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三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概況與區域開發教案新版湘教版.doc
第三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概況與區域開發第1課時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其原因,使學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培養學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繪制簡圖表示新疆地區地形分布特點,初步培養學生繪制簡圖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了解影響新疆農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初步學會辨證分析問題的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教科書呈現的資料以及課外收集的資料的閱讀、分析、歸納、提煉等思維過程,發現并總結本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獨特的環境特征,初步找出本地區人口、環境、資源等問題的解決途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我國西部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2.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1.自然環境特征對城市、人口和交通設施分布的影響。2.在能源開發過程應如何保護環境。2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展示:維吾爾族姑娘穿著民族服飾的圖片請大家辨認一下,這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哪個省級行政區?學生齊答: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講授新課一、高山、荒漠與綠洲 承轉講述:新疆地處祖國的西部邊陲,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首先讓我們來認識新疆的自然環境特征。(一)自然環境特征 展示:中國政區圖鏈接:地形與城市分布示意圖 活動問題:1.描述新疆在中國的位置特點,找出與新疆相鄰的國家有哪幾個。學生讀圖回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從東北向西南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八個國家相鄰,是我國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2.找出橫亙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脈,說出它們的走向。新疆北部有西北東南向的阿爾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額爾齊斯河發源于此。中部有東西向的天山。南部為包括多條山脈組成的東西向山脈昆侖山。3.找出新疆的兩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天山把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大部分,南為塔里木盆地,面積53萬平方千米,為世界最大內陸盆地。盆地中有面積達32.4萬平方千米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為準噶爾盆地,盆地中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為我國第二大沙漠。學生學畫示意圖。4.將上述山地和盆地在圖8-41中畫出(用鉛筆)。學生讀圖畫圖,教師巡回指導畫圖方法。(學法指導)教師總結:新疆的地形特點可以用“三山夾兩盆”來概括。(二)獨特的環境特征 承轉講述:新疆兩大盆地內都有面積廣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廣布,與新疆的氣候條件密不可分?;顒?請大家在中國政區圖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東部距太平洋的直線距離。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比例尺公式。講述: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新疆距海洋遙遠,加之重重山嶺阻擋和高原的屏障作用,使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很難到達新疆內陸,導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熱,日照長,溫差大,降水少,蒸發強。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學生量算,請兩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計算結果:新疆東距太平洋達2500千米,南距印度洋1600 千米,距海洋遙遠。(三)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 呈現:塔里木盆地的沙漠與綠洲圖 提問:請大家讀圖回答以下問題: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分布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原因。學生讀圖回答。歸納講述:由于新疆地處亞歐大陸內部(據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究測定,亞洲大陸的“ 心臟 ”地理中心位于新疆烏魯木齊郊區的烏魯木齊縣永豐鄉包家槽子村),距海洋遙遠,導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潤下,在盆地的邊緣山麓地帶出現了許多綠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這些綠洲地區,冰川冰雪融水還孕育了一些內流河。在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運輸是加強人類活動聯系的主要方式,方便了人民生活,因此交通設施的分布與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邊緣分布,將人口、城市和經濟活動集中的綠洲聯系起來,既靠近水源,也帶動了城市和經濟的發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是新疆各綠洲之間相距遙遠,這勢必導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暢,信息通達度較差,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極大地影響、制約著新疆的經濟發展。面對這種境況,應從實際出發,加大新疆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擴大新疆的對外交流,以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塔里木盆地的沙漠與綠洲圖 講述承轉: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環境特征,生態環境很脆弱,是我國荒漠化較嚴重地區。提問:請大家讀圖8-42回答: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區域發生?人們在這些地區生產和生活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歸納講述:簡單地講,荒漠化是指由于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在干旱和半干旱環境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區的土地逐漸退化,直至變成荒漠的過程。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城就是因為土地的不斷荒漠化而在版圖上消失的。在新疆,綠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區。而綠洲的外圍是茫茫沙漠,如果出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破壞植被,以及過度抽取地下水和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資源,就很容易導致脆弱的綠洲邊緣的土地荒漠化。為了不讓樓蘭古城的悲劇重演,我們應從生產和生活的多方面著手,如培養優良畜種,合理放牧、輪牧,采用先進灌溉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等來阻止大地的荒漠化。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著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獨特環境特征,重點了解了新疆以干旱為主的氣候特點和與之相適應的荒漠為主的自然景觀,這說明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同時人類是自然環境的產物,環境特征也會影響到人類的活動,干旱的自然環境導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綠洲和內流河沿岸;同時人類的某些行為也會破壞生態,導致環境惡化。人類與環境應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第2課時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新疆的農業 講述:在新疆干旱缺水的條件下,農業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本節第二部分,新疆的農業及能源開發。講授新課 講述: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新疆干旱缺水,年平均降水僅120150 mm,個別地區甚至不足50mm,這就意味著靠天然降水根本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因此,新疆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潤的綠洲,發展了特色鮮明的灌溉農業。活動:請大家閱讀第89頁課文及圖8-45、8-46、88頁分析討論完成以下問題:1.新疆的特色農產品有哪些?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2.“坎兒井”是一項什么工程?與當地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3.在新疆及中國西北內陸的其他省區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人口與水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你認為應怎樣合理開發水資源?學生讀書、分析、討論,回答。新疆的特色農產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多種水果。穩定的灌溉水源得益于新疆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播放:坎兒井示意圖的動畫 講述:坎兒井中的水來自山麓地下水富集地帶。在山麓地帶,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的下滲,形成地下水富集地帶,睿智的新疆人民從山麓開始,順著傾斜的地勢先開鑿豎井,然后利用豎井不斷疏通開鑿了地下暗渠,將汩汩清泉引向盆地的邊緣,維持著綠洲的生存。由于水渠在地表以下,因此有效避免了因氣候干旱而引起的大量蒸發,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水資源,使新疆人民得以在這廣袤的沙漠邊緣繁衍生息。觀看、聆聽、思考、發問。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 呈現:綠洲農業產品圖 歸納講述:新疆的瓜果特別甜,色彩也特鮮艷,這是因為新疆夏季熱量充足,由于空氣中云量少,降水少,白天光照強烈,利于瓜果著色,同時白天光合作用強,可以生成大量糖分。而夜晚降溫很快,氣溫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弱,也減少了對白天生成糖分的消耗,因此,由于晝夜溫差大,新疆的瓜果特別甜。同理,由于光熱資源充足,降水稀少而且有比較穩定的灌溉水源,新疆成為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產區。但是目前新疆乃至整個西北地區都因為缺水而陷入了生存和發展的困境。面對現實,我們應從生產和生活兩方面入手,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緩解人水矛盾。1.提高現有水資源利用率。如采用先進的灌溉方式:噴灌、滴灌等發展節水型農業。2.減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3.節約每一滴水。如日常生活中洗衣水可沖座便器,洗拖布;淘米水可以澆花等等。 聆聽、感悟。提問: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加快西部大開發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發揮新疆地區的優勢,發展具有競爭實力的特色農業呢?潛力巨大的能源開發 呈現:新疆油氣資源分布圖 承轉講述:新疆的經濟優勢除發展特色農業以外,更主要是發揮能源優勢。提問:新疆為什么成為中國重要的油氣工業基地? 答:新疆的兩大盆地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潛力巨大。預測儲量占全國1/3以上,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氣就占全國陸地下天然氣的22%。有克拉瑪依、輪臺、庫車等大型油氣田。因此,新疆成為中國的重要油氣工業基地,成為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呈現:西氣東輸圖 提問:1.找出西氣東輸的起點和經過的省級行政區。2.西氣東輸工程跨越了哪幾個大的地形區和哪幾條大河?3.西氣東輸的實施,將為東、西部地區帶來什么好處?4.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中如何體現經濟效益的基本準則呢?學生讀圖、分析、討論作答。答: 1.西氣東輸工程西起塔里木天然氣田輪南,途經新、甘、寧、陜、晉、豫、皖、蘇、滬9個省市,目的地是長江三角洲。2.西氣東輸工程自西向東跨越了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幾個大的地形區及黃河、淮河、長江、京杭大運河等水系。3.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使我國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帶動當地相關行業,如建筑、鋼鐵等工業的發展,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大促進西部經濟的發展,縮小了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同時,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緩解了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從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的天然氣價格比進口天然氣要便宜,這也降低了東部地區的生產成本;天然氣是潔凈能源,改善了東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狀況。4.西氣東輸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因此在工程實施之初就建立了“健康、安全、環保的管理體系”。在設計和施工上處處強調對環保的要求。如嚴格規定28米寬的施工區域,對管道埋入地下的回填土要求必須是草類能夠生長,為保護羅布泊地區80多只野駱駝,專門追加了近1.5億元投資,增加管線長度15 千米等等。這些措施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原則,相信這樣的工程必將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新疆的特色農業,了解了西氣東輸的線路所經地區,西氣東輸工程實施的重大意義。新疆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陣地,一定會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而不斷發展,新疆的明天會更美好,西部的未來會更燦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