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一節中東教案.DOC
第一節 中 東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讀圖說明中東地區的范圍、位置,在地圖上找出主要國家、重要的臨海、海峽及運河,掌握本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中東石油的分布、生產和輸出情況,在世界中的地位;讀圖了解中東地區水資源狀況,產生的地區爭端和沖突;了解中東地區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中東地區戰爭主要原因分析,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的歸納、推理、對比及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通過對地理位置和石油資源給中東地區帶來的利和弊的分析,培養學生客觀看待現實問題的思維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關注世界上焦點地區和焦點問題的習慣;學生樹立民族平等觀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對戰爭【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中東的戰略性地理位置;中東地區石油資源的分布、生產和出口情況教學難點:中東地區匱乏的水資源引發的沖突;中東地區存在的文化差異、宗教矛盾問題。2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一系列圖片資料,引出長期的熱點地區中東。創設情境激起學生興趣。二、講授新知(一)長期熱點地區熱點因素:運河之爭、石油之爭、淡水之爭、宗教之爭、領土之爭投影:中東在世界中的位置提問:中東地區包括哪些地區?它和西亞的范圍有何差別?投影:中東地區提問:中東地區包括哪些國家?找出下列城市:開羅、耶路撒冷、巴格達、德黑蘭、伊斯坦布爾、大馬士革、貝魯特、麥加、麥地那。師生活動:學生分小組合作尋找并回答,教師巡視。歸納:(略)教師提問:中東地區的海陸位置怎樣?學生活動:分小組通過讀圖觀察、討論并選代表發言。分析:中東和西亞的區別學生活動:分小組通過讀圖觀察、討論并選代表發言。小結:(略)(二)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教師提問:這五海包括哪五海?活動:學生仔細在地圖上尋找。教師強調:里海是內流湖,與其余四海的不同。教師提問:1.蘇伊士運河是哪兩個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哪兩個海?2.土耳其海峽又是哪兩個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哪兩個海?活動:學生閱讀課本回答。教師講述:蘇伊士運河的歷史和與埃及經濟的關系。教師提問:美、英聯軍為何要對伊拉克動武?你怎樣理解“有人說:20世紀中東曾為石油而戰?!被顒樱簩W生通過課前搜集的資料討論,再進行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資源。(三)豐富的石油資源教師提問:為什么說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寶庫呢?有哪些主要的產油國?學生活動:閱讀P46課文及圖8.4完成P47活動2【討論】1.中東石油在世界的地位。2.中東石油的分布狀況。3.中東石油的主要輸出路線。4.蘇伊士運河已經開通,為什么還要繞道好望角。5.比較航線A、航線B的差異何在?板書:儲量最大、產量和輸出量最多學生活動:讀P47圖8.6完成本頁活動31.中東石油儲量、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在圖上指出三條重要的輸出路線、輸出國家和地區。教師提問:同樣是輸出至西歐各國,為什么還要分航線A和航線B?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略)講述: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據專家估計,照目前的開采速度,中東地區的石油只夠開采50多年。到那時,中東地區必將面臨石油枯竭的問題。所以中東產油國都在考慮石油資源采完以后,本國的經濟出路問題。總結:發展旅游業、發展信息產業、發展交通運輸業、振興民族工業(四)匱乏的水資源學生讀圖:地理圖冊P7“亞洲氣候類型圖”師:中東因為石油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但石油是種非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總有用完的一天。同學們思考一下:石油枯竭以后,這些石油國家的出路在哪里?(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發展與資源環境相互的關系)學生思考,給出不同的答案。師及時地表揚鼓勵學生。并說明,這種單一的經濟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制約。所以,我們要注意人類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要有計劃地利用當地的資源,還要進行多種經營。師引導:雖然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但是這個地區的水資源卻相當匱乏。師:展示世界缺水國家資料 學生:找出屬于中東地區的國家師:展示世界氣候分布圖、中東河流分布圖A.請說出中東地區的氣候類型;B.中東地區的主要河流有哪幾條?C.中東的哪些國家是“無流國”?D.中東常出現很多國家爭奪一條河流的情況,你能舉例說明這是為什么? 學生:了解中東河流分布,分析本地區水資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國家共有。師引申思考:如果不依靠戰爭,中東各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提示:學生可結合我國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來思考)學生討論后發言:他們可以實施海水淡化工程,還可以發展節水農業,或者實行跨流域調水。師出示資料和圖片:介紹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水生產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的節水農業。(樹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協調人地關系的思想)師小結:我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以色列相似,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以色列的節水農業。(五)多元的文化師引導:開課時我們看到了巴以沖突不斷,那么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為什么沖突呢?師:展示巴勒斯坦地區政區的變化圖學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主要是領土爭端師:中東地區是三大宗教的發源地,是伊斯蘭文化的核心地帶以及阿拉伯人的聚居區。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的土地之爭、宗教文化之爭,也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師:播放中東宗教視頻,展示耶路撒冷圖片。學生交流: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個宗教的圣城;猶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奉猶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奉伊斯蘭教;阿以沖突的焦點在巴勒斯坦地區;強調對話而不是對抗,呼吁世界和平、和睦相處。(通過這部分的討論和交流,了解中東地區的宗教和信仰,巴以沖突的焦點,使學生樹立倡導公正、平等的觀念,強調人地協調、民族之間和睦相處的思想意識。)【板書設計】一、三洲五海之地二、世界石油寶庫三、匱乏的水資源四、多元的文化三、課堂小結師生結合板書歸納小結,中東之所以成為世界焦點地區,除了特殊地理位置,還與這里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文化差異密不可分。四、教后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