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十章極地地區教案.DOC
第十章 極地地區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認識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氣候條件、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會用地圖、景觀圖片和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出兩極地區的環境特點;學會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培養從圖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過程與方法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掌握使用兩極地形圖和景觀圖片,總結歸納兩極地區氣候特點的方法;使用兩極地區氣溫圖表區分兩極氣候的特點;掌握利用經緯網在以兩極地區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兩極地區的位置、氣候、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教學難點:判斷兩極地區的方向,辨別周圍環境;讀圖理解、區分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讀圖分析能力與技巧的培養2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亞洲自然風光圖片(亞洲之最: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死海、貝加爾湖、珠穆朗瑪峰、里海等),并同時播放亞洲雄風背景音樂。 教師:同學們,伴著歌曲,緊跟圖片讓我們感受到了亞洲山河的壯麗畫卷,自然環境的獨特韻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亞洲的自然環境。自然環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學生:自然環境包括地形、氣候、水系等。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下面我們將從地形、河流、氣候三個方面逐一了解亞洲的自然環境 【設計意圖】把學生帶入到濃郁的亞洲風情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展示亞洲之 最的景觀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亞洲、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二、講授新知本節課分三個環節進行學習活動一:走近極地對應教學目標:1走近極地位置與范圍預習達標展示學生同位互相描述,個別展示評價:這個環節,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手腦并用,通過描圖、填圖、識圖等,認識極地地區的位置范圍,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讀圖、用圖能力。活動二:極地探奇對應教學目標:21. 位置之奇:七大洲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_洲;四大洋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_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_______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_____洲。2.方向之奇:如果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應選擇建在_________上。3.地形之奇:南極大陸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_____________”之稱。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___洲。4.氣候之奇: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問題探究:南極地區成為地球上最冷的地區的原因5.生命之奇:介紹企鵝與北極熊奇特的生存本領。__________是南極地區的象征,代表北極地區的動物是__________。活動三:極地尋寶對應教學目標:3科學考察的寶地出示問題:1.為什么說南極地區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2.中國在兩極地區建立了哪些科學考察站?請在圖上標注出來3.我國在南極的科學考察站為何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2月份? 評價:學生能夠理解極地科考重要性,并能夠學習科考隊員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活動四:極地保護對應教學目標:4極地環保展示以下圖為資料極地地區存在哪些破壞環境的現象?我們應該怎么去保護極地地區的環境?評價:學生能夠懂得極地環保的意義,樹立極地環保意識。【課堂小結】學生自主總結,談收獲,盡量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綜合建模】【板書設計】三、課堂小結四、教后反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