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達州市中考生物真題試題(含解析).doc
四川省達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題試題一、選擇題1. 下列關于生物和生態系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飛蛾撲火是昆蟲對光刺激作出的反應B.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這一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C. 州河里的所有動物、植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D. 甲乙丙丁四種生物因捕食關系構成了一條食物鏈:乙丁丙甲,若因某種原因導致丙大量減少,則短時間內丁會大量增加,甲會大量減少【答案】C2. 銀杏是達州的市樹。下列關于銀杏的說法正確的是()A. 銀杏能由小長大,只與細胞的生長、細胞的分裂有關B. 中學生常用銀杏葉片制作葉脈書簽,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看,葉片屬于器官C. 銀杏是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果實俗稱“白果”D. 銀杏幼根的生長,主要是根的分生區和成熟區共同作用的結果【答案】B3. 圖一至圖四是某同學制作并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圖片。據圖判斷,錯誤的是()A. 圖一中制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cadbB. 圖二中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來,使細胞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C. 若該同學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三所示的視野,則說明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圖一中步驟d操作不當D. 若該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圖四甲,要從圖四甲變成圖四乙,需先將臨時裝片向右上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選擇高倍物鏡【答案】D【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簡單記憶為:擦、滴、刮、涂、蓋、染。圖中a是涂,b是染色,c是滴,d是蓋,所以正確順序為cadb,A正確;細胞膜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所以圖二中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來,使細胞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B正確;若該同學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三所示的視野(有氣泡),則說明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圖一中步驟d蓋片操作不當,C正確;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若該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圖四甲,要從圖四甲變成圖四乙,需先將臨時裝片向左下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選擇高倍物鏡,D錯誤。4. 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通常情況下,一個DNA分子上只含有一個基因B. 生物體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總是成對存在的C.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控制著生物的性狀D. 在生殖過程中,由遺傳物質變化引起的變異是可能遺傳到下一代的【答案】A【解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而不是只有一個基因,A錯誤;染色體在生物的體細胞內是成對存在的,B正確;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控制著生物的性狀,C正確;由遺傳物質變化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是可能遺傳到下一代的,D正確。點睛: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子組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5. 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下列關于急救和健康的說法中,你不認同的是()A. 健康的內涵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B. 某人不慎意外受傷,暗紅色的血液連續不斷地從傷口流出,應立即用繃帶或止血帶在傷口的近心端壓迫止血C. 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的不斷出現,表明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D. 經常玩手機、熬夜上網屬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A正確;某人不慎意外受傷,暗紅色的血液連續不斷地從傷口流出,說明是靜脈出血,應立即用繃帶或止血帶在傷口的遠心端壓迫止血,B錯誤;世界衛生組織把道德修養和生殖質量納入了健康的范疇。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C正確;經常玩手機、熬夜上網會損害身體健康,屬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正確。6. 下列對綠色開花植物的種子、植株、雌蕊和果實示意圖的描述,錯誤的是()A. 豆漿中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圖1中的B. 圖2中的是由圖1中的發育形成的C. 經過傳粉、受精后,圖3中的會發育成圖4中的aD. 圖4中的b萌發需要有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答案】C【解析】豆漿中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大豆種子子葉,即圖1中的,A正確;圖2中的葉,是由圖1中的胚芽發育而來的,B正確;經過傳粉、受精后,圖3中的子房壁會發育成圖4中的a果皮,C錯誤;圖4中的b種子萌發需要有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D正確。7. 2017年3月20日,達州市衛計委、市教育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落實患病學生的休學治療、校園環境的消毒殺菌等防控措施。下列關于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傳染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特征,危害極大B. 引起人們患結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桿菌C. 接種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從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種的卡介苗屬于抗原D. 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要求患病學生休學治療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答案】D【解析】傳染病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病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特點,危害極大,A正確;肺結核的病原體是結核桿菌,這是一種細菌,B正確;給兒童接種卡介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不會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則這種疫苗相當于抗原,C正確;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要求患病學生休學治療屬于控制傳染源,D錯誤。8. 生物學習中常用結構圖、柱狀圖、曲線圖來分析生命現象,圖甲表示植物的嫁接,圖乙表示我市關停小煤窯后某種昆蟲體色的變化,圖丙表示玻璃溫室內24小時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嫁接屬于植物的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B. 圖乙中昆蟲體色的變化,是由于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發生有利變異的結果C. 圖丙中,d點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含量比a點高D. 觀察圖丙可知,c點后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嫁接屬于植物的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性狀,A錯誤;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發生有利變異,B錯誤;圖丙中,d點時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所以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含量比a點高,C正確;圖丙中b、c兩點二氧化碳的濃度處于平衡點,所以這兩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因此c點后有一段時間還能繼續光合作用,只是這一段時間光合作用的強度要小于呼吸作用,D錯誤。點睛:從物質轉變和能量轉變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質合成與儲能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物質分解與釋能的過程。這是兩個正好相反的過程。但兩者并非簡單的逆轉。九、填空題9. 為踐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方針,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市近年興建了許多濕地、森林公園。春天,百花盛開,芳香撲鼻,蜜蜂嗡嗡,蝴蝶翩飛,百鳥歡唱;盛夏,綠樹成蔭,鳴蟬長吟,池塘蛙聲一片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問題:(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影響蟬鳴叫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蟬與蜜蜂、蝴蝶都是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主要區別在于蟬的發育過程中不經歷______這一時期。(2)盛夏,綠樹成蔭,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這一現象說明_____(從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答)。(3)鳥作為人類的朋友,是由鳥卵孵化形成的。在鳥卵孵化成雛鳥的過程中,主要是由鳥卵中的________(填結構名稱)提供營養物質的。【答案】 (1). 溫度 (2). 蛹期 (3). 生物影響環境 (4). 卵黃【解析】(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影響生物生活,夏天正午溫度較高蟬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就停止鳴叫。這一現象說明對蟬的生活習性有影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溫度。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如蜜蜂、蝴蝶;昆蟲個體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3個時期的叫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蟑螂、蟬。因此蟬的發育沒有蛹期。(2)“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因為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向空氣中散發水分,帶走大樹周圍的一些熱量,從而降低了大樹周圍的溫度,使得大樹地下比較涼爽。這說明大樹影響了周圍環境的溫度,屬于生物影響環境。(3)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所以鳥類的胚胎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卵黃里獲得的。10. 人群中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和不能向背側彎曲是一對相對性狀,且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已知一對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夫婦生育了一個大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的女兒。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可知,該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為____________。(2)若控制顯性性狀、隱性性狀的基因分別為R、r,則該母親在生殖過程中傳遞給這個女兒的卵細胞的基因是________。(3)為響應國家“全面二胎”政策,該夫婦想再生一個男孩,從性染色體的角度看這主要是由________(填父親或母親)決定的。若該夫婦第二胎已經生育了一個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男孩,則該男孩的基因組成為Rr的概率是________。(4)在生殖過程中,父母通過________作為“橋梁”將控制性狀的基因傳遞給子女。【答案】 (1). 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 (2). r (3). 父親 (4). 25% (5). 生殖細胞【解析】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1)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據圖可知,雙親均為拇指能向背側彎曲,而子女中出現了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即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是顯性性狀,大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是隱性性狀。(2)如果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用R表示,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用r表示。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基因是RR或Rr,則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的基因組成是rr,父親或母親遺傳給后代的基因一定是r,所以父母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基因組成是Rr。遺傳圖解如圖:根據遺傳圖解可知:該母親在生殖過程中傳遞給這個女兒的卵細胞的基因是r。(3)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男性的兩種精子與女性的卵細胞結合是隨機的,結合機會相同,所以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各是50%。因此為響應國家“全面二胎”政策,該夫婦想再生一個男孩,從性染色體的角度看這主要是由父親決定的。若該夫婦第二胎已經生育了一個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男孩,根據(2)題的遺傳圖解可知,該夫婦第二胎已經生育了一個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孩子基因組成為Rr的幾率是:50%。又因所生孩子是男孩的幾率是50%,因此若該夫婦第二胎已經生育了一個大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男孩,則該男孩的基因組成為Rr的概率是:50%50%25%。(4)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遺傳父母控制性狀的基因是以生殖細胞為“橋梁”傳遞給子女的。11.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裝置,請根據如圖回答問題。(提示: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1)為了使實驗結果更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先對裝置甲中的所有葉片進行了暗處理,然后放在陽光下照射幾個小時,此時若將葉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熱,碘液染色,你認為__________(填字母)瓶中的葉片會全部變藍。(2)裝置甲所示的實驗設計能探究___________等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若要探究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則需選擇____________(填字母)進行對照。(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紅墨水會向左移動,是因為D瓶中的葉片進行_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導致的結果。(4)在乙裝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現了大量水珠,這是因為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上的___________以氣體的形式散失出去的。【答案】 (1). C (2). 水分、光、二氧化碳 (3). BC (4). 呼吸作用 (5). 氣孔【解析】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1)A葉片隔斷主葉脈,葉片的末端因為沒有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末端不變藍;B瓶葉片不能見光,因此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會變藍;C葉片見光,瓶內裝的是清水,有二氧化碳,因此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變藍;D瓶內裝氫氧化鈉,它吸收瓶內的二氧化碳,D瓶內沒有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變藍。所以C葉片滴加碘液全部變藍。(2)A葉片隔斷主葉脈的上端和末端作對照,變量是水分;B、C作對照,變量是光;C、D作對照,變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裝置甲能探究水分、光、二氧化碳等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若要探究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則需選擇 B。C進行對照。(3)D瓶內無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作用,可以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所以瓶內氣壓減少,在外界氣壓的作用下,紅墨水會向左移動。(4)氣孔是散失水分的“門戶”,又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上的氣孔以氣體的形式散失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