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7.3尤第1課時教案.doc
第三節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熱帶季風氣候【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學會運用地圖說出印度的首都、位置、地形和河流等自然環境特點。2.學會運用圖表,說出印度的氣候特點,分析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3.學會運用資料,說出印度的人口特點,分析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過程與方法學會獲取圖示信息的步驟和方法,從而提高分析和概括地理事物或現象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從印度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懂得人類必須自覺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口觀。2.通過對治理印度水旱災害的討論,激發學生了解自然,適應自然的情感,培養人地關系協調發展觀。【教學重點】印度的人口特點及人口眾多的優勢和不足。【教學難點】分析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具準備】1.教師準備:搜集資料、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印度的圖片、風俗資料、水旱災害新聞資料。【教學過程】情境導入1.播放歌曲播放孫燕姿的歌曲神奇,同時展示幻燈片“印度的舞蹈”“印度婦女的裝束”。同學們聽到這首歌,看到這樣的畫面,會想到哪個國家?印度印度古稱“天竺”(西游記中所說的“西天”)那么,印度是一個怎樣的國家,與中國的國情有哪些相似之處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奇而古老的國家。2.圖片展示你知道這些圖片展示的是哪個國家嗎?你了解其文化背景嗎?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家,探究其中的奧秘。導入新課。3.資料展示印度遭遇百年旱災。網友:地球真的不適合我們居住了嗎?據英國每日郵報2017年5月25日報道,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則視頻,視頻中的一頭大象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烏蒂鎮的公路邊吃垃圾,只因該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災。旱災發生后,野生動物們不得不鋌而走險來到居民區襲擊人類,甚至以垃圾為生。當地司機稱經常看到大象在公路邊活動。視頻中,一頭大象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垃圾,卻不知其中很有可能含有致命的有毒物質。在過去幾個月內,當地動物的死亡率不斷上升。印度為什么如此干旱呢?分析印度的氣候特點。導入新課。4.創設情景展示西游記動畫圖片,讓學生解說介紹圖片,把學生帶入情境。西天取經的路上發生了一個個生動有趣、驚心動魄的故事。現實中雖然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樣的人物,但是在歷史上,唐僧確有其人,他的真名叫玄奘。大家知道他到哪里取經嗎?去古印度。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唐代高僧玄奘一起去西游印度,了解一下印度的習俗文化。講授新課1.欣賞圖片,感受印度文明。展示宗教文化圖片和生活圖片,了解印度宗教文化知識。介紹典型圖片。他們為何要去印度取經呢?因為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承接: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印度的街頭,展示人頭攢動的圖片,過渡到人口。2.小組合作,分析印度人口問題。(1)讀世界人口居前六位國家圖和印度人口增長趨勢圖,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問題引導:從人口數、總趨勢、每間隔10年增加人口數有什么特點。這些信息說明了什么問題。(2)展示人口文字資料,閱讀資料你能獲取哪些信息。目前,印度的人口還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讓學生分組討論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教師歸納總結。提問:印度人口這么多,政府就沒有采取措施嗎?導入印度控制生育計劃,讓學生自主閱讀材料。20世紀70年代,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印度政府開始推行控制計劃生育,鼓勵一對夫婦只要兩個孩子。政府對不多于兩個孩子的夫婦在就業、教育、住房和醫療等方面給予照顧,退休后提供退休金。但是,印度的計劃生育計劃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廣大的農村,多生子女現象依然非常普遍。活動運用材料,歸納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1)閱讀材料,歸納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印度每年新增勞動力1 800萬人左右,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小麥、甘蔗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印度是全球幾大移動電話市場之一。2008年,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5億人。優勢1:勞動力豐富、價格低廉。優勢2:消費群體龐大、消費市場廣闊。(2)閱讀表7.2,說說印度眾多人口對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壓力:說明人口眾多,不僅人均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較少,影響糧食供給,而且還導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嚴重低于世界平均值,影響經濟發展。(3)分析圖表,談談印度人口問題給中國帶來的警示。小結:人口的增長應該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承接:印度眾多的人口生存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下?3.圖說印度位置、鄰國、地形(1)看圖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2)看圖找出印度的鄰國。(3)看圖總結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點。引導學生從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描述地理位置特點。引導學生找出印度的陸上鄰國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國家斯里蘭卡,并說明這些國家分別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引導學生找出主要的地形區,進而歸納地形分布特點。承接過渡:在印度的國土上生存著12.1億人口。眾多的人口成為了印度的一大負擔。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印度的另外一大負擔自然災害。4.刨根問底分析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播放洪澇災害視頻資料。資料反映了哪種災害,帶來哪些后果?影響印度自然災害除了洪澇還有旱災。提出問題:為什么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小組合作探究: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展示氣候類型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冬季風、夏季風示意圖。問題引導:(1)印度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其氣候特點是什么?(2)讀圖7.39“南亞每年1月、7月盛行風向”,思考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風向有何差別?西南季風的幾種變化情況,并填表。水災旱災西南季風的變化來得早,退的晚,風力強來的晚,退的早,風力弱小結: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印度的降水極不穩定,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5.出謀劃策針對水旱災害角色扮演(討論完成):如果你是印度的官員,怎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水、旱災情? 課堂拓展通過對印度的學習,中國和印度有哪些相似之處?兩國的發展有什么可以相互借鑒的嗎?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根源,同時也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是一個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板書設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