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世界的氣候4.1天氣和氣候教案2.doc
天氣與氣候教材分析本課是湘教版七年級地理第四章第一節內容。教材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關注的天氣狀況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對天氣狀況的描述。首先介紹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要求學生說出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天氣”與“氣候”是日常接觸較多,但有時又不太注意區分的兩個概念,正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是正確理解、表述、傳達天氣和氣候信息的前提。教材接著介紹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給出了常見的天氣符號,衛星云圖和城市天氣圖,重在培養學生閱讀和使用天氣預報圖的能力。最后教材提供的大氣環境監測的閱讀資料,既是聯系實際,貼近生活的內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內容。隨著人們對大氣環境質量的關注,大氣環境質量的變化將會像天氣變化一樣受到重視和關注。教學目標課程標準: 從實踐出發,聯系實際,將生活實際帶入課堂,讓學生切切實實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與技能: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2.能夠識別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3.能夠體會到天氣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4.學會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能根據污染指數評價不同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理解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過程與方法:1.借助多媒體設備,使學生認識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和聯系。2. 通過組織游戲、小組討論等活動,了解天氣預報,認識衛星云圖,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從環保的角度讓學生理解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2.通過讓學生記錄天氣預報及空氣質量預報的有關數據,使學生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3.通過收聽、收看當地電視臺、廣播電臺的天氣預報和全市空氣質量預報的節目,了解家鄉的天氣及大氣環境,培養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4.通過讓學生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的活動,增強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難點:1.從日常生活入手,著重區別“天氣”與“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2.要求學生學以致用,認識常用的天氣符號,學會看天氣預報。3. 學會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理解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解決措施: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組織游戲、小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以下六部分:1.突破教材安排的順序,將天氣和氣候安排在兩個板塊進行學習,最后進行比較,得出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2.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第1小組描述天氣及有關的成語,第2小組描述與氣候和氣候有關的成語。3.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各種天氣現象,師生運用“三板”繪制天氣符號簡圖。4.學生模擬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播報城市天氣狀況。5.學生小組討論,分析了解空氣質量與人類健康的關系,6.做一做:課堂小結,完成相關作業。設計依據采用多媒體及地理 “三板”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計算機所特有的優勢和自身教學條件,將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圖像等多種媒體綜合,它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通過角色扮演,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導入】天氣對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教師提問:1.每天堅持收看天氣預報的同學有哪些,為什么?,你是怎樣收看天氣預報的?2.介紹你說看到的在6月20日期間安陽形成的11級大風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有哪些?學生活動:(舉例說明)天氣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天氣對自已的上學、參加活動、生活等方面的影響。(天氣對戶外活動、交通、農業生產、航海、軍事等的影響)(舉例說明)天氣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局v授】天氣的概念和特點1.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什么是天氣?天氣的概念是什么?2.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得出天氣的特點(短暫性,易變)。3.將學生分組,開展第一輪競賽活動。學生分成2個小組,要求各組同學通過討論,1組的同學寫出有關天氣的成語,(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認識有關天氣內涵是什么) ,第二組同學判斷下列詞語和詩句反映的是否是天氣,并說明理由(加深理解和應用,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净顒印空J識天氣符號教師活動: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天氣狀況呢?2. (播放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視頻)3. 展示:常用天氣符號圖,引導學生通過分類、形象記憶并熟悉天氣符號。4.展示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學生活動:1.學生回答:看云識天氣、農諺、廣播、報紙、電話(121)、上網、電視等。2. 仔細觀察并議一議,在衛星云圖上,藍色表示_____,綠色表示_____,白色表示______區。白色越濃,云層越____,降水量越____。3.學生根據展示的天氣現象,繪出天氣符號。(圖文結合。可以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其有意注意的時間延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易于理解、識記。)4、展示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氣情況圖,由學生模擬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播報課件顯示出的城市天氣狀況。【講授】氣候的概念和特點提出問題:1.今年我國南方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是什么?播放視頻并介紹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2.展示并介紹我國北方的氣候景觀,學生也可以自行總結歸納。通過以上對天氣的學習,采用對比比較的方法讓學生總結我們安陽地區的氣候特點從而掌握氣候和天氣的異同?!净顒印凯h境質量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提出問題并思考1.安陽地區去年冬天的嚴重污染,排名倒數第一的現實狀況以及今年的重視環境治理后的藍天白云,說明了什么2. 你會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嗎?出示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3. 你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改善我們城市的大氣環境?討論:1.環境對生活的影響是什么?2. 了解空氣污染指數的含義。,判斷出各城市空氣質量優劣。3.角色扮演:以市民、環保局的政府官員、工廠老板、農民等角色來說說怎樣保護大氣環境。(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練習】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衛星云圖是由( )拍攝的地球大氣運動狀況圖像。在此圖上,藍色代表( ),( )代表陸地,白色代表( )。藍色、綠色代表的天氣狀況是( )。2.一天中,氣溫最高出現在( )約( )時,最低氣溫出現在( ).一年中,北半球陸地月均溫最高出現在( )月,最低出現在( )月。南半球海洋月均溫最高出現在( )月陸地月均溫最高出現在( )月。3.無論一月還是七月,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是( )是受( )因素影響造成的。二.選擇題1、下列說法中,不是描述天氣的是( )濟寧市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雨熱同期臺風“龍王”在福建省登錄,滯留時間長達10個小時歐洲西部地區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全年溫和多雨未來的24小時內,將有6-7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8度A.、 、 B. 、 C. 、 D. 、2、下列關于衛星云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A.在衛星云圖上,綠色表示林地 B.在衛星云圖上,藍色表示陸地C.白色表示云雨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D.降水的多少與衛星云圖上的白色深淺無關【作業】布置作業地理讀本:基礎梳理部分填寫;并進行課外調查,調查紅水河的污染狀況,并寫出調查報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