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中考思品試卷(解析版).doc
2018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思品試卷(解析版)一、選擇題。1. 襄陽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亂世英雄百戰余,孔明方此樂耕鋤。蜀主不自垂三顧,安得先生出草廬?”詩中描繪的是襄陽哪個名勝古跡A. 夫人城B. 仲宣樓C. 古隆中D. 米公祠【答案】C2. “直掛云帆濟滄海,黨為我們指方向。”黨的十九大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B.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答案】A3. 2017年10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時強調:教育就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和-,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者。A. 建設者 接班人B. 發展者 接班人C. 建設者 傳承者D. 發展者 傳承者【答案】A4.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情感世界。東東通過參加“少兒藝術合唱團”活動產生了美好的情感體驗,東東追尋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是A. 參加體育活動B. 參加文化活動C. 參加科技發明D. 參加演講活動【答案】B【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追尋高雅生活情趣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文中東東通過參加合唱團活動產生美好的情感體驗,屬于通過參加文化活動追尋高雅生活情趣的,ACD觀點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B。5. 在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其中,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則是A. 紀律B. 道德C. 法律D. 章程【答案】C【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社會規則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所學,在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其中,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則是法律,ABD不具有強制性,所以正確答案選C。6. “如果你愛他,就請他上網;如果你害他,就請他上網。”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 網絡可學習,可交往,有益無害B. 網絡可虛擬,可隱蔽,無所謂利弊C. 網絡有欺詐,有傷害,有害無益D. 網絡是把鋒利的雙刃劍,有利有弊【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網絡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文中的觀點表明網絡具有兩面性,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影響,我們要學會趨利避害,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所以ABC觀點都是錯誤的,正確答案選D。7. 祖國是我們的母親,要保衛偉大的祖國不受侵犯,我們必須自覺履行A. 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B. 遵守勞動紀律的義務C. 尊重社會公德的義務D. 依法服兵役的義務【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民基本義務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根據所學,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服兵役可以保家衛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受侵犯,保衛國家主權和領主完整等,ABC不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D。8. 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下列選項屬于正義行為的是A. 經濟制裁,欺凌弱小B. 維護團結,促進統一C. 弄虛作假,欺行霸市D. 趨炎附勢,奉承獻媚【答案】B【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正義行為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所學,凡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反之屬于非正義行為。所以ACD屬于非正義行為,B屬于正義行為,正確答案選B。9.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A.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B.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 堅持民族區域自治D.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答案】B【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維護國家統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所學,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所以ACD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B。10.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這些默默奉獻的勞動者們,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A.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B.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C.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 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答案】A【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根據所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A符合題意;B是國家層面的價值準則;C是社會層面的價值準則;D是良好的心理品質,不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所以正確答案選A。二、非選擇題。11. 【文明素養我向往】家中,有父母溫暖的牽掛、真切的關懷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沖突親情,是我們永遠的依戀。“安其學而親其師”,與老師共處的校園生活將會是我們一生中難忘的經歷。友誼的天空,承載著我們,幾多歡樂,幾多幸福,興許還有困擾和煩憂(1)我們和父母如此相愛,為何還會發生“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沖突”?(2)今天,“安其學而親其師”所描繪的是怎樣一種新型師生關系?(3)要讓友誼的天空有更多的歡樂與幸福,我們需要具備哪些交往品質?【答案】(1)我們不斷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獨立,不想父母管得太多太死;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有可能讓我們覺得父母過于苛刻;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態度、 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較大差異;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2)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亦師亦友等。(3)有禮貌;講禮儀;負責任;寬以待寺人;平等待人;誠信待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真誠友好;善于競爭合作;等。【解析】(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產生親子沖突的原因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材料和所學,產生親子沖突的原因,從自我意識的覺醒、渴望獨立、與父母在人生態度,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和嚴要求以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新型師生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材料中的觀點表明,新型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與老師是亦師亦友的關系等。(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友誼的認識,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從禮貌、誠信、寬容、理解、友善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2. 【生命成長我向往】出生時的一場意外,讓莫天池(中南大學學生)運動神經受損,成了終身不能站立四肢嚴重痙攣、無法正常握筆寫字的腦癱患者。就是這樣一位只能生活在輪椅上的同學,卻憑借超人的毅力和勇氣,以優異的成績讀完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課程。如今,他在托福考試中獲得接近滿分的成績,多所世界名校向他伸出橄欖枝。他用奮斗打開了幸福之門。(1)讀了莫天池的事例,你認為什么樣的生命有價值?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2)接受教育對于我們中學生提升生命價值具有怎樣的作用?(3)請你列舉親身經歷的兩個事例,談談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答案】答:(1)第一問:對社會作出貢獻的生命(超越自我的生命;心中始終擁有一縷陽光的生命;奮斗的生命;敬業愛崗的生命;熱心公益的生命;付出愛心幫助別人的生命;勇于承擔責任的生命;追求人類美好的生命;等)。第二問:尊重自己的生命(悅納自己的生命;關愛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生命敬畏自己的生命;不放棄自己的生命;等)。(2)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教育可以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開辟人性發展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可以發展才智,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逐漸成為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命運;等(3)答案示例:乒乓球,我堅持不懈地練了半年,球技大大提高,我感到滿意和幸福;小提琴,我刻苦練了1年,能夠拉多首曲子,我感到滿意和幸福;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成績不理想,經過自己努力,加上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數學成績有了很大提高,我感到滿意和幸福;八年級時,因照顧生病的父親耽誤課程較多,通過努力趕了上來,我感到滿意和幸福;我以前跳繩慢,經過努力速度有了明顯提高,我感到滿意和幸福;等【解析】(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生命的價值以及對待生命的態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的莫某身殘志堅,克服重重困難,取得成功,表明生命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在于承擔責任等;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結合材料和所學,從尊重生命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結合材料和所學,從教育對我們獨立生活、喚醒潛能、為我們的幸福生活奠基、對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問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3. 【鄉村振興我向往】周末回家,王林發現村里出現了許多新鮮事:村里舉辦農產品展銷會,很多客商慕名而來,家家戶戶的農副產品供不應求村里開設了集教育、禮儀、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禮堂”利用國家扶貧資金,村口蓋了一溜白墻黑瓦的新房,山上的幾家貧困戶即將搬遷入住。(1)“村里的新鮮事”體現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哪幾項要求?(2)“文化禮堂”準備舉行“傳統文化知多少”演講比賽,請你為演講內容提供一些素材。(3)從經濟角度看,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答案】(1)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生態宜居。(2)分類概述: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等。(具 體形式:甲骨文;方塊字;京劇;楚劇;書法;古詩詞;太極拳;剪紙;旗袍;春節;端午節;等)(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施“精準扶貧”等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發展綠色農業、旅游業;等。【解析】(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村里舉辦農產品展銷會體現了產業興旺;村里開設文化禮堂體現了鄉風文明;村里蓋新房體現了生活富裕;鄉村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居住環境,體現了生態宜居。(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從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中國哲學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怎樣實現鄉村振興的認識,按照設問要求從經濟的角度切入,從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基本分配制度、改革咖啡、共同富裕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14. 【富民強國我向往】40年來,我國堅定不移進行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40年來,我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既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也主動走出去,進行經濟合作;40年來,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1)40年來,黨帶領人民創造了哪些美好生活?(2)40年來,我國為什么堅定不移進行改革開放?(3)我國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1)概述: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具體表述:收入增加了;就業質量提高了;穿著漂亮個性了;吃的營養均衡了;住的寬敞舒適了;出行快捷方便了;看病有保障了;義務教育免費了;生活環境更美了;時不時出去旅游享受了;文化生活豐富了;社會更加公平和諧了生活方式更健康了;等)(2)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趨勢,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3)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借鑒、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發展自己的根本基點;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我們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對世界上所有國家開放,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開放;與世界各國既競爭又合作,相互取長補短;【解析】(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創造的美好生活從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居住環境、文化生活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原因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運用能力。結合所學,從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活力源泉、是關鍵抉擇、是必由之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對外開放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運用能力。根據所學,從既要打開國門,又要注意自身安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基點、全方面對外開放、堅持自己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5. 【法治有序我向往】國無法不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民無法不立,法律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莊嚴憲法,字字千鈞。九鼎重器,百煉乃成。2018年3月11日,憲法修正案表決通過。這次憲法修改,嚴格依法按程序進行,匯聚全黨全國智慧,反映黨和人民共同意志。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1)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如何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3)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莊嚴憲法,字字千鈞”的理解。(4)你怎樣做到“內心擁護憲法,真誠信仰憲法”?【答案】答:(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統一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等。(3)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規定了國家性質、根本制度等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為嚴格;等。(4)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心中有憲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憲法的習慣,樹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同各種違反憲法的 行為作斗爭;宣傳憲法,增強自己和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認同憲法,增強對憲法的信仰和尊崇;正確行使憲法規定的各項權利,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各項義務;等。【解析】(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根據所學,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角度回答即可。(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權利義務的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根據所學,從權利義務的一致性,我們既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也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義務,權利義務相互促進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憲法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材料和所學,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根本活動準則,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青少年怎樣樹立憲法意識的認識,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從學習憲法、遵守憲法、宣傳憲法、認同憲法、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6. 【民族復興我向往】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記錄著一個民族接續奮斗的深深足跡,描繪著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推開新時代的大門,一系列新思想、新變化、新目標召喚我們奮斗;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黨領導我們繼續前行。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一個名為“史上最牛創業團隊”的短視頻在網上熱傳,從幾十人到8900多萬黨員,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聚起磅礴力量;從貧窮落后到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這一歷程說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1)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2)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是什么?(3)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 (4)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為什么不可阻擋?【答案】(1)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內容,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人民歷史的選擇,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挽救和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等。(4)中國人民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確立了優越的中國特色社上會主義制度;中國人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中心;中國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有強大的思想武器);中國人民具有偉大的民族精神,具有偉大的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精神;中國人民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一系列國策和戰略;中國人民的夢想是科學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等。【解析】(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所學,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我國發展目標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根據所學,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能力。首先要求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次,對此理解從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三個代表”、符合我國國情,是歷史選擇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實現中國夢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實現中國夢的步伐不可阻擋,其原因從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本路線、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