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7溜索 教案.docx
7溜索1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2分析人物形象,感知藝術手法。3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一、導入新課云南怒江大峽谷,被稱為“東方大峽谷”,是世界三大峽谷之一。峽谷的東面是被稱為“萬瀑千湖之山”的碧羅雪山,西面是中緬邊境千里邊防的高黎貢山,谷底是奔騰咆哮的怒江。怒江沒有船,驚濤怒浪上小船無法橫渡,兩岸居民過江,從前主要靠“溜索”橋。那么,什么是溜索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跟隨作者的描述去感受這種讓人驚心動魄的過江方式。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梳理故事情節,把握主要內容1小說的情節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明確:開端:馬幫抵達怒江邊,等待溜索過江。發展:馬幫的漢子們決定溜索,將牛們以及馱子熟練沉著地運到對岸。高潮:在首領的指導下膽戰心驚地溜索。結局:全隊順利到達對岸,再次上路。2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明確:一個首領帶領馬幫一起溜索過怒江。目標導學二:關注人物描寫,分析人物形象1這篇文章人物眾多,有馬幫的首領、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漢子以及馬幫中的其他人。這些人中,誰才是文章的主人公?明確:馬幫的首領。2首領是一個怎樣的人?默讀課文,從文章找出描寫首領的語句,分析首領的形象特點。(1)首領穩穩坐在馬上,笑一笑。明確:“穩穩”“笑一笑”,與“我”和牛的恐懼形成對比,襯托出首領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2)首領緩緩移下馬,拐著腿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明確:溜索前首領下馬用手“敲一敲那索”,體現了他細心、認真、負責的性格特征。(3)(我)戰戰兢兢跨上角框,首領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明確:帶“我”溜索時提醒“我”不要看下面,體現了首領對他人的關愛。(4)猛聽得空中一聲呼哨,尖得直入腦髓,腰背顫一下。回身卻見首領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拐著腿彈一彈,走到漢子們跟前。明確:首領打著尖細的呼哨,“飛到索頭”“抽身躍下”,最后一個溜索,這些行為都表現出首領非凡的身手、粗獷的為人、領袖的氣質。總結:首領是一個認真負責、關愛他人、身手非凡、從容不迫、具有領袖氣質的人。目標導學三:跳讀課文,分析環境的作用跳讀課文,找出文中反映環境特點的語句,分析這些語句的表達作用。1萬丈絕壁飛快垂下去,馬幫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著一派森氣。俯望那江,驀地心中一顫,慘叫一聲。明確:視覺描寫和聽覺描寫相結合,寫出了怒江峽谷壁頂孤懸、高峻、險惡的特點,“一派森氣”“驀地心中一顫”等心理方面的細節描寫充分抒發了“我”初次直面峽谷時的震顫、驚恐之情,讓讀者如臨其境。2牛們早臥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兩個漢子拽起一條牛,罵著趕到索頭。那牛軟下去,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起來。漢子們縛了它的四蹄,掛在角框上,又將繩扣住框,發一聲喊,猛力一推。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撒泄過了索子一多半,那邊的漢子們用力飛快地收繩,牛倒垂著,升到對岸。明確:牛溜索前“早臥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起來”,溜索中“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撒泄”逼真地描寫出牛溜索前后驚恐失態之狀,它們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著”的牛們一起烘托出峽谷的險惡;而這些牛們又反襯出這些趕牛溜索的漢子們的沉著、果斷。3牛們終于又上了馱,鈴鐺朗朗響著,急急地要離開這里。上得馬上,才覺出一身黏汗,風吹得身子抖起來順風擴一擴腮,出一口長氣,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明確:牛們溜索后急急地要離開峽谷邊顯示出它們仍然驚魂未定,從側面烘托出怒江峽谷非同尋常的險惡。總結:本文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寫,又有對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峽谷環境的險惡,又表現出了馬幫漢子們的從容不迫、沉著穩重的特點。三、板書設計溜索對比烘托可取之處將小說的三要素分為三個目標一一分析講解,讓學生在把握文章內容、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對突出環境特點的表現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本文語言簡潔凝練,選詞煉字頗為考究,由于時間限制,只對突顯主人公形象的語句作了重點賞析,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整體把握文本語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