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第10章物態變化素養全練含解析2.docx
物態變化基礎夯實1.(2019四川巴中中考)風景優美的光霧山,夏天云霧繚繞,冬天大雪紛飛,宛若人間仙境,其中關于霧、雪成因說法正確的是()A.液化、凝華B.汽化、凝華C.汽化、凝固D.液化、凝固答案A解析形成霧的過程中,水蒸氣液態水,屬于液化的物態變化過程;形成雪的過程中,水蒸氣固態的雪,屬于凝華的物態變化過程,故選A。2.(2019湖北襄陽中考)下列現象或過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A.滴水成冰B.秋天清晨樹葉上的露珠C.隆冬清晨植物葉片上的霜D.冰雪消融答案D解析滴水成冰,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A錯誤;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錯誤;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錯誤;冰雪消融,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D正確。3.(2019江蘇無錫中考)圖中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為了能較快地觀察到碘的升華現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熱方式合適的是(碘的熔點為113.7 ,沸點約為184.4 ,酒精燈外焰溫度約800 )()A.浸入開水中B.用酒精燈外焰加熱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溫下的空氣中答案A解析酒精燈火焰溫度高于碘的熔點和沸點,這樣碘容易發生熔化和沸騰現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華和凝華,用水浴法加熱,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碘不會發生熔化現象,但是可以發生升華現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熱而不用酒精燈直接加熱,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將被密封的碘顆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溫下觀察碘升華,速度太慢,效果不明顯,故C、D不符合題意。4.(2019山西中考)如圖是一種沙漠里能收集空氣中水分的甲蟲。清晨,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高,甲蟲從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甲蟲的嘴里。科學家利用該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實現沙漠淡水的補給,能讓沙漠變成一塊塊綠洲。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是因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甲蟲背部放熱形成小水滴,則可知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低,故ACD錯誤,B正確。5.如圖所示是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甲在第6 min時是固態B.甲在ab段停止吸熱C.甲對應海波,乙對應石蠟D.乙的熔點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答案C解析甲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晶體,海波是晶體,故甲對應的是海波,乙沒有固定的熔點,是非晶體,石蠟是非晶體,故乙對應的是石蠟,故C正確;甲是晶體有固定的熔點,且熔點是48 ,從第4 min開始熔化,到8 min熔化完成,在第6 min時處于熔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A錯誤;甲在ab段處于熔化過程,此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加,故B錯誤;由題圖可知,乙整個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所以是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故D錯誤。6.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用于減小分子間的束縛,并不能使晶體的溫度升高B.固態酒精熔點是-117 ,固態汞的熔點是-39 ,所以到南極考察時要使用汞溫度計C.0 的水不能蒸發D.冬天能看到嘴中呼出“白氣”是汽化現象答案A解析晶體熔化時會吸收外界的熱,外界的熱都用來減小分子間的束縛,并不能使晶體的溫度升高,故A正確;酒精的凝固點為-117 ,汞在-39 時已經凝固,南極的氣溫有時低于-39 ,故不能用汞制作的溫度計,應選酒精溫度計,故B錯誤;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故C錯誤;“白氣”是水蒸氣遇冷變為小水滴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D錯誤。7.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喜愛,下列對古詩詞中所涉及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瀚海闌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B.“天接云濤連曉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C.“冷露無聲濕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窗含西嶺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答案C解析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A錯誤;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B錯誤;露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C正確;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錯誤。8.(2019四川涼山州中考)在炎熱的夏天,涼山州部分縣市氣溫高達35 ,小馬同學在家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A.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夠降低氣溫B.電風扇吹出的風為冷風C.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能量D.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加快人體汗液的蒸發答案D解析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加快了空氣的流動速度,使人體表面的汗液蒸發加快,而蒸發吸熱,具有制冷作用,所以人會感到涼爽;電風扇吹出的風,并不能降低氣溫,也不是冷風;故只有D說法正確。9.(2019湖南湘西州中考)如圖所示為體溫計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體溫計的讀數是 。答案36.9解析由圖知,體溫計上1 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0.1 ,即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 ,則溫度計的讀數為36.9 。10.(2019北京中考)在研究某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持續加熱該物質,記錄并描繪出了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判斷依據是。答案晶體該物質有熔點解析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80 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并且熔點為80 。11.(2019四川成都中考)小明在實驗室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每隔30 s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據此作成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水(選填“會”或“不會”)汽化。答案不變會解析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不變;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水不會沸騰,但蒸發不會停止,蒸發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進行,故水還會汽化。12.干濕溫度計是用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時,其中一個溫度計下端的玻璃泡包著濕布,因為水在蒸發時要吸熱,所以這個溫度計的讀數要比另一個的讀數低。在相同室溫下,兩個讀數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選填“越大”或“越小”)。答案越小解析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較高時,濕泡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較慢,溫度下降的較少,干、濕溫度計的示數差較小;反之,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較低時,濕泡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較快,溫度下降的較多,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較大。13.小明同學嘗試“蠟燭重燃”的趣味實驗,當蠟燭熄滅的時候,上方會出現一縷白煙,用明火靠近白煙時,可以重新點燃蠟燭。蠟燭上方的白煙是蠟蒸氣(填寫一種物態變化)形成的蠟顆粒。答案凝華解析當蠟燭熄滅的時候,上方會出現一縷白煙,是蠟蒸氣遇冷凝華成蠟顆粒,是凝華現象。14.如圖所示,燒水時水開后壺嘴周圍有“白汽”,且(選填“a”或“b”)處較濃;戴眼鏡的同學覺察到冬天(選填“從室內到室外”或“從室外到室內”)鏡片上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答案a從室外到室內解析水蒸氣是看不到的,我們看到的“白氣”不是水蒸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壺嘴處溫度較高,不會發生液化現象,也就不會出現“白氣”,所以a處較濃;冬天眼鏡上的水霧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應是從室外到室內形成白霧。15.(2019廣西玉林中考)在少雨干旱的季節,為了使農作物能正常生長,必要時可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這是由于干冰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時迅速(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周圍的氣溫急劇下降,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答案升華吸收解析干冰在常溫下會迅速變成二氧化碳氣體,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屬于升華,升華吸熱,使周圍的氣溫急劇下降,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16.(2019湖北宜昌中考)滑雪是很多人喜歡的冬季運動,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氣而成的;當自然界降雪不足時,滑雪場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氣里,造雪機噴射出水霧,這些霧滴遇到冷空氣發生,形成“人工雪”。(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答案凝華凝固解析自然界的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造雪機噴射出水霧,微小的水滴遇“冷空氣”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能力提升17.(2019湖北荊門中考)曉敏在“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時,其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請指出裝置中存在的一個錯誤:;(2)改正錯誤后,曉敏進行了正確的操作,得到了物體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該物體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物體熔化后其比熱容(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物體在第30 min時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 min時的內能。答案(1)溫度計放的位置不正確,沒有接觸到物體(2)晶體變大小于解析(1)題圖甲中溫度計放的位置不正確,沒有接觸到物體;(2)如題圖乙,物體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體是晶體;010 min與2838 min加熱時間相同,物質固態和液態吸收的熱量相同,質量不變,固態升高的溫度大于液態升高的溫度,根據Q=cmt,固態的比熱容小,液態的比熱容大;物體在加熱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內能變大,物體在第30 min時的內能小于第35 min時的內能。18.(2019內蒙古赤峰中考)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用圖甲所示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時,其中一個組員誤把鹽水當作清水,在相同的條件下,獲得了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沸點值。為了探究鹽水的濃度與沸點的關系同組同學用水與不同濃度的鹽水做了實驗。(1)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他測得的鹽水的沸點是 。(2)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出不同濃度的鹽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數據記錄如下:鹽水的濃度(%)02468101214沸點()100.0100.3100.6101.0101.3101.6102.0102.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沸點(選填“降低”“不變”或“升高”)。(3)根據以上探究得到的結果我們煮食物時要想讓湯汁盡快沸騰,最好選擇(選填“先”或“后”)放鹽。答案(1)103(2)升高(3)后解析(1)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由圖乙可得鹽水的沸點是103 ;(2)根據表中鹽水濃度從014%,沸點從100.0 上升到102.3 ,可得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沸點升高;(3)根據鹽水濃度增大時其沸點升高可得,我們煮食物時要想讓湯汁盡快沸騰,最好選擇后放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