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12詞四首 教案.docx
12詞四首1了解詞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點,感知詞在節奏、韻律上的美感。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基調。3學會對比閱讀,體會不同詞作的異同點。第1課時漁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獵一、導入新課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曾經學過的有關描寫邊塞風光或將士戍守邊關的詩詞(學生補充詩詞名句)。范仲淹的詞漁家傲秋思也是描寫邊塞的,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范仲淹筆下的邊塞特點。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漁家傲秋思1朗讀本詞,把握內容。(1)說說詞的上闋和下闋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各用兩個字概括。明確:上闋:寫景;下闋:抒情。(2)詞人開篇就說“塞下秋來風景異”,請你說說塞下風景“異”在什么地方。明確:異聲(邊聲連角起,羌管悠悠);異寒(霜滿地);異景(衡陽雁去,千嶂,孤城閉)。這都充分說明了入秋以來,塞北的荒涼以及環境的惡劣。(3)詞的上闋主要描繪了什么景象?寫景的目的是什么?明確: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緊張的邊塞風光圖。通過對邊疆環境的描寫,突出邊塞環境的惡劣,暗示了戍邊將士的艱辛,為下闋抒情做鋪墊。2品讀本詞,賞析語言美。請任選角度賞析下面的詞句。(1)衡陽雁去無留意。明確:“大雁南飛”是一種自然現象,可是在這里詞人卻用了“無留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陽飛去,沒有絲毫的留戀之意,連鳥也不愿久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將士們戍邊條件的艱苦。(2)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明確:在斜陽西沉,煙霧繚繞中的千山萬壑,猶如屏障,重重疊疊,前句描繪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但是“孤城閉”三字頓然情勢突變,顯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門緊閉的景象。“閉”字寫出戒備森嚴,透出緊張氣氛,由此也可見邊塞戰事緊張。(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明確:“濁酒一杯”“家萬里”多年戍守邊疆,離家千萬里,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燕然未勒”運用典故,寫出了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的現狀,所以產生“歸無計”的慨嘆。這兩句抒發了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以及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復雜矛盾的心情。(4)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明確:這句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表示將軍和征夫都白了頭、流了淚。體現出戍邊將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情懷。3把握主旨,品味情感。結合全詞內容,簡要說說這首詞的主旨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明確: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主要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表現了戍守邊疆的艱辛和將士思鄉卻又渴望建功立業的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抒發了詞人的報國之情。目標導學二:江城子密州出獵1品詞入味,理解內容。(1)詞人在上闋中是從哪些方面體現“狂”的?明確:“狂”在裝備齊全,何等威武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狂”在隨從眾多(陣容龐大),何等雄壯千騎卷平岡。“狂”在傾城觀獵(場面熱烈),何等感人為報傾城隨太守。“狂”在自比孫郎,何等豪氣親射虎,看孫郎。(2)下闋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這些“狂”態表現在哪些方面?明確:因老當益壯而“狂”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因雄心壯志而“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3)下闋中詞人由“狂”轉入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愁緒的是哪句?明確:“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這句詞人運用典故,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何日”表明蘇軾渴望建功立業的緊迫感。這句詞表達了詞人懷才不遇的無奈和希望得到重用的報國之志。(4)再讀全詞,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容?明確:上闋主要描寫出獵的盛況,下闋主要抒發自己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2賞析本詞的藝術手法。蘇軾的這首豪放詞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他在這首詞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確:襯托,“鬢微霜,又何妨!”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用典,“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以少年孫權自比,顯示作者的狂勁和豪興;“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表明蘇軾渴望像魏尚一樣得到朝廷的信任,表現出他要為國立功的壯志。隱喻,詞中以“天狼”隱喻侵擾西北邊境的西夏軍隊。寓情于景,借出獵表達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委婉地表達出詞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愿望。三、板書設計漁家傲秋思借景抒情江城子密州出獵第2課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滿江紅一、導入新課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副對聯:上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下聯“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這是郭沫若先生為辛棄疾紀念祠(濟南大明湖公園內)題寫的對聯。上聯寫出辛棄疾的藝術造詣,下聯寫出他的政治抱負。郭沫若為什么會如此評價辛棄疾?今天就讓我們從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尋找答案吧。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1認識作者,了解寫作背景。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詞人,著有稼軒詞,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辛棄疾年輕時參加抗金起義,失敗后南歸,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這首詞是作者失意閑居信州(今江西上饒)時所作。陳同甫(11431194),名亮,與辛棄疾都力主抗金,志同道合,結為摯友。其詞風格與辛詞相似。2研讀細品,理解本詞的情感與主旨。(1)“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作者為什么會“醉”?詞人挑燈看劍,在夢中回到連營體現了什么?明確: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所以借酒澆愁。體現出詞人強烈的殺敵報國、馳騁疆場的愿望。(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營造了什么樣的氣氛?“沙場秋點兵”中的“秋”字又有什么表達效果?明確:營造了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氣氛。“秋”字,即點明了戰爭爆發的季節,也為戰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3)任選角度賞析“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明確:手法:運用夸張、比喻、對偶、用典的手法,從側面烘托了將士的意氣風發,英勇無畏。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繪了緊張激烈的戰斗場面。情感:抒發了作者愛國衛國之情。(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這幾句中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的是哪個詞?這個詞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天下事”是指收復中原,統一國家;“可憐”一詞使感情一落千丈:詞人的抱負只能在醉里和夢中實現,理想和現實形成極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詞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5)再次朗讀這首詞,試歸納這首詞的主旨。明確:這首詞表現了詞人醉里挑燈看劍所引發的關于戰斗生活的回憶,刻畫了一位忠勇的將軍形象,表現了詞人渴望抗敵報國、建功立業的宏大抱負和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懷。3探究本詞的寫作特點。(1)朗讀這首詞,找出這首詞的“詞眼”。明確:“壯”。這個字是本詞的“詞眼”,整首詞都是圍繞這個字來寫的。(2)這首詞從哪些方面體現了“壯”的特點?明確: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非常雄壯、勇猛;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詞人有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卻又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從語言風格上看,本詞壯麗豪放。所以叫作“賦壯詞”。1認識作者,了解創作背景。秋瑾(18751907),自號鑒湖女俠,心懷大志,性格豪放,酷愛詩文和騎馬擊劍,能文能武,敢說敢為。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1904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后參加起義,被捕犧牲。這首詞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節的述懷之作,時值八國聯軍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獻身救國事業。這首詞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舊禮教的束縛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悶彷徨和欲展雄心壯志的開闊胸懷。2朗讀本詞,把握內容。(1)“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明確:這句點明了寫作的時間和地點,中秋節,北京城。(2)請分別歸納詞的上闋和下闋的內容。明確:詞的上闋主要表達了作者自己初離家庭時的矛盾心情,別具匠心。詞的下闋寫作者雖有凌云壯志,但知音難覓,不覺淚濕衣襟。3品析詞句,理解情感與主旨。(1)“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明確:化用漢軍破楚的故事來比喻說明自己終于沖破家庭牢籠。表達了詞人不愿過貴婦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縛、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2)怎樣理解“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內涵?明確:這句進一步說明了自己表面上過著貴婦人的生活,實則奴仆不如的“八年風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對貴婦人的生活,并不留戀,相反加以蔑視。(3)請任選角度賞析下面的詞句。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明確:運用短句,節奏明快,格調高昂,豪邁雄健,將作者身不能為男兒,心卻不讓須眉的苦悶表達得淋漓盡致。以諧音字“身”與“心”、“列”與“烈”意義的顯著變化,來表現詞人的抱負和思想感情的轉變,表明了她雖然身為女兒身,但反抗壓迫尋求解放的決心絕不會比男子差,反映出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舊禮教的束縛中苦苦掙扎的現狀。(4)再次朗讀本詞,概括這首詞的主旨。明確:這首詞寫出秋瑾對身為女子而受禮教束縛、被人輕視、不得施展抱負的憤憤不平,表現了她俠義滿胸懷、肝膽過男子的氣概,表現其不滿封建婚姻,反對封建壓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目標導學三:對比閱讀,分析詞的異同對比閱讀這四首詞,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確:相同點:感情上都與愛國緊密聯系;風格上都具有豪放、開闊、雄壯的特點。不同點:感情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漁家傲秋思是與思鄉緊緊聯系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滿江紅則是要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婦女獨立與解放。三、板書設計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滿江紅可取之處1.注重朗讀,并能夠引導學生賞析詞句,明確四首詞的異同。2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內容豐滿。不足之處1.詞的韻律、藝術特點未過多探究。2詞作背景只是簡單介紹,未深入解讀,導致學生對這些詞作的理解不夠深刻,難以與詞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