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
浙江省衢州市2016年中考生物試卷(word版含解析)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不給分)1(3分)(2016衢州)“綠色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符合該理念的是()A隨意丟棄廢舊電池B大量燃放煙花爆竹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分析】生活習慣影響氣候,節能低碳知識與氣候關系非常密切,只要選項中符合節能減排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解答】解:A、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易導致重金屬污染,A錯誤;B、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會污染空氣,污染環境,B錯誤;C、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會腐蝕下水道,C錯誤;D、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確故選:D【點評】低碳、經濟生活理念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節能減排的措施和觀念是化學考查的熱點,要用低碳經濟、生活理念指導自己的活動,把節能減排的措施運用到生產、生活中去2(3分)(2016衢州)如圖,分別表示植物生長過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動,其中表示的是()A光合作用B蒸騰作用C呼吸作用D水分的吸收和運輸【分析】分析圖示可知,圖中過程表示植物體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體的呼吸作用;表示的是水蒸氣從葉片的氣孔中散失到大氣中,因此是植物的蒸騰作用;表示植物吸入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表示水分的吸收和運輸;【解答】解: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所以是蒸騰作用故選:B【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識圖,弄清甲中各個箭頭的含意,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問題,從而得出答案3(3分)(2016衢州)如圖所示的植物結構中,屬于器官這一結構層次的是()ABCD【分析】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解:綠色開花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A是細胞,B是保護組織,C是葉片,D是植物體,所以只有葉片屬于器官故選:C【點評】理解掌握植物體的結構層次4(2分)(2016衢州)小江學習了下列四種單細胞生活的相關知識后,繪制了單細胞生物分類檢索表(如圖)下列關于檢索表中的甲、乙、丙、丁與這四種單細胞生活對應關系正確的是()單細胞生物分類檢索表1a 無成形的細胞核甲1b 有成形的細胞核22a 無細胞壁乙2b 有細胞壁33a 無葉綠體丙3b 有葉綠體丁A甲草履蟲B乙酵母菌C丙大腸桿菌D丁衣藻【分析】生物分類是指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屬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可見分類的依據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解答】解:甲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應是大腸桿菌,乙沒有細胞壁,應是草履蟲,丙沒有葉綠體,應是酵母菌;丁有葉綠體,應是衣藻故選:D【點評】熟練掌握幾種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題意,一般能做出正確的選擇5(2分)(2016衢州)目前有的國家允許以醫學手機培育“三親試管嬰兒”,其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三親試管嬰兒”培育方式屬于有性生殖B早期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捐獻者卵細胞的細胞質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D“三親試管嬰兒”的遺傳物質全部來自母親卵細胞的細胞核【分析】試管嬰兒又稱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具體地說是借助內窺鏡或在B超指引下,從患有不孕癥婦女的卵巢內取出成熟的卵子,將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試管,體外培養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監視下將其送到母親子宮,使之逐步發育成胎兒的過程,可見該過程中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解答】解:A、試管嬰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A正確;B、早期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捐獻者卵細胞的細胞質(卵黃),B正確;C、試管嬰兒又稱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需植入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C正確;D、“三親試管嬰兒”的遺傳物質來自母親卵細胞的細胞核和父親的精子,而不僅僅是來自母親,D錯誤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試管嬰兒的培育過程,明確其原理是有性生殖二、填空題(每空2分)6(8分)(2016衢州)如圖甲是一種常見的水生綠色開花植物莖(1)在植物分類上,蓮屬于D植物A藻類 B蕨類 C祼子 D被子(2)藕生長在幾乎不含氧氣的淤泥中,它是怎樣解決通氣問題的呢?小紅猜想它體內有適應水中環境的特殊結構于是分別從圖甲所示的處取材,用放大鏡觀察后,再分別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在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的過程中(如圖乙),眼睛要觀察物鏡,以免損壞實驗器材(3)研究發現蓮藕、葉柄和葉片中均有氣腔孔,且這引起氣腔孔彼此貫通,使葉片氣孔吸收來的氧氣可以向下運輸到蓮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長的需要,蓮體內具有適應水中環境的特征,是環境生長期對蓮進行自然選擇的結果(4)剛切開的藕極易褐變,這是因為細胞內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應反應所致,小江將藕片在開水中燙過后,發現藕片不易褐變,說明酶的催化作用易受溫度的影響【分析】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環境能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同時也不斷的影響環境在各種環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都對其生活環境表現出一定的適應【解答】解:(1)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種子有果皮包被;受精過程不需要水,具有雙受精現象;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藕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2)在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的過程中(如圖乙),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或損傷鏡頭(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的,但這種適應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研究發現蓮藕、葉柄和葉片中均有氣腔孔,且這引起氣腔孔彼此貫通,使葉片氣孔吸收來的氧氣可以向下運輸到蓮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長的需要,蓮體內具有適應水中環境的特征,是環境生長期對蓮進行自然選擇的結果。(4)剛切開的藕極易褐變,這是因為細胞內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應反應所致,小江將藕片在開水中燙過后,發現藕片不易褐變,說明酶的催化作用易受 溫度的影響故答案為:(1)D;(2)物鏡;(3)自然選擇;(4)溫度。【點評】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是結合具有的實例分清是生物與環境的影響結果7(4分)(2016衢州)如圖甲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表示相關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淀粉經過過程最終被消化為葡萄糖,隨著過程的進行,健康人體內胰島素(填一激素名稱)的分泌量將增多,從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2)圖乙曲線代表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結合圖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動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能用圖乙曲線表示的有、(填序號)血液流經肺部時B含量的變化血液流經小腸時C含量的變化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B含量的變化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分析】(1)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具體說,它能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2)圖甲中結構名稱:表示營養物質的消化,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A是氧氣,B是二氧化碳;C葡萄糖【解答】解:(1)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屬于內分泌腺,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周圍的毛細血管胰島素的作用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2)、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當血液流經肺部時B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故此曲線能夠表示;、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當血液流經小腸時,消化道中的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甘油和脂肪酸會通過消化道壁進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養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線不能表示;、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此曲線不能表示、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線能表示故答案為:(1)胰島素;(2)、【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血液流經各種器官時成分的變化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8(6分)(2016衢州)為探究環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小江進行了以下實驗:取甲、乙兩個同規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濕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經烘干的同種土壤,然后在甲、乙兩杯中同時各放入10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同種蚯蚓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10條蚯蚓而不是1條蚯蚓做實驗,其目的是減少實驗的偶然性,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2)一段時間后,發現乙杯中的蚯蚓蠕動逐漸減弱,然后就不動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動正常,該實驗說明影響蚯蚓生活的環境因素是水分(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剛好覆蓋土壤,發現蚯蚓都鉆出了土壤,這與雨后大量蚯蚓鉆出地面一樣,都是因為土壤中缺少空氣【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解答】解:(1)在實驗時,可可同學每組各用5條蚯蚓做實驗而不是1條,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實驗的偶然性,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2)在甲瓶中放入濕潤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經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實驗的變量是水一段時間后,發現乙杯中的蚯蚓蠕動逐漸減弱,然后就不動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動正常,該實驗說明影響蚯蚓生活的環境因素是水分(3)蚯蚓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氧氣先溶解在體壁的粘液里,然后滲透到體壁內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體壁排出體外因此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蚯蚓需要呼吸空氣中氧,大雨過后土壤縫隙被水填滿空氣減少,蚯蚓為了呼吸紛紛鉆出地面故答案為:(1)減少實驗的偶然性,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2)水分;(3)空氣【點評】解決此題要根據科學探究的環節進行分析解答四、解答題9(6分)(2016衢州)在我市某生態農場的稻田里套養大閘蟹,大閘蟹以稻田里的害蟲、螺螄及魚蝦等為食,不但生長快,而且還提高了水稻的品質為實現“萬元田”目標,又在水塘里種荷養魚、田埂上栽種果樹、大棚內種植草莓,把農場打造成集垂釣、采摘于一體的生態休閑之地請回答(1)該稻田中所有的大閘蟹可以看作一個種群(選填“生態系統”、“群落”或“種群”)(2)該農場生態系統比簡單的農田生態系統不易發生蟲害,是因為生態系統中的成分越復雜,生物種類越多,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越高(3)為提高大棚內藍莓的產量,你認為可采取的措施有適當增強光照強度(寫出一條即可)【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解答】解:(1)該稻田中所有的大閘蟹,它們是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形成的群體,可以看做一個種群(2)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3)要想提高大棚內藍莓的產量,就需要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有機物的制造,可以適當增加光照強度或適當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故答案為:(1)種群(2)自動調節能力(3)適當增加光照強度或適當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點評】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及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 關 鍵 詞:
- 浙江省 衢州市 中考 生物試題 word 解析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