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章末小結與提升分層精煉.docx
章末小結與提升類型1功與功率的分析與計算1.( 衡陽中考 )如圖所示的玻璃管中裝有水,一個體積為110-4 m3的方木塊下端被輕繩系住,固定在容器下部,木塊的重力0.6 N,水=1.0103 kg/m3。當木塊靜止時,繩子的拉力為0.4N,剪斷輕繩后,木塊從開始上浮到剛要露出水面的過程中,浮力所做的功為0.15J( 各部分長度如圖 )。2.( 自貢中考 )如圖所示,一物體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了10 m,拉力F1所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若該物體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了10 m,拉力F2所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則W1=W2,P1P2( 均選填“”“”或“=” )。3.( 株洲中考 )甲、乙、丙、丁四個同學進行攀巖比賽,他們做的功W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若規定做功最快的獲勝,則最終勝出的一定是( A )A.甲B.乙C.丙D.丁4.( 隨州中考 )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處粗糙程度相同。對木箱施加一個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 如圖甲 ),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木箱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D )A.在第一個2 s內木箱所受摩擦力為2 NB.在第二個2 s內木箱所受摩擦力為3 NC.在第一個2 s內推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為2 JD.在第三個2 s內推力F對木箱做功的功率為8 W5.一輛質量為2 t的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額定功率80 kW從靜止開始運動,經15 s運動200 m恰好達到最大速度,接著勻速運動25 s關閉發動機,滑行100 m停下。其v -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汽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恰為車重的0.2倍,g=10 N/kg。求:( 1 )整個過程中發動機做的功;( 2 )汽車的最大速度v最大;( 3 )全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v。解:( 1 )由題意可知,整個過程中發動機的工作時間t=15 s+25 s=40 s由P=可得,整個過程中發動機做的功W=Pt=80103 W40 s=3.2106 J( 2 )汽車的重力G=mg=2000 kg10 N/kg=2104 N由題意和題圖可知,1540 s時汽車的速度最大且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和題意可得,汽車勻速運動時的牽引力F=f=0.2G=0.22104 N=4103 N由P=Fv可得,汽車的最大速度v最大=20 m/s( 3 )由v=st可得,勻速運動的路程s2=v最大t2=20 m/s25 s=500 m由題圖可知,滑行100 m用的時間t3=10 s則全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v=16 m/s類型2機械能變化及其守恒6.( 昆明中考 )如圖所示的軍用飛機從上空高速飛過,觀察者抬頭看到飛機的同時,聽到飛機發出的隆隆聲是從飛機的后( 選填“前”或“后” )方發出的。飛機在減速下降過程中,機械能將減小,勢能將減小( 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7.( 咸寧中考 )甲、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網球。如圖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時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將甲球豎直向下拋出、乙球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拋出時兩球機械能相等(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落地前的運動過程中,甲球的動能增大(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乙球的機械能不變( 選填“增大”“先增大后減小”“不變”或“減小” )。8.( 桂林中考 )如圖所示,物塊在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依次經過a、b兩個點,不計空氣阻力,比較物塊在a、b兩點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物塊在a點動能大B.物塊在b點動能大C.物塊在b點重力勢能大D.物塊在a、b兩點的重力勢能一樣大9.蹦床運動是奧運會比賽項目。運動員比賽開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賽開始時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復直立被蹦床彈起,離開蹦床時是成直立狀態并一直保持,到達最高點后下落到接觸蹦床時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復直立,再次被蹦床彈起,達到更高點( 忽略空氣阻力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在整個過程中,運動員機械能守恒B.在整個過程中,運動員機械能一直在增加C.從離開蹦床到下落接觸蹦床的過程中,運動員機械能守恒D.從下落接觸蹦床到離開蹦床的過程中,運動員機械能守恒10.質量為m的小環穿在固定的光滑曲桿上,從A點靜止釋放后沿曲桿運動,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只要A點高于D點,小環就能到達D點B.若小環能到達D點,離開D點后將豎直向下運動C.小環從A點到D點,重力勢能一直減小,機械能不變D.小環從A點到B點,動能一直增加,機械能不變實驗: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1.實驗器材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實心鋼球和銅球、斜面、長木板、小木塊。2.實驗操作( 1 )讓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由靜止滾下,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 2 )換用質量較大的銅球從斜面上相同高度處由靜止滾下,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3.實驗討論( 1 )小球從相同高度由靜止滾下到達水平面可獲得相同的速度,從不同高度由靜止滾下到達水平面可獲得不同的速度。( 2 )通過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可比較金屬球動能的大小,此方法叫轉換法。4.實驗結論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針對訓練】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甲、乙兩圖裝置相同,分別是同一小球先后從A、B兩處由靜止滾下,鉆入并推動紙盒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時的情景。( 1 )紙盒被推得越遠,小球對紙盒做功越多,表明小球的動能越大;( 2 )對比甲、乙兩圖可知,小球的動能與速度有關;( 3 )若要驗證動能大小與另外一個因素的關系,需要添加的一個器材是質量不同的小球。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表達式:Ek=mv2,式中m為物體的質量,v為物體的運動速度。2.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表達式:Ep=mgh,式中m為物體的質量,h為物體被舉高的高度。【針對訓練】伽利略認為,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同時做兩種運動:在水平方向的運動,物體在這個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的運動,物體受到重力作用做自由落體運動。如圖所示,從離地面高為20 m的高樓上以20 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物體,若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加速運動時的距離公式s=at2,a為加速度,在自由落體運動中取10 m/s2。求:( 1 )物體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 2 )物體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 3 )已知物體的重力勢能的表達式為Ep=mgh,動能的表達式為Ek=mv2,g取10 N/kg,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物體落地時的速度是多( 1.41 )?解:( 1 )根據h=at2得,t=2 s( 2 )x=v0t=20 m/s2 s=40 m( 3 )由題意可知,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Ek2=Ep+Ek1則mv2=mgh+,得v2=gh+代入數據可得v=20 m/s28.2 m/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