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中考生物真題試題(含解析).doc
安徽省亳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題試題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5小題,合計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來填寫到谷題卡上1 如圖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生物能進行呼吸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生物能生長和繁殖2 下列關于食物鏈的說法正確的是:()A食物鏈的起始部分是分解者B食物鏈反應的是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C食物鏈中可以沒有生產者D構成食物鏈至少要有三種生物3 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最少的是幾號顯微鏡:()顯微鏡序號目鏡物鏡15402104031010412.510A1號B2號C3號D4號4 與植物細胞的結構相比,動物細胞不具有下列哪種結構:()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核D細胞壁5 如圖,是某植物的果實,從結構層次上講,它屬于:()A細胞B組織C器官D系統6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莖中沒有導管,葉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這段話描述的是下列哪種植物:()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裸子植物7 花的主要結構是:()A花瓣B花托C子房D花蕊8 水分在植物莖內運輸的結構是:()A葉脈B導管C篩管D氣孔9 下列有關青春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B進入青春期,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C青春期性意識開始萌動D進入青春期我已是大人了可以每天都上網,不用他人再管我了10 下列幾種營養物質中,既是建造和修復細胞的重要原料,也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A水B無機鹽C蛋白質D維生素11 下列呼吸器官中又屬于消化道的是:()A咽B喉C肺D鼻12 當人們去體檢或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規的檢查,護士抽血時選擇的血管是:()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都可以13 與血漿的成分相比,尿液中不具有下列哪種成分:()A水B無機鹽C蛋白質D尿素14 下列反射中,屬于人所特有的是()A排尿反射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談虎色變15 下列關于節肢動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B身體和附肢都分節C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D節肢動物都有三對足,兩對翅16 下列屬于兩棲動物的是:()A河蚌B烏龜C娃娃魚D野鴨17 下列不屬于鳥類適于飛行特點的描述語句是:()A身體呈流線型B前肢變成翼C肢端通常有爪D骨骼輕、薄、堅固18 下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B每個細菌都能獨立生活C細菌和真菌細胞與動植物細胞一樣,都有成形的細胞核D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19 下列保護丹頂鶴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A將丹頂鶴送往動物園B將丹頂鶴送往科研基地C建立丹頂鶴的自然保護區D把丹頂鶴用籠子裝起來20 蝗蟲與家蠶的發育過程不同,蝗蟲的發育不經過下列哪個階段:()A受精卵B幼蟲或若蟲C蛹D成蟲21 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蘋果的紅色與人臉的紅色B蘋果的紅色與桔子的黃色C茄子的紫色與圓型D小明的黑頭發與查理的棕色頭發22 常言說:是藥三分毒。下列關于安全用藥的說法錯誤的是:()A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B非處方藥適于消費者可以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C上一次未用完的藥,下次患病時可以接著吃D非處方藥也不可以隨意吃23 下列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說法是:()A偶爾喝醉酒不防礙身體健康B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C高蛋白食品營養豐富,吃得越多越好D不吸煙,遠離毒品24 科學家把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獲得了能夠生產胰島素的“工程菌”。下列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工程菌”的獲得利用了轉基因技術B“工程菌”生產的胰島素能夠治療糖尿病C“工程菌”能生產胰島素的這種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D人的胰島素基因在細菌細胞內成功表達,說明性狀由基因控制25 下表所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方案及結果。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裝置小麥種子數實驗條件實驗結果50粒潮濕40粒萌發50粒干燥250粒萌發50粒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250粒萌發50粒潮濕2548粒萌發A與比較,說明溫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B與比較,說明水分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C中種子都未萌發,是因為缺少種子萌發所需各種條件D中2粒種子未萌發,可能是這兩粒種子萌發需要的自身條件不具備二、非選擇題(共五大題,每空2分,共計50分)26(8分)感恩父母吧,他們是你人生最牢靠的兩塊基石識圖回答:(1)A器官是 ,其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體是 (2)B細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點(3)胎兒通過 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27(10分)如圖為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光合作用的原科有 和 (填寫字母)。(2)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是A在綠葉中有能量轉換器 可把來自A的能量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3)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質E是根通過成熟區的 從土壤中吸收的。(4)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C ,是人和動物呼吸都需要的氣體。28(10分)哺乳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的牙齒有 、 和 的分化,其生殖方式為 ,由于它們的體溫能維持恒定,哺乳動物又屬于 動物。29(12分)能卷舌的父親(基因組成為AA)與不能卷舌的母親(基因組成為aa),他們的基因是如圖所示的方式傳遞給后代的,請在圖中的圓圈內和括號內分別填出相應的字母和名稱。30(10分)如圖是“生物進化樹”的一部分,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代表 動物,B代表 動物。(2)由圖分析可知,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由簡單到 ,由低等到 ,由 到陸生。2018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生物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5小題,合計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來填寫到谷題卡上1 如圖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生物能進行呼吸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生物能生長和繁殖【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解:輕輕觸碰含羞草的葉片,含羞草的葉片就會立即緊閉下垂,即使一陣風吹過也會出現這種情形,就像一個害羞的少年,這一現象說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選:C。【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 下列關于食物鏈的說法正確的是:()A食物鏈的起始部分是分解者B食物鏈反應的是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C食物鏈中可以沒有生產者D構成食物鏈至少要有三種生物【分析】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解答】解:A、食物鏈的始點必須是生產者,而不能是分解者,但是終點一定是動物,A錯誤。B、食物鏈反應的是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即捕食關系,B正確;C、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食物鏈中必須有生產者,C錯誤;D、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起始點是生產者,不一定必須有三種生物,如草鳥,可以是兩種生物,D錯誤。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食物鏈的概念和組成。3 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最少的是幾號顯微鏡:()顯微鏡序號目鏡物鏡15402104031010412.510A1號B2號C3號D4號【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大,細胞的數目越少,視野越暗;反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小,細胞的數目越多,視野越亮。【解答】解:1號中,目鏡是5,物鏡是4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200;2號中,目鏡是10,物鏡是4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400;3號中,目鏡是10,物鏡是1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00;4號中,目鏡是12.5,物鏡是1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25;由上可見2號中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少。故選:B。【點評】有關顯微鏡使用方面的題很重要。要想做好此類題目,一定要多動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復雜的問題,如果我們經常操作使用顯微鏡的話,就會變得十分容易了。4 與植物細胞的結構相比,動物細胞不具有下列哪種結構:()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核D細胞壁【分析】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細胞類型相 同 點不 同 點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動物細胞無:細胞壁、葉綠體、液泡【解答】解:植物細胞和動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不同點:是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動物細胞的結構以及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5 如圖,是某植物的果實,從結構層次上講,它屬于:()A細胞B組織C器官D系統【分析】細胞是植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解:植物體結構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由不同的組織構成器官,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構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圖是某植物的果實,是六大器官之一。故選:C。【點評】關鍵是明確綠色開花植物體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6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莖中沒有導管,葉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這段話描述的是下列哪種植物:()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裸子植物【分析】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比藻類植物高等一些,有了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無根,起固著作用的是假根,蕨類植物又不苔蘚植物高等一些,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植株一般比較高大,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是葉,地下橫臥的是莖,須狀的是根。被子植物是植物界進化最高級、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類群。【解答】解:苔蘚植物比藻類植物高等一些,有了莖、葉的分化,莖中沒有導管,葉沒有葉脈,體內無輸導組織,無根,起固著作用的是假根,根據題干的描述可知這類植物是苔蘚植物。故選:B。【點評】其實只要記住了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就可以直接排除A、C、D。7 花的主要結構是:()A花瓣B花托C子房D花蕊【分析】花的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雌蕊和雌蕊合成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解答】解:在花的結構中,雄蕊的花藥里含有許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含有許多一枚或數枚胚珠。子房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內的胚珠最終發育成種子,而子房和胚珠的發育前還需要傳粉過程,傳粉指的是植物成熟后,成熟的花藥自動裂開,花粉從花藥里散發出來,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所以,花蕊(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的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故選:D。【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花的結構和功能。8 水分在植物莖內運輸的結構是:()A葉脈B導管C篩管D氣孔【分析】導管位于木質部,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解答】解: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導管是為一串管狀死細胞所組成,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當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一定方式進入根部的導管,然后植物就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把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植物體的全身。而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故選:B。【點評】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功能即可解答。9 下列有關青春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B進入青春期,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C青春期性意識開始萌動D進入青春期我已是大人了可以每天都上網,不用他人再管我了【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長和發育的黃金時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發生很大的變化。【解答】解:A、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A正確;B、進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的神經系統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B正確;C、青春期伴隨著身體的發育,性意識開始萌動,如愿意與異性接近,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變化。C正確;D、進入青春期只是身體的迅猛增長,心理不夠成熟,仍需要家長、教師等的引領,D錯誤。故選:D。【點評】只要熟練掌握了青春期發育的主要特點,即可作出正確的選擇。10 下列幾種營養物質中,既是建造和修復細胞的重要原料,也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A水B無機鹽C蛋白質D維生素【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等六大類營養物質,它們各具有一定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就會引起相應的疾病,據此答題。【解答】解: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物包括水 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脂肪三類有機物既是構成細胞的成分,又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物質;脂肪是人體內的儲備能源物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也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維生素既不構成細胞也不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水和無機鹽都是構成細胞的成分,但都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故選:C。【點評】關鍵點: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也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11 下列呼吸器官中又屬于消化道的是:()A咽B喉C肺D鼻【分析】根據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組成可知,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和肝臟。可見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故選:A。【點評】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組成是考查的重點,復習時應注意。12 當人們去體檢或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規的檢查,護士抽血時選擇的血管是:()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都可以【分析】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類。動脈一般埋藏在身體較深的部位,不易從體表中看到,靜脈有的埋藏較深,有的埋藏較淺,在體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稱“青筋”。據此解答。【解答】解:人體的血管有三種類型: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運往全身各處的血管,靜脈是將全身血液運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接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的血管,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在病人的上臂抽血化驗和輸葡萄糖溶液,選用的血管分別是上臂靜脈和手腕處的靜脈。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三種血管的結構特點,可結合上面表格中的內容來比較記憶。13 與血漿的成分相比,尿液中不具有下列哪種成分:()A水B無機鹽C蛋白質D尿素【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解答】解: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健康人的尿液與血漿相比不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質。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過程。14 下列反射中,屬于人所特有的是()A排尿反射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談虎色變【分析】(1)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刺激建立反射如簡單反射和具體條件刺激的復雜反射,如常打針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護士就會哭,狗看見拿木棍的人會逃跑,表明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條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2)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因此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特征建立的條件反射。【解答】解:ABC、“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都是由具體條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動物共有;D、“談虎色變”,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形成的人類特有的反射。所以,屬于人類特有的反射的是“談虎色變”。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的特點有語言中樞的參與的反射。15 下列關于節肢動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B身體和附肢都分節C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D節肢動物都有三對足,兩對翅【分析】節肢動物的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的,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解答】解:A、節肢動物的體表有外骨骼,A正確;B、節肢動物的身體和附肢都分節,B正確;C、節肢動物約有120多萬種,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門動物,C正確;D、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三對足,兩對翅是昆蟲綱的主要特征,不是節肢動物的共同特征,D錯誤。故選:D。【點評】主要掌握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關鍵。16 下列屬于兩棲動物的是:()A河蚌B烏龜C娃娃魚D野鴨【分析】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和蠑螈等。【解答】解:A、河蚌屬于軟體動物,A不符合題意;B、烏龜的體表覆蓋著甲,完全用肺呼吸,陸上產卵,因此屬于爬行動物,B不符合題意;C、娃娃魚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因此屬于兩棲動物,C符合題意;D、野鴨屬于鳥類,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兩棲動物的特征。17 下列不屬于鳥類適于飛行特點的描述語句是:()A身體呈流線型B前肢變成翼C肢端通常有爪D骨骼輕、薄、堅固【分析】鳥類多數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據此作答。【解答】解:鳥類的身體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前肢變成翼,翼是飛行器官,身體被覆羽毛,胸肌發達,胸骨有龍骨突,骨骼輕、薄、堅固,可減輕飛行時的體重,有獨特的氣囊,可以幫助呼吸,所以說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設計的。因此肢端通常有爪與飛行的特點無關。故選:C。【點評】鳥類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是考試的重點,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結合著鳥類的主要特征來幫助理解。18 下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B每個細菌都能獨立生活C細菌和真菌細胞與動植物細胞一樣,都有成形的細胞核D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分析】細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真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故真菌和細菌在細胞結構上的明顯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解答】解:A、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A正確。B、每個細菌都能獨立生活,B正確。C、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細胞與動植物細胞一樣,有成形的細胞核,C錯誤。D、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D正確。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細菌、真菌的結構特點和營養方式。19 下列保護丹頂鶴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A將丹頂鶴送往動物園B將丹頂鶴送往科研基地C建立丹頂鶴的自然保護區D把丹頂鶴用籠子裝起來【分析】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在遺傳物質、物種和生態環境三個層次上制定了保護戰略和不同的措施,即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解答】解: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故選:C。【點評】關鍵點: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為有效的措施,又叫就地保護。20 蝗蟲與家蠶的發育過程不同,蝗蟲的發育不經過下列哪個階段:()A受精卵B幼蟲或若蟲C蛹D成蟲【分析】不完全變態: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完全變態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解答】解:蝗蟲的發育經過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家蠶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蝗蟲的發育不經過蛹期。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昆蟲的發育特點。21 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蘋果的紅色與人臉的紅色B蘋果的紅色與桔子的黃色C茄子的紫色與圓型D小明的黑頭發與查理的棕色頭發【分析】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等統稱為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稱為稱為相對性狀;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紅色,綿羊的毛色有白毛與黑毛都是相對性狀。【解答】解:AB、蘋果與人、蘋果與桔子都是兩種生物,不屬于相對性狀;C、茄子的紫色與圓型是兩種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D、小明的黑頭發與查理的棕色頭發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屬于相對性狀。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了相對性狀的概念以及相對性狀的識別。22 常言說:是藥三分毒。下列關于安全用藥的說法錯誤的是:()A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B非處方藥適于消費者可以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C上一次未用完的藥,下次患病時可以接著吃D非處方藥也不可以隨意吃【分析】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以充分發揮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解答】解:A、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A正確。B、非處方藥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適于消費者可以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頭痛、發熱等,B正確。C、上次服用剩下的藥物,下次患同樣的病時要看藥品是否過了有效期,如果沒過,可以服用,如果過了有效期,就不能服用,C錯誤。D、是藥都有三分毒,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以充分發揮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所以非處方藥也不可以隨意服用,D正確。故選:C。【點評】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助理醫師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處方藥的使用要遵醫囑,非處方藥的使用要認真閱讀說明書,按說明書服用。23 下列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說法是:()A偶爾喝醉酒不防礙身體健康B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C高蛋白食品營養豐富,吃得越多越好D不吸煙,遠離毒品【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營養配餐;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據此解答。【解答】解:現代入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規律、保證均衡營養、一日三餐按時就餐、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拒絕毒品、不吃油炸食品等。高蛋白食品雖然營養豐富,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要合理膳食,可見,D屬于健康生活方式。故選:D。【點評】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24 科學家把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獲得了能夠生產胰島素的“工程菌”。下列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工程菌”的獲得利用了轉基因技術B“工程菌”生產的胰島素能夠治療糖尿病C“工程菌”能生產胰島素的這種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D人的胰島素基因在細菌細胞內成功表達,說明性狀由基因控制【分析】轉基因技術是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轉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現出轉基因所控制的性狀。【解答】解:利用轉基因技術,把人胰島素基因注入大腸桿菌體內,可以通過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細菌常常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首先細菌繁殖較快,基因簡單,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通過細菌的大量繁殖來獲得所需要的產品。這一技術稱之為轉基因技術,人們常說的“遺傳工程“、“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均為轉基因的同義詞。經轉基因技術修飾的生物體在媒體上常被稱為“遺傳修飾過的生物體“。科學家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菌體內,能使之生產胰島素,“大腸桿菌產生胰島素”這種變異能遺傳給后代,故只有選項C的敘述不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轉基因技術的概念的理解,對胰島素產品的了解。25 下表所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方案及結果。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裝置小麥種子數實驗條件實驗結果50粒潮濕40粒萌發50粒干燥250粒萌發50粒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250粒萌發50粒潮濕2548粒萌發A與比較,說明溫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B與比較,說明水分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C中種子都未萌發,是因為缺少種子萌發所需各種條件D中2粒種子未萌發,可能是這兩粒種子萌發需要的自身條件不具備【分析】(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A、從表中分析看,在適宜溫度條件下,一段時間以后,號種子滿足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種子萌發;而號種子處在4條件下,溫度低,與比較,說明溫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A正確;B、與比較,唯一的變量是水,號種子不萌發,號種子萌發,說明水分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B正確;C、中種子都未萌發,是因為號種子全部浸泡在水中缺少空氣,不缺少條件水分和溫度條件,C錯誤;D、種子萌發除了滿足一定的外界條件外,種子自身還必須滿足:種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而且還度過了休眠期的,中2粒種子未萌發,可能是種子不具備萌發自身條件,D正確。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種子萌發的條件和對照試驗中變量的惟一性。二、非選擇題(共五大題,每空2分,共計50分)26(8分)感恩父母吧,他們是你人生最牢靠的兩塊基石識圖回答:(1)A器官是睪丸,其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體是X或Y(2)B細胞是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3)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分析】(1)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2)男女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有22對染色體的形態、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對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決定有關,稱為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解答】解:(1)產生精子的器官是男性的睪丸,睪丸還能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的減少一半,即,男性精子中心染色體是X或Y(2)人的新生命的起點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的B受精卵,受精卵經過分裂、生長、分化等,一步步發育成胎兒(3)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交換營養與廢物故答案為:(1)睪丸;X或Y;(2)受精卵;(3)胎盤【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有基礎扎實才能靈活答題27(10分)如圖為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光合作用的原科有B和E(填寫字母)。(2)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是A在綠葉中有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可把來自A的能量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3)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質E是根通過成熟區的導管從土壤中吸收的。(4)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C氧氣,是人和動物呼吸都需要的氣體。【分析】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過葉片的氣孔進入,水通過葉片的葉脈進入,所以光合作用的原科有B和E(填寫字母);(2)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所以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是A太陽能。在綠葉中有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可把來自A的能量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3)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所以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質E水是根通過成熟區的導管從土壤中吸收的;(4)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C氧氣,是人和動物呼吸都需要的氣體。故答案為:(1)B;E;(2)葉綠體;(3)導管;(4)氧氣。【點評】光合作用的內容是中考的熱點,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可結合其概念、反應式來分析有關的題目。28(10分)哺乳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的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其生殖方式為胎生,由于它們的體溫能維持恒定,哺乳動物又屬于恒溫動物。【分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解答】解:(1)哺乳動物的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臼齒。門齒開頭像鑿子,適于切斷食物;臼齒的咀嚼面寬闊,適于磨碎食物;犬齒尖銳鋒利是肉食性動物的特點,適于撕裂食物。(2)哺乳動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體子宮里發育成胎兒,胎兒從母體生出來,這種生殖方式為胎生,剛出生的幼體只能靠母體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征,其它類動物沒有。(3)哺乳動物的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故答案為:門齒;臼齒;犬齒;胎生;恒溫。【點評】哺乳動物的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臼齒。牙齒的分化即提高了消化能力,又增強了捕食能力。29(12分)能卷舌的父親(基因組成為AA)與不能卷舌的母親(基因組成為aa),他們的基因是如圖所示的方式傳遞給后代的,請在圖中的圓圈內和括號內分別填出相應的字母和名稱。【分析】分析題干中的圖示可知: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基因也隨著染色體的分離而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通過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細胞的染色體和基因,又含有精子的染色體和基因,因此受精卵內的染色體數目和體細胞一樣。【解答】解: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基因也隨著染色體的分離而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父親能卷舌(AA),父親產生的精子的基因是A;母親的基因組成是aa,因此其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是a。因此由受精卵發育成的后代的基因組成是Aa。故答案為:【點評】掌握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成對的基因分開是解題的關鍵。30(10分)如圖是“生物進化樹”的一部分,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代表哺乳類動物,B代表兩棲類動物。(2)由圖分析可知,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分析】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動物的進化歷程是由無脊椎動物進化到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的鳥類和原始的哺乳類。【解答】解:(1)動物的進化歷程是由無脊椎動物進化到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的鳥類和原始的哺乳類。據圖中的進化樹分析,A代表哺乳類動物,B代表兩棲類動物。(2)根據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的鳥類和原始的哺乳類可知:圖中的進化樹A哺乳類和鳥類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3)由圖可知:從進化樹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故答案為:(1)哺乳類;兩棲類(2)復雜;高等;水生【點評】此題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我們要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結合題意,靈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