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一節日本教案.doc
日本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根據地圖和資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點、氣候特點和文化特征;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況;根據教材資料和課外資料,說出日本的交通運輸特點;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日本自然條件特點,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島國多港灣來發展經濟的成功之處;能舉例說明日本與我國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密切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各種相關地圖,從圖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讀圖能力和析圖能力;通過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特點,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比較法和綜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環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盡量給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的空間,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營造一種和諧、平等、進步的師生關系;通過分析日本經濟發達的原因及與中國的外交關系,樹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重點難點】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范圍、地形以及氣候特點、發達的經濟2.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同學們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國,櫻花之國指的是哪個國家?這就是日本,櫻花是這個國家的國花,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和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講授新知一、東亞島國(1) 閱讀圖8-1,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1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北緯30-45度之間,南北跨度大。2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3. 海陸位置: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東部瀕臨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與中國、俄羅斯、中國、朝鮮以及韓國相望,首都為東京。在圖中找出它們的位置。(2)日本的領土范圍?由哪些島構成?日本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及其附近的小島組成,本洲島為最大的島嶼,圖中找出它們的位置。日本是島國,海岸線長約3萬千米,沿海多島嶼、半島、海灣和天然良港,在圖8-1中找出東京灣(最大海灣)、瀨戶內海(最大內海)、津輕海峽、朝鮮海峽等。(3)日本的人口、語言和民族中國領土面積是日本領土面積的25倍,可見日本“地狹”, 日本人口密度約為中國人口密度的2.5倍,可見“人稠”,所以日本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國。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語。二、多山的地形(1)讀圖8l,思考日本的地形特點?從圖中看出,日本地勢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海拔超過1000米的地方分布非常得零散,在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可見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嶇,海岸曲折(板書)。從圖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圖8-2),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風景旅游區。日本不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別是活火山,日本領士占全球內也面積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所以日本有“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之稱。(2)提問:為什么日本是一個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日本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歐和太平洋兩大板塊的交界處,由于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隆起成山,而且地殼很不穩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3)提問:地形對日本河流及海岸線的影響?受地形影響,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資源豐富,同時,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許多優良港灣,本洲島太平洋沿岸的神戶和橫濱是著名的海港.(4) 教師總結:日本地形山地丘陵眾多,火山地震頻繁,多山的地形對其河流有重要影響,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對氣候又有什么影響呢?接下來我們來學學日本的氣候。三、濕熱的氣候(1)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思考日本有哪幾種氣候類型?從圖中可知,日本在亞洲東部,屬于季風氣候。由于國土狹小,地處中緯度,并且跨越的緯度較多,氣候南北差異明顯,主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2)日本的氣候特征學生活動:讀表東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氣溫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溫()最熱月均溫()降水量(mm)東京3.725.11610北京 4.726.1636思考:東京與北京在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東京和北京大致處于同一緯度。日本是島國,四面環海,受海洋影響大,因此在氣溫上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也更為豐富。(3)教師總結:日本主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征明顯,氣溫上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也更為豐富。在夏秋季節,經常遭受臺風襲擊。在此氣候條件下,漫山遍野的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圖3-3)。四、東西融合的文化日本文化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又有本民族文化的傳統。我國隋唐時歷史,日本就多次派使者到中國不定期地學習,如鑒真東渡、派遣唐使等,日本文化受我國文化影響大,許多文字還保留中國的漢字。近現代,受歐美國家的影響。五、發達的經濟(1)講述日本經濟概況。P68日本是世界上十分發達的國家,是世界經濟強國。二戰之后迅速發展,目前國內生產總侄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是世界前列。分析日本經濟的不利條件。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及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占的百分比表。思考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業原料和燃料?它們多從哪些地方進口?日本國土狹小,原料、能源嚴重不足,缺乏多種礦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氣等燃料。依賴進口,從西亞進口石油,從大洋洲、南美洲等地進口多種金屬礦等。 日本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產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國際貿易,進口原料、出口產品。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料進口國和產品輸出國。(2)讀圖8-7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圖說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業區?日本工業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這樣分布?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主要對外貿易港:神戶、橫濱、大阪等。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原因:臨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3)日本的農業:稻米、畜產、蔬菜(4)日本的漁業和交通運輸業作為學生一般了解的知識,可通過閱讀教材提供的補充材料獲得六、主要城市東京、筑波、大阪、橫濱、名古屋、神戶、廣島、京都、奈良課堂小結我們今天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領土、人口等基本概況及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從上述幾個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東亞地狹人稠的島國,多山且多火山,氣候冬季溫暖,夏季涼爽,降水比較豐富,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歸納:日本是一個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優良港灣多)、三少(國土少、平原少、礦產少)、一海(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島國板書:一、東亞島國1、位置及領土范圍2、人口、民族、語言二、多山的地形山地丘陵眾多,火山地震頻繁三、溫濕的氣候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四、東西融合的文化五、發達的經濟1、經濟概況: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2、工業3、農業4漁業和交通運輸業六、主要城市東京、筑波、大阪、橫濱、名古屋、神戶、廣島、京都、奈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