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花粉落到柱頭上后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內部,釋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是受精過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一棵茂盛的龍眼樹要結出好吃的龍眼,必須依次經過開花傳粉受精結果,C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是對開花和結果的過程的基礎性考查屬于基礎題13在探究“植物對空氣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實驗中,如果將草地上早、中、晚的濕度平均值做成曲線,就可以了解()A 草地、裸地、灌木叢的溫度差異B 無對照,不能說明任何問題C 草地一天內的濕度變化D 草地、裸地、灌木叢一天中濕度變化的異同考點: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分析:數據的處理方法有多種,如:表格、曲線、條形圖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優點,應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取最佳的表達方式,且各種方式可以互相轉換解答:解:對數據進行不同處理的意義,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數據,常常可以說明不同的問題例如,在做“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實驗中,如果把裸地、草地和灌木叢中測量的數據,分別求平均值進行比較,可以知道三處的濕度差異;把某一處早、中、晚的濕度平均值做成曲線,曲線上的點代表一天內不同時段的濕度,因此只能了解該處一天內不同時段的濕度變化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該問題的變量是時間不同14大面積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境,還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這是因為植物可以通過蒸騰作用()A 降低空氣的溫度B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 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D 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考點: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分析: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的形式通過氣孔散發到大氣中的過程,就是蒸騰作用解答:解:綠色植物只生物圈的水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根的吸收作用,從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過蒸騰作用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雨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D項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植物體的蒸騰作用也能降低空氣的溫度,但這一作用與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聯系不大15在植物根尖的結構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A 分生區B 伸長區C 成熟區D 根冠考點:根尖結構以及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解答:解: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能分泌多種物質,如有機酸等,使土壤中難于溶解的鹽類溶解,成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養分成熟區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成熟區適于吸收的特點16中考第一天,媽媽為小明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紅燒魚、小炒黃牛肉、紫菜蛋花湯你認為添加下列哪項會使這份食譜營養搭配更合理()A 耗油生菜B 牛奶C 咸魚肉餅D 小米粥考點:注意合理營養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適合,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解答:解:平衡膳食是指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合適,搭配合理,使人獲得全面而平衡的營養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該食譜中的米飯主要成分是糖類,紅燒鯽魚、小炒黃牛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紫菜雞蛋湯主要成分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等根據人體平衡膳食的要求,還需要提供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生菜主要提供維生素因此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合理膳食的概念17如表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的相關條件請判斷加入碘液后試管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試管加入物質其他處理保持溫度保持時間淀粉溶液+唾液振蕩試管3710分鐘淀粉溶液+清水振蕩試管3710分鐘A 試管不變藍,試管變藍B 試管變藍,試管不變藍C 都變藍D 都不變藍考點: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分析:1號試管和2號試管是以唾液為變量形成的一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解答:解:號試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麥芽糖遇碘不變藍色,因此號試管內滴加碘液后出現的現象是不變藍色;號試管內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淀粉沒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故選:A點評:在解答該類探究題時,找出實驗設置中的對照實驗和對照實驗中的變量是解題的關鍵18下列關于人類起源和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人類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 人類的祖先是現代類人猿C 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人為控制的D 人的進化過程與自然選擇無關考點: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后來由于環境的變化,森林古猿朝兩個方面進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樹棲生活為主,慢慢進化成了現代類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被迫下到地面上來生活,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人是經過長期進化而來的解答:解:A、人類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確;B、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B錯誤;C、人是經過長期進化而來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人為控制的,C錯誤;D、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D錯誤;故選:A點評:關鍵點: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熟知人類進化的歷程19蜜蜂的發育過程是()A 受精卵若蟲成蟲B 受精卵幼蟲成蟲蛹C 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 蛹受精卵幼蟲成蟲考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完全變態發育解答時可以從蜜蜂的發育過程方面來切入解答:解: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地叫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蝶、蚊、蠅、菜粉蝶、蜜蜂,蠶等因此蜜蜂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蟲蛹成蟲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完全變態發育的發育特點20小明的父母都有耳垂,小明卻沒有耳垂,請問小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別是()A Aa和AAB Aa和aaC Aa和AaD AA和AA考點: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分析:(1)生物體的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解答:解:“小明的父母都有耳垂,小明卻沒有耳垂”,表明沒有耳垂是隱性性狀,有耳垂是顯性性狀小明父母有耳垂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即Aa,遺傳圖解如圖: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基因的顯性與隱性以及會借助圖解來分析解答此類問題21如圖是人體心臟的結構圖,其中表示心室的序號有()A B C D 考點:心臟的結構分析:心臟有四個腔,分別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是左心室,心室連動脈,心房連靜脈解答:解:如圖所示心臟的結構,各結構名稱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可見表示的是心室故選B點評:明確心臟各腔以及相連血管的名稱22如表是某地區中學生2005和2014年近視率調查數據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年份初中階段檢查人數近視人數近視率200519401409121.1%201419251837943.5%A 近視是先天性疾病,由遺傳物質據決定B 通過比較兩次調查結果可知,檢查人數越多,近視率越高C 通過比較兩次調查結果可知,初中生近視率近十年來有上升趨勢D 矯正近視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鏡片的眼鏡考點:調查的基本方法分析: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游戲機等,使眼睛長時間的調節緊張,頭部前傾,眼球內不斷的充血,眼內壓相應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緊張和壓迫眼球,或者因調節時牽引渦狀靜脈,妨礙了血液的流通,使鞏膜的抵抗力減弱,導致晶狀體過度變凸,不能恢復成原狀;嚴重時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和表中提供的信息:從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的近視率,對各個選項注意分析即可解答:解:A、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游戲機等,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A錯誤;B、不是檢查人數越多,近視率越高,B錯誤;C、從兩次調查比較可知,初中生的近視率增加幅度最大,C正確;D、利用凹透鏡能使光線發散的特點,矯正近視的方法是配戴凹透鏡即可D正確;故選:CD點評:關鍵是熟練掌握調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驟以及特點23一個正常人的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能分別被全部重吸收、大部分重吸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