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章末小結與提升分層精煉.docx
章末小結與提升類型1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1.( 棗莊中考 )如圖,在拉力F=10 N的作用下,物體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當撤去拉力F時,物體將做減速直線運動,此時,假設重力突然消失,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均選填“保持靜止狀態”“做減速直線運動”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2.( 陜西中考 )如圖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擊打蓋在杯口的硬紙片,雞蛋由于具有慣性并未隨紙片一起飛出。假設紙片飛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紙片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人從行駛的車上跳下來后很容易摔倒,對這種現象可以用下列四句話來解釋,這四句話合理的順序( B )人的腳著地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而停下來人向車行駛的方向摔倒人的上身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從行駛的車上跳下來的人與車共同處于運動狀態A.B.C.D.4.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子彈從槍膛射出后能繼續前進是因為子彈受到慣性作用B.小張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課桌沒推動,則他的推力小于課桌受到的摩擦力C.滑雪運動員在拐彎時用滑雪杖撐地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乒乓球運動員用球拍擊球時,球拍的作用力只能改變球的運動狀態類型2平衡力5.( 江西中考 )電燈通過電線掛在天花板上處于靜止狀態,燈對電線的拉力和電線對燈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電線對燈的拉力和燈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6.( 赤峰中考 )如圖所示,一個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學用5 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動。下列屬于二力平衡的是( B )A.木箱對地面向下的壓力、地面對木箱向上的支持力B.地面對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人對木箱向右的推力C.人對木箱向右的推力、地面對木箱向上的支持力D.木箱對地面向下的壓力、地面對木箱向左的摩擦力類型3摩擦力7.( 沈陽中考 )學生換座位時,兩名同學水平推著甲、乙兩個相同的桌子,桌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中甲桌子上放著一個書包,乙桌子是空的,此過程中,地面對甲桌子的摩擦力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地面對乙桌子的摩擦力;與甲桌子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書包不受( 選填“受”或“不受” )摩擦力( 不計空氣阻力 )。8.( 瀘州中考 )一遙控小電動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在48 s內小車受到的牽引力恒為10 N,則在48 s內小車受到的合力為0N,運動的路程為16m;在04 s內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 N。類型4受力分析作圖9.如圖,一位老人騎著一輛自行車,勻速行駛在水平地面上,后輪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1如圖所示,忽略騎行時的空氣阻力,請在O點畫出前輪所受地面摩擦力f2的示意圖。答案:如圖所示實驗一: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1.實驗器材兩邊帶鉤的小車、兩邊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桌、托盤、砝碼( 或鉤碼 )若干、細線等。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3.實驗操作( 1 )改變兩盤中的砝碼( 或鉤碼 )數量直至小車能處于靜止狀態,并記下兩盤中的砝碼( 或鉤碼 )質量;( 2 )使兩盤中的砝碼( 或鉤碼 )質量不相等,觀察小車能否靜止;( 3 )保持兩盤中的砝碼( 或鉤碼 )質量相等,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釋放,觀察小車能否平衡;( 4 )將小車換成小卡片( 如圖所示 ),保持兩盤中的砝碼( 或鉤碼 )質量相等,當小卡片平衡時,用剪刀沿虛線將其從中間剪斷,觀察紙片能否保持靜止。4.實驗結論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針對訓練】1.如圖甲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 )小華將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計 )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 2 )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將卡片從中間剪開;( 3 )小紅同學也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但她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 如圖乙所示 ),你認為能否用小紅的裝置進行實驗?能( 選填“能”或“不能” );( 4 )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A( 填字母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實驗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實驗器材水平長木板、帶鉤的長方體木塊、彈簧測力計、毛巾、砝碼若干。2.實驗步驟( 1 )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變時,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之間的關系。首先將帶鉤的長方體木塊側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將2個200 g的砝碼放在長方體木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比較F1和F2的大小,得出結論。( 2 )保持壓力大小等因素不變時,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之間的關系。將帶鉤的長方體木塊側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將毛巾鋪墊在水平長木板上,再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4;比較F3和F4的大小,得出結論。3.實驗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針對訓練】2.小偉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積的大小。小偉通過如圖所示實驗操作驗證他的猜想:( 1 )如果小偉要探究猜想,他應該選擇甲、丙兩圖所示的實驗步驟來操作,根據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可得出結論: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2 )小偉要探究猜想,他將木塊切去一半,重復甲的操作過程,如圖丁所示。他比較甲和丁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可靠嗎?不可靠( 選填“可靠”或“不可靠” )。小偉在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3 )學習了摩擦力的知識以后,請根據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各舉出一個有用摩擦和一個有害摩擦的例子。有用摩擦:鞋底與地面間的摩擦( 合理即可 );有害摩擦:輪軸處的摩擦( 合理即可 )。1.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兩個力合成時,分別以表示這兩個力的線段作為鄰邊作出平行四邊形,這兩個鄰邊所夾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圖所示,F為F1和F2的合力,這個法則叫平行四邊形法則。( 2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也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2.動摩擦因素: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表達式f=FN,為動摩擦因數,是一個無單位的量,其大小與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材質、接觸面情況有關,與物體運動情況及壓力大小等均無關,動摩擦因數一般小于1。【針對訓練】1.如圖所示,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摩擦力與拉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上。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也就是兩個物體表面間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即f=FN,是動摩擦因數,沒有單位。在水平冰道上,一個鋼制滑雪板的雪橇,連同車上的材料的總重為4.9104 N,要在水平方向用980N的力才能夠拉著雪橇勻速前進( 鋼與冰面之間的摩擦因數=0.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