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識點全突破專題10世界人口的分布含解析.docx
專題10世界人口的分布1. 某同學編寫了一段順口溜“高緯高山,沙漠內陸,雨林濕又,人們定居難。”以下選項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及成因的是( ) A.旱、寒、熱B.寒、旱、熱C.熱、旱、寒D.寒、熱、旱2. 讀下面某大洲輪廓圖,關于該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主要分布于東部、東南部和南部B.南部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C.全部位于東半球、北半球D.所有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3. 讀漫畫“苦難的母親”,完成以下問題(1)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B.世界人口增長過快C.環境污染嚴重D.社會撫養老人負擔重(2)漫畫反映的問題主要出現在下列哪些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A.B.C.D.4. 亞洲的東亞、南亞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和金融貿易區B.物產豐富、經濟發達、人口大量遷入C.自然條件優越,人類聚居的歷史悠久D.工業發展最早,商業貿易活動頻繁5. 下圖是世界人口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其中位于歐洲的是( )A.B.C.D.(2)處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經濟發達B.氣候寒冷C.炎熱干燥D.地勢高峻6. 6月至7月,某探險隊沿到線路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地理探險考察,讀圖完成以下問題。(1)沿途隊員們發現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是() A.B.C.D.(2)途中探險隊員們曾遭遇“狂風暴雨”的天氣,這個地點最有可能是() A.B.C.D.(3)在地不能看到的現象是() A.排列整齊的橡膠林B.隨風搖曳的椰子樹C.一望無際的水稻田D.碩果累累的棗椰樹7. 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面積廣,氣候溫暖濕潤,是人類歷史上農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B.商業貿易活動最頻繁的地區C.工業、金融、貿易發達D.水、陸交通運輸便利8. 下列有關世界人口的敘述, 錯誤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一定高B.人口的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C.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人口稀少D.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速度不斷加快9. 有關世界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都在發展中國家B.亞洲人口最多,占世界總人口一半以上C.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非洲D.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區10. 讀“北半球人口分布”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低緯度臨海地區人口密度大B.地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C.地人口主要為黃色人種D.地人口稀疏是因為位于寒冷的極地附近11. 讀世界部分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圖中、四地區中人口分布較密集的是( ) A.B.C.D.(2)下列地區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是( ) A.干旱的沙漠B.熱帶森林區C.寒冷的極地D.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區(3)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地區的國家多屬于( ) A.發達國家B.發展中國家C.人口大國D.面積大國(4)到地區去旅游,最常見的宗教建筑是( ) A.B.C.D.12. 能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某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學習地理的基本能力之一。請閱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題。(1)世界人口稠密地區的分布,在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上的共同特點是都位于() A.中、高緯度的近海地區B.中、高緯度的內陸地區C.中、低緯度的近海地區D.中、低緯度的內陸地區(2)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圖1所示甲、乙、丙、丁四個地區中,屬于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區的是() A.甲B.乙C.丙D.丁(3)圖2表示的氣候類型為() A.溫帶季風氣候B.溫帶海洋性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D.地中海氣候13. 如圖為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的人口密度圖,圖中的點代表超過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區。讀圖,完成小題。(1)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國土的( ) A.東部B.西部C.南部D.北部(2)三國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應是( ) A.美國、中國、加拿大B.中國、美國、加拿大C.中國、加拿大、美國D.加拿大、美國、中國14. 下圖是世界人口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關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非洲北部人口稠密C.歐洲人口稀疏D.北美洲東南部人口稀疏(2)圖中序號所示地區中,為發達國家分布區的是( )A.B.C.D.15. 讀圖,亞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亞洲的( )A.東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C.中部和東部D.西部和南部16. 讀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1)據圖可知,人口稠密地區大多分布于A.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區 B.中低緯度的內陸地區C.中高緯度的臨海地區 D.中高緯度的內陸地區(2)甲處人口稠密,其適合人口居住的氣候條件A.冬冷夏熱 B.冬雨夏干C.終年高溫多雨 D.終年溫和多雨17.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陰影表示人口稠密區),回答下列問題。(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A________,B亞洲南部,C________和D北美洲東部,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絕大部分位于________(填高、中、低)緯度,________(填沿海或內陸)的平原和盆地。 (2)從圖中可以看出地區人口稀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地區為世界最大的平原,但此處是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區之一,原因是________ (3)C處主要語言為________語,A處主要語言為________語。 (4)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由此會產生哪些問題?(至少寫出兩條) 18.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3月28日發布,“一帶一路”促進世界區域合作蓬勃發展。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甲海峽,過A________洋,B________洲,穿乙________運河,最終到達C________洲。(2)“一帶一路”連接大陸東西,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國家多為________(發達或發展中)國家。(3)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試分析其人口稠密的原因________。(4)請補充完整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19. 讀“世界人口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其中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地的共性:海陸位置方面,________,氣候方面,________,地形方面,________。 (2)圖中A,B兩地,人口________(“稠密”或“稀疏”)。 (3)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能否用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人口分布均勻?為什么? (4)圖中C地所處大洲的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 (5)圖中B地所處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________(“高”或“低”)。 20.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1)地區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其中位于________,位于________,這些地區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所在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________(高、低)的大洲,常出現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社會養老負擔加重等,因此需要采取________(控制、鼓勵)生育的措施。 (3)人口稀少的原因常有:位于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濕潤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其中D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B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填數字)。 21.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1)地區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其中位于________,位于________,這些地區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所在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________(高、低)的大洲,常出現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社會養老負擔加重等,因此需要采取________(控制、鼓勵)生育的措施。 (3)人口稀少的原因常有:位于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濕潤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其中D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B 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填數字). (4)圖中人口稠密地區也是人類的集中居住地即聚落,一般可將聚落分為________聚落和鄉村聚落兩大類。 22. 讀“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是________緯度的臨海平原地區(2)圖中、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區中,地的人種主要是________(3)圖中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圖中無人定居的地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5)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臨滄市(2010年)總人口為234萬人,國土總面積為2.4 萬/平方千米,可計算出臨滄市的人口密度為________人/平方千米23.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歸納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的共同特點是:海陸位置方面:________,氣候方面:________,地形方面:________。(2)圖中A.B兩地,人口________(稠密或稀疏)。(3)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能否用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人口分布均勻?為什么?(4)圖中C地所處大洲的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5)圖中B地所處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________(“高”或“低”)。(6)C地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D位于人口數量最________的大洲,E地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官方語言主要是________。24. 讀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1)圖中D大洲的居民,主要屬于________人種。(2)圖中G地的居民,通用的語言是________語。(3)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A大洲中的絕大多數國家屬于________(發達或發展中)國家,G大洲中的國家屬于________(發達或發展中)國家。(4)D.E兩大洲相比較,人口自然增長較快的是________。(5)世界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主要有亞洲的________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________的東部等。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B 【解析】【分析】“高緯高山”體現是氣溫低,氣候寒冷;“沙漠內陸”,降水少,體現的是干旱;“雨林濕熱”,體現熱帶雨林地區全年高溫,氣候炎熱,故此題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的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人口稠密。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人口稀疏。2.【答案】A 【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該大洲是亞洲。亞洲人口主要分布于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南部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從半球位置來看,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國家中日本屬于發達國家,故選A。3.【答案】(1)B(2)C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供養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們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和開采礦產,在許多地方導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業污染,引發了各種災害,結果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嚴重威脅,漫畫“苦難的母親”正是人口問題帶來的環境問題的生動寫照。故選:B(2)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已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故選:C【點評】(1)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系。近幾十年來,隨著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嬰兒死亡率逐漸降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這樣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長。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2)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4.【答案】C 【解析】【分析】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其中,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及北美洲東部人口稠密主要原因是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而歐洲之所以人口稠密,主要是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只有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稠密區人口稠密的原因,要根據不同地區,原因不同來回答。5.【答案】(1)A(2)C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位于歐洲西部,位于亞洲南部,位于亞洲東部,位于北美洲東部。故選:A(2)讀圖可知,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少。故選:C6.【答案】(1)D(2)A(3)D 【解析】【分析】(1)讀圖可得,是東南亞地區,該地區人口稠密,是高山高原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寒帶氣候,圖中的三地人口稀疏。(2)圖中所示的是氣候類型中,是寒帶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是高山高原氣候,這三種氣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雨季多暴雨。(3)讀圖可知,圖中地為東南亞地區;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故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棗椰樹是熱帶和亞熱帶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西亞的伊拉克是椰棗的主要出產國,其產量居世界首位。【點評】世界人口分布、亞洲氣候和農作物的分布。7.【答案】A 【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稠密區與人口稀疏區分布情況的了解,理解不同區域的位置及地理環境特點是不一樣的,對照下表可以得出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分布地區分布規律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區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北半球、中緯度近海地帶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溫暖濕潤、農業發展早、工業交通城市發展快人口稀疏區苔原、冰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沙漠地區、高山高原地區緯度高、赤道附近、干旱地區、地勢高高寒、濕熱、干旱、寒冷 所以答案選擇A.【點評】該題學生要對世界人口分布規律及分布原因有詳細的了解,并能熟悉分布地區的位置。8.【答案】A 【解析】【分析】人口密度指的是每平方千米內的人口數量,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與人口自然增長率沒有必然聯系,故A不正確,符合題意。BC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相關知識,屬于理解記憶類知識點,有一定難度,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9.【答案】B 【解析】【分析】全球70多億人口,而亞洲占了40多億,占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B選項正確。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西歐,該地區以發達國家為主;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亞洲;不是所有的大平原是人口稠密地區,如亞馬孫平原。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人口分布的特點,注意各大洲人口數量、人口密度的大小及世界人口稠密區及稀疏區的分布。該題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10.【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四大人口稠密地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帶: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人口越多的國家,人口密度不一定越大。地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地人口主要為白色人種,地因為位于寒冷的極地附近,人口稀疏;故選項C符合題意。【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人口問題,結合地圖理解答題即可。11.【答案】(1)A(2)D(3)A(4)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人口分布、宗教、經濟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世界上絕大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讀圖可知,圖中地是歐洲西部,地是亞洲東部,人口稠密;地是亞歐大陸北部,地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人口稀疏。故A正確。(2)世界上絕大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即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疏。故D正確。(3)讀圖可得,位于歐洲西部,該地區主要是發達國家。故A正確。(4)讀圖可得,圖中是歐洲西部,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B圖中的建筑有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A圖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C圖是佛教的佛塔,D圖是佛教的寺廟。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A;(2)D;(3)A;(4)B。【點評】(1)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屬于重點考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本題考查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所具備的有利條件,理解解答即可,難度不大。(3)本題考查歐洲西部國家的特點,根據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難度不大。(4)本題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特點,讀圖判斷出是歐洲西部,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2.【答案】(1)C(2)C(3)B 【解析】【分析】(1)從緯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發達國家大部分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南半球。結合圖示,屬于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區的是丙區域,發達國家如美國;結合選項。故選:C(3)結合圖示2的氣候資料得知,該氣候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結合選項。故選:B【點評】(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2)四大人口稠密地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帶: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此題考查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情況,這一知識點結合教材要熟練記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大部分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南半球。該題考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分布。(3)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地區的大陸西岸。由于這些地方常年受到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適宜于人類居住和生活。此題主要考查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13.【答案】(1)C(2)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人口分布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讀圖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因為加拿大緯度位置較高,氣溫較低,而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故選項C符合題意。(2)讀圖可知,美國人口密度為35人/平方千米,加拿大人口密度為4人/平方千米,中國人口密度為146人/平方千米。即三國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應是中國、美國、加拿大。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B。【點評】(1)本題考查加拿大的人口分布規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本題考查中國、美國、加拿大人口密度大小,根據材料提供的數據回答即可。14.【答案】(1)A(2)B 【解析】【分析】(1)由圖中世界人口分布圖可以看出,亞洲的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非洲北部因氣候干旱,人口分布稀疏;歐洲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優越,人口稠密;北美洲東南部的人口密集,故選A。(2)由圖可知,代表的地區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這里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少,這里均為發展中國家;代表的地區是澳大利亞,是位于大洋洲的發達國家,是位于南美洲南部,這里均為發展中家,是南亞地區,南來所有國家均為發展中國家,故選B。故答案為:(1)A;(2)B。【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人口及發達國家的分布,結合地圖答題較好。15.【答案】A 【解析】【分析】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形平坦、氣候溫和、農業歷史發展早,形成人口稠密地區。【點評】本題組考查世界人口分布及影響因素。16.【答案】(1)A(2)D 【解析】【分析】(1)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故選:A。(2)甲地位于歐洲西部,屬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甲地人口稠密。故選:D。【點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世界四大 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 的東部,因為這些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對人口有極大的吸引力。此題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理解回答即可。二、綜合題17.【答案】(1)亞洲東部;歐洲西部;中、低;沿海(2)氣候極端的干旱,不適合人類的居住;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3)英;漢(4)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A亞洲的東部和南部、C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部等。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和盆地。(2)讀圖可知,為撒哈拉大沙漠地帶,氣候極端的干旱,不適合人類的居住;亞馬孫平原,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3)世界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有漢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語言。C歐洲西部主要語言為英語;A中國主要使用漢語;(4)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這樣帶來的問題有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撫養老人負擔加重。故答案為:(1)亞洲東部;歐洲西部;中、低;沿海;(2)氣候極端的干旱,不適合人類的居住;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3)英;漢;(4)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點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本題主要考查了世界人口及人種的分布特點,屬于基礎題。18.【答案】(1)印度;非;蘇伊士;歐(2)發展中(3)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4)3945N;109E【解析】【分析】(1)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馬六甲海峽,A印度洋,途經B非洲,穿蘇伊士運河,最終到達C歐洲。(2)“一帶一路”連接大陸東西兩端,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3)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的最西端在歐洲西部,這里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4)從圖中的經緯網可以判定,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網位置(3945N,109E)。19.【答案】(1)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近海,交通方便;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2)稀疏(3)不能。因為有的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4)大(5)高 【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東部;四地的共性:海陸位置方面,近海,交通方便,氣候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形方面,地形平坦。(2)圖中A.B兩地,人口在10人以下,比較稀疏。(3)因為世界上各地的自然環境不同,有的地區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不能用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人口分布均勻。(4)圖中C是歐洲西部,經濟發達,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適宜,人口密度大。(5)圖中B地為非洲,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點評】此題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多結合教材熟練記憶即可。20.【答案】(1)北美洲東部;歐洲西部;北(2)低;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人口老齡化);鼓勵(3)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候濕熱,未開發的熱帶雨林 【解析】【分析】(1)地區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其中位于北美洲東部,位于歐洲西部,這些地區位于北半球。(2)所在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常出現的人口問題是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負擔加重等,因此需要采取鼓勵生育的措施。(3)人口稀少的原因常有:位于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濕潤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其中D青藏高原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氣稀薄,B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氣候濕熱,未開發的熱帶雨林。故答案為:(1)北美洲東部;歐洲西部;北;(2)低;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人口老齡化);鼓勵;(3)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候濕熱,未開發的熱帶雨林。【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問題及原因,屬于理解記憶類知識點,把握相應的課本知識是答題的基礎,有一定難度。21.【答案】(1)北美洲的東南部;歐洲;北(2)低;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力不足;鼓勵(3);(4)城市 【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是人口分布不均勻,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是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 、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地區,這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條件優越,讀圖可知:其中位于北美洲的東南部,位于歐洲,這些地區位于北半球。(2)讀圖可知:位于歐洲,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人口停止增長或出現負增長,常出現的人口問題是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等,因此需要采取鼓勵生育的措施。(3)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區有: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這些地方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讀圖可知:其中D地區位于高原、山地地區,故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位于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B 地位于熱帶雨林區,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氣候過于濕潤的雨林地區。(4)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兩大類,先有鄉村聚落,后發展為城市聚落。故答案為:(1)北美洲的東南部;歐洲;北;(2)低;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力不足;鼓勵;(3);(4)城市。【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等相關知識,完成本題需要知道人口密度的概念、世界人口稠密區的分布及其原因和人口稀疏區的分布以及聚落等相關知識。22.【答案】(1)中低(2)黃種人(3)氣候干旱(4)南極洲(5)97.5【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解:(1)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在這些地方,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較為優越的發展環境,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發達的社會文明(2)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種人圖中的地區在亞洲東部,屬于黃種人(3)讀圖可知,圖中地是撒哈拉地區,氣候干旱,故人口分布稀疏;(4)南極洲由于緯度高,自然環境惡劣,南極洲是世界上無人定居的大洲(5)根據人口密度的含義列式如下:人口密度=總人口/總面積=2340000/24000=97.5人/平方千米故答案為:(1)中低;(2)黃種人;(3)氣候干旱;(4)南極洲;(5)97.523.【答案】(1)沿海;溫暖濕潤;平原(2)稀疏(3)不能,因為有的地區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4)大(5)高(6)基督教;多;伊斯蘭;阿拉伯語【解析】【分析】讀圖可知,(1)世界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四地的共性:海陸位置方面,近海,交通方便,氣候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2)圖中A.B兩地,人口在10人以下,比較稀疏。(3)因為世界上各地的自然環境不同,有的地區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不能用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人口分布均勻。(4)圖中C是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適宜于人類居住和生活,多為人口密集區。(5)圖中B地為非洲,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6)圖中C是歐洲,居民多信奉基督教,D位于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E為沙特阿拉伯,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通用阿拉伯語。故答案為:(1)沿海;溫暖濕潤;平原;(2)稀疏;(3
- 關 鍵 詞:
- 中考 地理 知識點 突破 專題 10 世界 人口 分布 解析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