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物理奪分復習課時訓練10神奇的壓強試題 附答案.docx
課時訓練(十)神奇的壓強(限時:50分鐘)|基礎鞏固|一、選擇題1.【2019綏化】圖K10-1所示的四個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圖K10-12.【2019杭州】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強大約為()A. 1250 Pa B.2500 PaC.5000 PaD.12500 Pa3.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物體的重力越大對接觸面的壓強就一定越大B.刀刃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力C.大氣壓強隨著海拔的增加而增大D.水壩建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是由于水對壩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存在大氣壓的是()A. 火箭升空過程不斷噴射高溫燃氣B.坦克裝有寬大的履帶C.醫生推動活塞給病人注射藥液D.用吸管將杯中飲料吸入口中5.如圖K10-2所示的裝置可能是用來探究()圖K10-2A. 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系B.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深度的關系C.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是否相等D.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是否都有壓強6.【2018北京】如圖K10-3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積30 cm2;杯內水重2 N、深6 cm、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圖K10-3A. 水對杯底的壓強為900 PaB.水對杯底的壓力為2 NC.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1000 PaD.水杯對桌面的壓力為2.8 N7.【2018海南】如圖K10-4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都是由鐵制成的實心物體,其高度從左到右逐漸增大,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1、p2和p3,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圖K10-4A. p1=p2=p3B.p1p2p3D.缺少條件,無法判斷8.如圖K10-5所示,質地均勻、粗細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AB=12,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13。則()圖K10-5A. 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32 B.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34C.它們的質量之比mAmB=23D.它們的質量之比mAmB=13 9.如圖K10-6所示,兩端開口的U形玻璃管豎直放置,底部帶有一個閥門K,右管橫截面積是左管的兩倍,當閥門K關閉時,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別為h和2h,現將閥門K打開,液面穩定時,左管水面上升的距離是()圖K10-6A. 12hB.13hC.23hD.h10.【2018柳州】將8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物塊分兩部分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K10-7甲、乙所示,它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等于()圖K10-7A. 53B.52C.109D.32二、填空題11.在物理學史上,首次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實驗;首次較準確地測出了大氣壓的值的實驗是實驗。12.一頭質量為6103 kg的大象,每只腳掌的面積為600 cm2,它的重力為N,它四腳著地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a。若大象抬起一條腿,它對地面的壓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 N/kg) 13.【2019綏化】如圖K10-8所示,水壺的壺嘴和壺身構成一個簡單的。若水對壺底的壓強是1.5103 Pa,則壺中水深cm。(g取10 N/kg)圖K10-8三、實驗探究題14.如圖K10-9所示,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圖K10-9(1)圖甲所示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水面的來反映被測壓強的大小。(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方法可以進行調節。(選填字母)A. 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C.向U形管內添加適量水(3)比較圖乙、圖丙和圖丁,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4)在圖乙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同深度的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形管兩邊水面的高度差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鹽水=1.2103 kg/m3)(5)若在步驟(4)時,圖乙中U形管左右兩側水面高度差h=5 c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之差約為Pa。(水=1.0103 kg/m3,g取10 N/kg)15.利用容積為10 cm3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可粗略測出大氣壓的值。(1)實驗的原理是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這樣做的目的是,然后用一個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3)如圖K10-10所示,水平向右緩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的活塞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9 N。圖K10-10(4)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長度為5 cm,這樣就不用測活塞的直徑也能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5)測出大氣壓的值為Pa。(6)提出一條提高該種測量大氣壓值精確度的建議:。四、綜合應用題16.如圖K10-11所示,質量為500 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積為80 cm2,內裝有1.5 L的水,已知g取10 N/kg,水=1.0103 kg/m3,求:圖K10-11(1)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水對容器底的壓力。|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2019安順】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圖K10-12所示的現象進行討論,其中錯誤的是()圖K10-12A. 圖甲中的實驗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B.圖乙中對瓶內沸騰的水停止加熱,倒置后,向瓶底澆冷水,瓶內的水會重新沸騰C.圖丙中用吸管吸飲料時,杯里的飲料是被嘴的“吸力”吸上來的D.圖丁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利用了連通器原理2.【2019青島】如圖K10-13所示為盆景的一個自動供水裝置。用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盆景盤中,瓶口剛剛被水浸沒。當盤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進入瓶中,瓶中就會有水流出,使盤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沒,瓶中的水不再流出,這樣盆景盤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會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圖K10-13A.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B.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水的壓強C.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空氣的壓強D.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空氣的壓強與水的壓強之和3.如圖K10-14所示,a、b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均勻圓柱體,已知底面積Sa=3Sb ,高度hb=2ha ,對地面的壓強pa=pb ,圓柱體密度分別為a和b ,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10-14A. a=b,Fa=FbB.a=2b,Fa=3FbC.a=12b,Fa=13FbD.a=13b,Fa=3Fb4.【2015柳州】如圖K10-15所示是兩邊管子粗細相同,足夠高的連通器,其水平細管足夠長,中間有一個可無摩擦移動的活塞。則開始活塞固定不動,兩管液面相平,左管的液體是酒精(酒=0.8103 kg/m3),右管的液體是水(水=1.0103 kg/m3),現松開活塞,重新穩定后()圖K10-15A. 右邊液面下降1 cmB. 右邊液面下降2 cmC. 右邊液面比左邊液面低1 cmD. 左右液面一樣高5.如圖K10-16所示,均勻圓柱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 。若此時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和壓力F甲、F乙的關系是()圖K10-16A. p甲F乙B.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p乙B.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G甲切;則G甲S乙,由p=FS可知,p甲p乙。6.C【解析】從題圖中可以看出,甲液體的體積小于乙液體的體積。若甲與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A錯誤;若甲與乙對容器底部壓強相等,則根據p=gh,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B錯誤;若甲與乙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則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設想把容器凹進去的補平填滿液體,則需要添加的甲液體的質量較大,而填滿后兩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仍然相等,壓力也相等且等于里面液體的重力,這樣可以得出填滿之前甲液體質量較小,C正確;若甲與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設想把容器凹進去的補平填滿液體,則需要添加的甲液體的質量較大,這樣填滿后甲液體的總質量較大,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較大,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也較大,補平后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補平前相等,所以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較大,D錯誤。7.B8.減小形變液體的熱脹冷縮變小9.托里拆利1.3610410.300大11.600小0.03【解析】當人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壓力的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即為600 N,雙腳站立比行走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壓力不變,故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比行走時小;由于沼澤地能承受的壓強為p=2104 Pa,則這位同學與沼澤地的接觸面積至少為S=Fp=600N2104 Pa=0.03 m2才不會陷入沼澤地。12.大于等于等于13.解:(1)由于保溫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保溫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保溫杯自身的重力,F=G=mg=0.8 kg10 N/kg=8 N。(2)由題意可知,桌面的受力面積S=Fp=8N2103 Pa=410-3 m2。14.解:(1)水的體積V水=m水水=2 kg1.0103kg/m3=210-3 m3。(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水=水gh水=1.0103 kg/m39.8 N/kg0.08 m=784 Pa。(3)由p水=水gh水可得,h水=p水水g=196 Pa1.0103kg/m39.8 N/kg=0.02 m,h液=h水+h水=0.08 m+0.02 m=0.1 m。開始的時候,甲、乙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相等,則水gh水=液gh液,液=水gh水gh液=水h水h液=1.0103 kg/m30.08 m0.1 m=0.8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