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第三節西亞教案.doc
第三節 西亞 第1課時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運用地圖說明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認識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土耳其海峽;能在西亞的填充圖上準確的填出西亞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過程與方法了解西亞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西亞地區的宗教特色以及與宗教有密切關系的兩個城市麥加、耶路撒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西亞也是人類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猶太教、基督教的發源地。【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地圖說明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能夠正確填圖。教學難點:學會運用地圖說明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讀圖、填圖能力。2.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由新聞直接指出硝煙彌漫的戰場伊拉克。找學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屬區域西亞地區。聯系實際、從新聞出發吸引學生興趣。板書:第三節 西亞講授新課通過讀圖確認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亞的范圍。讀圖找出亞洲歐洲、非洲,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五海三洲之地。通過讀圖掌握西亞的地理(海陸)位置:間接的溝通著大西洋與印度洋;位于亞洲的西南,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和阿拉伯海之間,所以被稱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古代、現代)找學生介紹歷史上所學的古代絲綢之路的知識。從古代起,西亞地區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簡單介紹現代鐵路、公路、航空運輸途經西亞的情況。強調其重要性主要國家、首都指導學生讀世界地圖以及圖7-21西亞的國家圖。在圖7-21中找出西亞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伊拉克巴格達、阿富汗喀布爾、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伊朗德黑蘭、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敘利亞大馬士革、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扎比等阿拉伯國家、宗教啟發學生根據所看新聞報道回憶西亞地區居民的外貌、穿著打扮,西亞居民多數為阿拉伯民族,主要為白色人種,日常生活中以白色頭巾、白色長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須,女子以面紗遮臉。語言以阿拉伯語居多。宗教以伊斯蘭教為主。麥加是伊斯蘭教第一圣城。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將耶路撒冷做為圣城。簡單介紹巴勒斯坦地區以及巴以之間的矛盾沖突。試著分析引發矛盾、戰爭的主要原因。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以及培養學生關注時事新聞的良好習慣。板書設計西亞(1)五海三洲之地交通要道主要國家、首都宗教第三節 西亞 第2課時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西亞的自然地理環境,比如地形特征、氣候特征、主要河流等;了解自然環境與當地農牧業生產的關系;了解當地發展節水農業所取得的成就;掌握西亞石油資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點和主要產油國。根據地圖,了解西亞石油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的路線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西亞石油資源的強調,指導學生認識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培養學生科學的人地觀【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掌握西亞石油資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點和主要產油國。2.根據地圖,了解西亞石油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的路線。教學難點:通過對西亞石油資源的強調,指導學生認識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培養學生科學的人地觀。2.教學過程:復習導入:復習提問上節課主要內容。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通過復習總結西亞獨特的人文特點,并指出西亞的自然環境也很獨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通過復習總結西亞獨特的人文特點,并指出西亞的自然環境也很獨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講授新課:以高原為主的地形特征指導學生讀圖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個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對高度、主要地形類型、地形分布特點)學生分別分析西亞地形的四方面特征。重點強調以高原為主的地形中部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可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連成一條線作為西亞東側邊緣的高)以此加深印象炎熱干旱的氣候大部分為熱帶沙漠氣候,伊朗高原和小亞西亞半島中東部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阿拉伯半島的西南有小部分熱帶草原氣候。大部分較干燥。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對于人、動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強調西亞地區大部分屬干旱地帶。河流找出西亞兩條著名的河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這里是古代巴比倫文化的發源地,以此來增加趣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伊拉克戰爭引出1991年海灣戰爭,從而引出西亞豐富的石油資源世界石油寶庫西亞石油的儲量、產量、輸出量居世界首位。西亞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重要產油國。分析書51頁圖7-29西亞石油海上運輸路線閱讀“霍爾木茲海峽”強調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線”。閱讀“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閱讀材料,“西亞石油資源和生產特點”板書設計西亞(2)以高原為主的地形特征炎熱干旱的氣候特征世界石油寶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