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4海燕 說課稿.doc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海燕。下面我就按照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程四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一、說教材(一)教材作用:高爾基的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它被編排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本單元意蘊最豐富、音韻最鏗鏘、寫法最典范的一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朗讀能力、寫作技巧的好教材。(二)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以及本文特點,我把本文教學目標確定為:1、知識和能力目標:把握作品藝術形象及主題;學習本文使用的典型寫作手法;培養朗讀及鑒賞散文詩的能力。2、過程和方法目標:分析海燕的形象;品析用詞的準確性;訓練知識遷移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海燕的戰斗精神,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三)教學重難點:根據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本文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1、重點: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藝術形象的象征意義;學習本文典型的寫作技巧。2、難點:象征手法的運用;結合實際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四)學情分析在經過本單元的其他幾篇課文學習和訓練后,學生已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對于像本文這樣有深厚意蘊的散文詩,學習時則容易出現“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的現象。因此在教學時要考慮讓學生多讀多思,重視引導學生聯系時代背景和社會現實多運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內涵。二、說教法因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 ,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文本,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具體方法如下:導入課文情景法初步感知誦讀法分析形象,品析語言點撥法把握主題,學習寫法討論法知識遷移練習法三、說學法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具體的學法如下:1、情境體驗法: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2、讀書入境法:訓練學生朗讀感知的能力。3、勾畫圈點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4、合作探究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5、發散聯想法: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四、說教程我打算用兩個課時完成本課文教學,第一課時:文本解讀。第二課時:拓展實踐。主要有下面四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情境導入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因此,在課的開始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海燕搏擊長空的視頻,然后師生共同點評,教師引導學生在感受海燕雄壯美的同時,進入到海燕散文詩的學習,并激發他們去尋找海燕的美。第二環節:多樣誦讀海燕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散文詩,所以教學中要抓好朗讀這一環節,我采取了以下三步:第一步: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讀,在聽讀中畫出文中的生字詞;把握文章的朗讀基調。在聽讀后教師引導學生一一落實完成。具體步驟如下:1、要求學生給生字詞正音,教師訂正明確。2、師生共同探討本文感情基調,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第二步: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學生按照前面老師的指導,讀好停頓、重音、語速,讀出感情,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整理出文中的藝術形象及描述的畫面。然后教師指明學生回答文中塑造了哪幾個藝術形象,描述了哪幾幅畫面并簡要說明之。第三步:指明學生誦讀。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段落展示朗讀才華,要求放聲動情,讀出詩情、詩意、詩味。并在朗讀中初步感知藝術形象的特征。第三環節:揣摩品味海燕是篇意蘊很豐富的文章,我們必須深入研讀。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兩步:第一步: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學生跳讀文本,用勾畫圈點法找出描寫海燕神態、聲音、動作的詞句并進行自主品析,進而歸納出海燕的性格特點,體會本文用詞的準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有的放矢,適時點撥,如:準確的用詞(“飛翔”、“飛舞”、“穿過”、“掠起”等)、恰當的修辭(比喻、擬人、反復等)。性格特點(勇猛矯健,英勇無畏,充滿自信等)從而完成對語言的品析、對海燕性格的歸納。第二步:合作探究:教師先要求學生研讀文本,采用合作討論法完成下面的思考題。在學生初步討論的基礎上再明確答案。思考題:1、暴風雨到來前海面景象有何變化?這是什么描寫?作用何在?2、文章為什么要寫海鴨、海鷗、企鵝等海鳥?3、文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對不同形象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請找出文中相應的描寫,聯系時代背景,想想它們各象征了什么?4、“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義?為什么用它作全詩的結束語?5、文章題目是海燕,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替作者擬定一個副標題。第四環節:拓展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種“實踐能力”,不僅應該包括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還應該包括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設計了幾種練習,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想:引導學生由海燕形象聯想到海燕精神及相關的人和事,進而讓學生拋開時代背景,賦予“海燕”新時期新的象征意義。第二步:寫:播放一段動物世界,讓學生利用課內學到的方法技巧進行描寫。(提示:可以抓住動物的姿態、動作等進行直接刻畫,也可以從側面進行描寫。用恰當的詞語和修辭手法。)此環節時間可靈活運用,時間充足就課堂寫作,否則在觀看完影片后將寫作部分移至課下作為作業。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