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物理奪分復習課時訓練05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試題 附答案.docx
課時訓練(五)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限時:30分鐘)|基礎鞏固|一、選擇題1.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如圖K5-1所示的幾種做法中正確的是()圖K5-12.2019黃石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 冬季清晨草地上出現的霜是一種凝華現象B.冰和玻璃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要上升C.水在任何情況下沸點都是100 D.升華就是迅速先熔化再汽化的過程3.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下列關于水的三態變化分析錯誤的是()A. 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結成大水滴下降成為雨C.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滿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樣,匯入江河,又注入大海4.原創體育課后,汗流浹背的小柳同學趕緊打開教室電扇吹吹風,頓時感覺涼快多了。與這一現象有著相同特點的是()A. 春天,早晨柳江河上有霧B.夏天,在室內灑水可以降溫C.秋天,早晨草地上鋪上一層白霜D.冬天,屋檐上掛著串串冰柱5.對甲、乙兩種物質同時持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K5-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5-2A. 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80 B.乙物質的熔點一定是60 C.甲物質在46 min內一定持續吸收熱量D.乙物質在610 min內一定是固液共存態二、填空題6.如圖K5-3所示,體溫計的示數是。圖K5-37.如圖K5-4所示是物質三種狀態的分子模型。某物質由圖丙狀態直接變為圖甲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下列實例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與之相同的是(填序號)。固體清香劑用了一段時間后變小打開冰箱門,看到有“白氣”冒出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圖K5-48.體溫計用于測量人體溫度,生活中它(選填“能”或“不能”)測氣溫。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最后不見了,這種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選填“升華”或“凝華”)。三、實驗探究題9.2018柳州某實驗小組用圖K5-5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數據如下表。圖K5-5時間/min0123456溫度/90949799999999(1)水溫可用(填一種測量工具)測量。(2)圖(選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騰時氣泡的情形。(3)根據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 ,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當地的大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4)實驗顯示: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10.2019泉州模擬改編曉軒同學在“探究冰和蠟的熔化規律”時,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K5-6甲所示。圖K5-6(1)實驗中,應始終注意觀察試管中蠟的 變化,并每隔0.5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其中,蠟在加熱到第3 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溫度是;實驗數據如下表,可以判斷蠟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時間/min01234567蠟的溫度/42444649505152(2)根據對冰塊加熱過程記錄的數據繪制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第3 min時,處于態。試管內物質在A點時具有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時具有的內能。為了使試管內各部分受熱均勻,還需要進行的操作是。(3)另一同學把冰塊放入如圖丁所示的燒杯中,并未用酒精燈加熱,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認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熱量,他的推理是(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理由是 。|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2019貴港雨、云、雪實質上都是水,只是形態各異罷了。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熱空氣升上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經過下列哪些物態變化形成的()A. 汽化或升華B.汽化或凝固C.液化或凝華D.液化或凝固2.鐵鍋可以熔鋁,而鋁鍋卻不能熔鐵,這是因為()A. 鐵比鋁硬 B.鐵的熔點比鋁高C.鐵的質量大 D.鋁的熔點比鐵高3.2019江陰模擬圖K5-7所示的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放熱的是()圖K5-74.柳州市園藝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給道路兩旁樹木澆水,如圖K5-8所示。他們把細水管放入樹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滲透到樹木根部,減慢了水分的蒸發,原因是()圖K5-8A. 減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氣的流動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溫度5.如圖K5-9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夾層中封入適量的固態物質,實現了“快速降溫”和“快速升溫”的功能。使用時,將水杯上下晃動幾分鐘,可以將100 的開水降溫至55 左右,也可以將冷水升溫到55 左右,這款水杯被廣泛稱為“55度杯”。“55度杯”的工作原理是()圖K5-9A. 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熱水;降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升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B.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冷水;降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升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C.首次使用時,加注冷熱水均可;降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升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D.首次使用時,加注冷熱水均可;降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升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6.小天在使用電冰箱時,發現了許多與物態變化有關的現象,他的判斷正確的是()A. 拉開冷凍室的門,有時候看見“白氣”,這是液化現象B.濕手伸進冷凍室取冰棒時,有時候感覺到手被冰棒粘住了,這是汽化現象C.放入冷凍室內的礦泉水結了冰,這是凝華現象D.從冷凍室中取出一瓶冰凍的汽水,過一段時間后瓶的外壁出現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華現象7.2019泉州南安一模中國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制造運輸液化天然氣專用船舶LNG船的國家。液化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的熔點-182.5 、沸點-161.5 。LNG船在運輸液化天然氣的過程中,儲罐內最適宜的溫度是()A. -185 B.-163 C.-160 D.0 8.2018濱州如圖K5-10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騰時的裝置以及實驗中不同時刻氣泡的情形。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圖K5-10A. 他可以選用量程為-8060 的酒精溫度計B.圖乙是水沸騰前的現象C.水沸騰時,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D.小明撤去酒精燈后發現水繼續沸騰了一段時間,所以水的沸騰有的時候不需要吸收熱量9.2018濱州如圖K5-11甲所示為水的密度在010 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為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圖像及水的其他性質,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圖K5-11A. 溫度等于4 時,水的密度最大B.在04 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C.圖乙中從上至下 A、B、C、D、E處的溫度分別為4 、3 、2 、1 、0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10.2019泉州石獅一模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成為首位獲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青蒿素受熱易失去活性,為了從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創造性地選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這是利用乙醚具有()A. 較高的沸點B.較小的比熱容C.較低的熔點D.較低的沸點二、填空題11.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溫度計,如圖K5-12甲所示,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圖K5-12(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選填“液體熱脹冷縮”或“氣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當周圍的溫度降低時,液柱將向(選填“左”或“右”)移動。(3)圖乙是某患者測量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此時患者的體溫為。12.人工降雨時,用飛機在適當的云中投撒干冰,靠干冰的吸收大量的熱,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從而形成降雨。渲染舞臺氣氛時,也是向舞臺上噴撒干冰,從而制造出“白霧”,這“白霧”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成的。(均填物態變化的名稱)13.日光燈用久了兩端會發黑,是因為管內鎢絲先,后而形成的;鎢是晶體,它的熔點是3410 ,則它的凝固點為。(前兩空均選填“升華”“凝華”“汽化”或“液化”)三、實驗探究題14.2018桂林一天,小熊在實驗室里進行了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的活動。(1)如下是部分操作過程: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時滴上(選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積變大,玻璃板B上的酒精不作處理,并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觀察兩塊玻璃板上酒精蒸發的快慢。(2)上述活動是為了探究蒸發快慢與(選填“液體溫度”或“液體表面積”)的關系,會觀察到玻璃板(選填“A”或“B”)上的酒精蒸發得快些。(3)小熊在進行實驗時不小心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將其拿出后,溫度計的示數會暫時(選填“變大”或“變小”),這是因為酒精蒸發(選填“吸熱”或“放熱”)。15.2019鹽城模擬如圖K5-13甲所示是小明完成“探究固體物質熔化規律”實驗后繼續進行“探究該物質的凝固規律”實驗時的裝置圖。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K5-13(1)為完成實驗,除圖甲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的器材有攪拌棒和。由圖乙可知,該物質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圖丙是小明在某個時刻所觀察到的溫度計的示數,此時示數為。(3)在MN段時,此物質處于(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4)圖乙中,此物質在M點時具有的內能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N點時具有的內能。(5)小明認為物質在第5 min至11 min的BC段內放出的熱量與第11 min至17 min的CD段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小麗認為物質在BC段內放出的熱量比CD段內放出的熱量略多些;小華認為物質在BC段內放出的熱量比CD段內放出的熱量略少些。其中(選填“小明”“小麗”或“小華”)的想法更切合實際。16.原創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K5-14甲所示。圖K5-14(1)當水溫接近9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如圖甲所示裝置,這樣測出的溫度會偏(選填“高”或“低”)。(2)小明繪制了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 ;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應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水沸騰時看到大量的“白氣”不斷地從燒瓶口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而形成的。(3)小明在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如圖丙所示,圖中(選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4)小明又想探究“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燈,水停止沸騰。他將注射器接到燒瓶口上,如圖丁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會看到的現象是,說明。(5)圖戊是a、b兩組同學繪制出的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試分析b組同學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較長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D2.A3.C4.B5.C解析甲物質的開始狀態未知,所以80 可能是甲的熔點,也可能是其沸點,故A錯誤;乙物質的開始狀態未知,所以60 可能是乙的熔點,也可能是其沸點,故B錯誤;甲物質在46 min內,溫度升高,一定持續吸收熱量,故C正確;乙物質的開始狀態未知,在610 min內可能是固液共存態,也可能是液氣共存態,故D錯誤。6.38.37.凝華8.不能升華9.(1)溫度計(2)乙(3)99低于(4)不變10.(1)狀態48非晶體(2)固小于不斷攪拌冰塊(3)不正確空氣溫度高于冰塊的熔點,冰塊可以從空氣中吸熱熔化能力提升1.C2.B3.C4.A5.A解析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熱水,此時固態物質吸熱熔化,使水溫降低;當水的溫度下降到55 以下時,物質凝固放熱,使水溫升高,在此過程中水能較長時間保持溫度不變,故A正確。6.A7.B解析LNG船在運輸液化天然氣的過程中,應使其處于液態,儲罐內最適宜的溫度應小于沸點,但高于凝固點(熔點),故其范圍應為-182.5 t-161.5 。對照選項可知,只有-163 符合要求。8.B9.C10.D11.(1)氣體熱脹冷縮(2)左(3)39解析(2)周圍溫度降低時,瓶內氣體體積會縮小,所以外界大氣壓會把液柱向左推。12.升華液化13.升華凝華341014.(1)等量(2)液體表面積A(3)變小吸熱15.(1)停表晶體(2)34(3)固液共存(4)大于(5)小麗16.(1)94高(2)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低于液化(3)A(4)水重新沸騰氣壓減小,沸點降低(5)水的質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