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浮力章末小結與提升分層精煉.docx
章末小結與提升浮力類型1浮力的定性分析1.如圖所示,將同一長方體分別水平與豎直放置在水中都能保持靜止,下列關于該長方體處于這兩種情形的分析正確的是( D )A.上、下表面壓強差相等,浮力相等B.上、下表面壓力差相等,浮力不相等C.上、下表面壓力差不相等,浮力不相等D.上、下表面壓強差不相等,浮力相等2.如圖所示,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從剛浸沒水中的位置緩慢往上提,直至金屬塊全部離開水面。下列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F和圓柱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的關系的圖像是( C )3.如圖所示,利用金屬塊和細線,使木塊浸沒在水中且保持靜止狀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 )A.木塊受到細線的拉力和木塊所受浮力是一對平衡力B.木塊受到細線的拉力與木塊所受浮力的合力和木塊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木塊受到細線的拉力和木塊所受浮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木塊受到的重力和木塊所受浮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類型2浮沉條件及其應用4.( 福建中考 )如圖,氣球下面用細線懸掛一石塊,它們恰好懸浮在水中。已知石塊與氣球的總重力為G總,則氣球受到的浮力F浮”“V排即冰塊完全熔化時,杯中液面將升高。實驗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1.實驗器材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物塊、一杯鹽水、一杯清水。2.實驗操作( 1 )如圖a所示,測出物塊重力大小。( 2 )如圖b、c、d所示,分別讀出物塊浸在不同深度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算出浮力大小。( 3 )將物塊浸沒在鹽水中測算出浮力大小。3.實驗現象從圖b所示位置到圖c所示位置,物塊所受的浮力增大;從圖c所示位置到圖d所示位置,物塊所受浮力不變;從圖d所示位置到圖e所示位置,物塊所受浮力變大。4.實驗結論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入液體的體積、液體密度有關,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物體所受浮力越大。【針對訓練】1.小明學過浮力知識后想到在澡盆里人不能浮起來,而在游泳池里就能浮起來,所以他認為一個物體受到浮力大小與液體多少有關。于是他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g取10 N/kg( 如圖所示 )。( 1 )先測出一木塊重為0.8 N( 圖甲 );( 2 )他拿來一個帶有刻度的燒杯,在杯里裝入體積為20 mL的水( 圖乙 );( 3 )將木塊放入水中,木塊沉入水底,此時水面上升到40 mL處,則此時木塊受到浮力為0.2N( 圖丙 );( 4 )繼續向杯中加水,直到木塊浮起來( 圖丁 ),此時木塊受到浮力0.8N;( 5 )由此他得出浮力大小與液體多少有關,他的結論是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 )的,理由是木塊排開水的體積不同;( 6 )若只有20 mL的水,通過改變容器形狀可能( 選填“可能”或“不可能” )讓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實驗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實驗器材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溢水杯、物塊、小桶、細線等。2.實驗操作( 1 )分別測出小桶和物塊的重力,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1、F2。( 2 )將物塊浸沒至裝滿水的溢水杯中,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并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3。( 3 )如圖E,測出桶和水的總重,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F4。3.實驗數據處理分別計算出F2與F3的差值及F4與F1的差值,會發現F2-F3=F4-F1,由此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4.實驗討論( 1 )實驗中是將物塊浸沒在水中,若物塊未浸沒,實驗結論仍正確。( 2 )已知水的密度為水,則用所測的物理量( 物理量個數盡可能最少,含水 )來表示物塊的密度物=水。【針對訓練】2.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其中桶A為圓柱形。( 1 )小芳同學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圖甲、乙所示,則桶A重2N,桶B重1.6N;( 2 )將空桶A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圖丙所示,則空桶A受到的浮力為2N;( 3 )測出桶B和溢出水的總重力,如圖丁所示,則桶A排開水的重力為2N;( 4 )接著小芳同學往桶A中加入沙子進行實驗,得到4組數據,表格如下,其中有明顯錯誤的是第3次,實驗中,隨著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深( 選填“深”或“淺” );次數1234桶A與沙子的總重量/N2.42.83.23.4桶B與水的總重量/N4.04.44.65.0( 5 )分析以上探究過程可以得到的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6 )小芳同學進一步探究,她將裝有適量沙子的桶A分別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體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1,浸入另一液體中的深度為h2,設水的密度為水,則另一液體的密度表達式為液=( 用題中所給和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