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7.1日本教案.doc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 日本【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2.利用地圖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點,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了解日本的東西方兼容的文化。4.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其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5.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分析日本工業帶的分布及形成原因。過程與方法1.充分運用圖文資料,培養認識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主要災害及成因分析的能力。2.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日本自然環境和人文特點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求知欲,增強防震意識,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建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窘虒W重點】1.日本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2.培養學生的防震意識和能力。【教學難點】1.學生自己讀圖總結日本的自然環境。2.學生分析一個國家的位置、地形、氣候的方法?!窘虒W方法】討論法、情境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分析歸納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日本的旅游景點和與地震的有關材料?!窘虒W過程】情境導入1.圖片展示仔細觀察上面圖片,你能分別說出圖A、B、C中表示的火山、傳統食品和傳統服飾的名字嗎?你知道這是哪個國家的特色嗎?2.視頻播放視頻播放日本民歌北國之春、富士山和櫻花畫面,讓學生通過看、聽來初步了解這個國家,激發探究學習的興趣。3.材料展示2018年9月6日在日本北海道膽振地區中東部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7千米。截至當地時間2018年9月10日晚,北海道地震已致44人遇難,約有640人受傷。該地震引發了北海道幾乎全境停電,持續不斷的余震也給主要產業之一的旅游業帶來沉重打擊。結合日本的地理位置,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導入新課。4.創設情景師:今天我們組成旅游團去下面這個國家進行旅游。播放與日本有關的圖片。生:根據圖片判斷旅游的目的地日本。講授新課圍繞教材提問題,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師:我們在出發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生:暢所欲言(語言、貨幣、地圖、氣候、可選擇的交通工具等)。師:適時點撥。1.友情提示語言日語。貨幣日元100日元6元人民幣;日本銀行兌換只在上午9時到下午3時進行,周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銀行全天休息,一般只能在飯店里兌換,要比銀行兌換稍微貴些。地圖日本海陸位置、確定旅游地與中國的位置關系、組成(四個大島)、主要城市位置(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城市)等。氣候引導學生根據氣溫和降水變化曲線,判斷日本屬于海洋性氣候,概括氣候特點解決穿衣問題和雨具。交通工具海陸位置島國輪船(與中國隔黃海)或飛機。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我們到達了日本。2.所見所聞(一)食:展示日本的傳統飲食圖片,如壽司、各種魚片等。其中壽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為海產品(紫菜、魚片),市場上也有很多海產品。師:日本人為什么那么愛吃魚?(歸納)海陸位置島國飲食習慣(屏幕展示)展示“圖7.2日本的地形”,結合圖中信息,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下列任務?!咀灾鲗W習】(1)日本是太平洋部的島國。自北向南是由、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日本領土四大島中,面積最大的是 。(2)四國島與本州島之間的水域是。日本的首都瀕臨洋。 (3)日本海岸線曲折,多。 (4)日本地形以、為主。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5)日本最高的山是,是一座活火山。請同學展示自學成果,師及時糾正答案。(二)住:日本傳統的民居,多是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建筑的(圖片1)師: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呢?生:多地震。小組討論(1)日本為什么多山、多火山、地震和溫泉? 歸納: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所以多山、多火山、多地震、多溫泉。(2)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給人類帶來災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動期間,能夠利用火山為人類造福嗎?教師適時引導出日本著名的山富士山,再次找出在地圖上位置,觀察圖例可判斷此山為火山,領略富士山的自然風光。(3)日本經常有地震發生,每年有感地震多達1 500多次。盡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傷的人數很少。因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進行防震演習。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識,大家就不用慌張了。我們國家也是多地震的國家,在防災減災方面可以向日本學習哪些經驗?地震后的自救生:暢所欲言,教師及時糾正或指導。(三)穿:日本的傳統服飾是和服。師補充:日本的傳統服飾及櫻花長時間的盛開,和當地的氣候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屏幕展示)亞洲氣候圖請同學讀圖說出日本的氣候類型,討論并說出氣候特點。明確:日本氣候受海洋影響大,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3.所感所悟走在大街上,感到又緊張又興奮。其實與日本人一接觸,我的緊張感就減少了不少。我們與日本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一切都給我們一種熟悉的感覺。同時,在日本也看到了銷售世界一些著名品牌的“名牌特價店”和一些小洋房。討論:(1)衣、食、住等方面,你感受到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點?(歸納)日本有些文字與中國的漢字一樣;建筑風格多像我國唐代的長安、洛陽等都城;和服與我國唐裝很相似。和服與“洋”服并存和食與“洋”快餐并存和屋與“洋”房并存(歸納)東西方兼容的文化4.特別推薦課前學生搜集材料,由學生說出日本的特點,教師引導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例如,觀看相撲、茶道、花道、書道的表演屬于東方文化融合的表現。賞櫻花日本的櫻花節在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泡溫泉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通過這次旅行,我們感受了日本的衣食住行,學習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環境特點,并深刻體會了日本東西方兼容的文化特色。如果你要為家人準備些日本禮物,你會準備日本哪些著名的產品呢?5.探究活動(活動1)請同學們觀察圖7.12“日本主要工業產品的輸出”,找出日本的工業產品還出口到哪些地方?學生回答略。(活動2)請同學們觀察圖7.11“日本主要工業原料的來源”,找出日本的工業原料主要來自哪里?學生回答略。(活動3)教師:日本工業高度發達,為什么把眼光瞄準海外市場呢?請同學們以4人小組為單位,分析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和有利條件。 總結歸納原因: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資源匱乏。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工業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來越多,日本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原材料的進口國。從而制成工業品,以加工貿易為主。國內市場狹小,這要求工業制成品大量出口,現在日本的工業產品已銷往世界各地。因此,對外依賴嚴重。有利條件:港灣優良,航運便利;發達的科學技術;充足的勞動力。(活動4)討論:日本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呢?采取了哪些措施解決?生答。師補充講解:日本擴大海外投資,會給當地帶來環境污染,造成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緊張。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到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的資源嚴重破環,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活動5)工業布局:讀圖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帶”找出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并在板圖上指出幾大主要的工業區。綜合分析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主要原因?生答師及時補充講解。課堂總結日本雖然自然資源貧乏,國土面積狹小,但是日本發揮科學技術先進和勞動力資源充足的優勢,利用島國多良港的有利條件,將工業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大量進口原料,加工成工業產品,再大量出口工業產品。這種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展經濟的方式,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我國的國情和日本不一樣,我國的經濟要迅速發展,不能盲目照搬別國,一定要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們的經濟。作業布置1.學習了日本的經濟,你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我國在經濟發展上應向日本借鑒什么?2.完成同步學習?!景鍟O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