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寫作 修改潤色 教案.doc
寫作修改潤色1了解修改環節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確好作品不僅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2學習修改文章的原則和方法,理解什么是“言”的修改與“意”的修改,以及怎樣進行“言”和“意”的修改。3初步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對自己所做的文章進行修改潤色。一、導入新課三分文章七分改,歷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視文章的修改潤色。魯迅先生曾說:“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動卻達90多處。宋代王安石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改了十三次。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對文章進行修改潤色。二、修改文章的原則修改文章要兼顧“言”和“意”。言,指言辭和表達;意,指立意和思想內容。詞不達意,語句不連貫,布局不合理等,要從“言”上進行修改;內容膚淺、觀點牽強、材料單薄等,就要著重從“意”上做出修改。概括起來就是“六問”:“一問扣題緊不緊,二問材料新不新,三問立意高不高,四問結構順不順,五問句子通不通,六問用詞準不準。”修改文章時,首先要著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確,觀點是否鮮明,內容是否充實而有新意,根據發現的問題做出調整。主要包括:(1)訂正觀點。觀點有時不正確或有失偏頗,需要加以改正。(2)完善主題。主題不正確,不深刻,不集中,影響全局,應當加以修改。(3)增刪材料。材料不詳實,需要糾正;不充實,需要補充;材料過多,淹沒觀點,則需要刪除。“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對”。字詞和標點的錯誤、病句等,要一一改正。進一步推敲用詞,使之準確恰當。推敲句子,使之通暢連貫。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與段之間銜接是否合理,詳略安排是否恰當,有無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時應重點關注的。進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將“言”的修改與“意”的修改結合起來。補充內容、加工潤色,使內容更充實,語言更富有文采。三、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1)誦讀法。宋代張載說“聲入心通”,指的就是一邊誦讀,一邊思索,遇到語意不暢,氣勢不接的地方,加以改正。(2)冷卻法。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時間,可以把寫好的作文收起來,放一段時間以后再拿出來看。這樣做能夠讓你從原來的思路中跳出來,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審視它,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后,你的眼光、水準比以前又有了提高。這時,你往往更容易發現原來文章中的不足。(3)求助法。就是請別人當先生,把初稿拿給人家看,或讀給人家聽,然后請人家提出修改意見。(4)推敲法。在寫的過程中邊讀邊寫,邊寫邊改,發現不妥當的地方及時修改,不斷尋找最佳的表達,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寫作質量。四、寫作實踐【原文】我是這樣成長的“哇”的一聲,我來到了這個世上。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認識了自己的父母,還“被迫”認了個姐姐。聰明的我,6個月就學會了說話,9個月大時就會走路了。過了嬰兒時期,就進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過得“了無生趣”。3歲“被迫”進了幼兒園,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們,喊了自己根本不認識的老師,學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進行著。讀完了幼兒園,進入了小學,告別了熟悉的同學和老師,又“被迫”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和老師,成績平平,沒有一點起色,但當我懂事時,就一頭扎進了書海中。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讓我為海的女兒而哭泣,為玫瑰仙子的幸運而贊嘆,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可直到六年級,我的生活才發生了改變。成績如夢幻中那樣上升到前幾名。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六年級時,我們必須進行小升初的考試,面對人生的第一戰,我放棄了自己的最愛課外書,但同時也獲得了令人喜悅的成績。升入初中后,我告別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漸迎來成熟,同時又告別與自己相處六年的熟悉的同學和老師,又“被迫”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和老師。初中階段比我想象中辛苦一些,并且有了較強的競爭意識,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績自然提高了不少。這就是我目前的成長歷程,以后怎么樣,我也不太清楚,不過,從這些成長歷程中,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明確了人生奮斗的方向!【改后范文示例】童年的影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童年那段歡樂的時光還會再來嗎?我等啊等,總不見它回家的身影,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我滿心留戀地翻開影集,才知道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知道時光總是要流逝的,只有影集才能保存它的倩影。看著一張張照片,一行行成長的足跡映入我的眼簾5歲吟誦詩篇5歲的我是一張白紙,那時的我對世界還很懵懂。媽媽是我第一任老師,教我背了很多古詩和兒歌,為我打開了通向文學殿堂的大門。當我看見清清湖水時,“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脫口而出;當我看見滿塘荷葉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便隨景而出。母親把我帶上了朦朧而充滿詩意的文學之路。8歲揮毫潑墨6歲時我已經跟著爺爺學習書法了。8歲時,在爺爺的鼓勵下,我首次亮相電視臺,為全國觀眾展示書法才華,并獲得優秀獎,在人生路上留下第一個閃亮的足跡!它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在那以后,我還獲得了世界少兒書法大賽第六名。在爺爺的悉心指導下,我的書法水平又有了很大進步,在省書法大賽中不斷贏得一次又一次金獎。書法不僅讓我提高了修養,而且讓我懂得了“愛拼才會贏”的道理,嘗到了成功的喜悅!10歲成長煩惱隨著年齡的漸長,我的學習負擔一天天加重,這時我才懂得了學習的艱辛。看到同學們一個比一個認真,我才知道什么叫競爭。于是,我也狠下功夫,勤學苦讀。那時的我已經知道什么叫目標,知道了什么叫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我懂得了成長的背后隱藏著不盡的煩惱,懂得了獲得成功需要付出不盡的汗水,懂得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12歲走向成熟12歲是我人生經歷的轉折點,是我離別童年走向少年的轉折點,我感覺自己在漸漸長大,漸漸成熟。我得到過很多榮譽,很多獎狀,并多次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英姿”,但我更嘗過不少的苦痛,嘗過無數次的失落。成功時,我不驕傲;失敗時,我不氣餒,就這樣,我在一次次成功和失敗中成長,在一次次成功和失敗中走向成熟!合上影集,我似乎看到路還在不斷延伸,我的童年夢想,也在不停地流淌,不斷地飛翔總評:這篇習作選擇了翻閱影集這條主線,將生活中的剪影一張張地鋪在這條主線上,讓人眼前一亮。作者擷取了成長路上的四朵浪花,精彩呈現:一是巧妙選“點”,所選材料就是幾個“點”截取了5歲、8歲、10歲、12歲的成長片段,并用小標題有條有理地展示了成長的歷程,表現了自己成長和奮斗中的喜悅和艱辛。二是善于描“細”,如5歲的看水吟水、觀花頌花的描寫,都是很生動、很有表現力的細節。這些細節使得文章內容更充實、更生動形象。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在回憶自己童年生活后,借此抒發了對人生的認識和感嘆,使得主題得以升華,且富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