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 《應對自然災害》第1課時教學設計.doc
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六年級下第五課應對自然災害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應對自然災害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課時1學習目標1.初步了解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 明確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社會穩定和可持續性發展。3. 掌握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約束自身破壞性行為。重點根據自然災害的發生的原因,意識到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重要影響。難點樹立保護自然環境,愛護生存家園,抗擊自然災害的決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視頻播放臺風海貝思登陸日本提問:觀看視頻臺風肆虐后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過渡: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類是那么渺小,人類生命又是那樣的脆弱。正所謂“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那么自然界還有哪些類型的自然災害呢?觀看談感受自然導入臺風海貝思是日本近年來最嚴重、破壞性最大的一次自然災害。講授新課活動一:數據分析現國情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臺風、干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如下:1、190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2、6月上中旬廣西廣東江西等6省(區)洪澇災害3、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4、四川“820”強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5、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洪水6、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7、四川長寧6.0級地震8、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災9、山西鄉寧“315”滑坡災害10、青海玉樹等地雪災過渡:通過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們了解關于自然災害的一些相關事件和災害影響,我國是世界遭受自然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那么什么是自然災害呢?它具體有哪些種類呢?活動二:糾錯辨析探究自然災害的定義任務一:辨析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1.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一棟28公寓樓由于工人違規進行電焊施工發生特別重大的火災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70余人受傷。2. 葫蘆島校門口撞人案。11月22日中午12點多,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第二小學校門前發生重大車禍,多名學生被一輛黑色轎車撞飛。事故造成5名未成年人死亡、19人受傷,其中重傷3人。任務二:自然災害的定義: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重點詞自然現象)活動三:“多面怪獸” 自然災害任務一、探究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分布特點1.出示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2.小組探究:(1)如圖分析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種類?(2)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集中在哪一部分?(3)哪一類自然災害分布最為廣泛?(4)你居住的地區常發生哪一類自然災害?3.:出示各地區災害分布種類 示意圖活動四:“怪獸的威力”自然災害的巨大影響1.出示圖片:洪水、地震、臺風、泥石流、干旱、蝗災2.觀看圖片小組探究:(1)這些災害都給人們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2)哪些災害短期內可以恢復、控制?哪些會造成長遠影響?地震常出現的疫情又會有什么樣的嚴重后果?(3)談談你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感受師小結: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師:對于身邊出現的一些自然災害我們有哪些自救措施?3防震自救小歌謠出示防震自救小歌謠要求學生背誦。活動五:追本溯源自然災害發生的人為因素1.出示圖片:森林被亂砍盜伐造成的水源流失、山體滑坡2.探究:圖片中出現的自然災害根本原因是什么?這樣的災害能不能避免呢?人們還有哪些行為間接導致了自然災害的頻發?3.出示自然災害發生的人為因素小結: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滿足個人生產、生活中需要而做出的不合理的行為也會引發或加重自然災害。根據數據進行思考:1.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數據上分析我國的自然災害大致有哪些種類?2.哪一地區遭受自然災害的頻率最多?根據兩則案例進行分析:1.兩則案例中都有很嚴重的人員傷亡,它們屬不屬于自然災害?為什么?明確定義并識記根據分布圖進行分析,并結合自己居住的地區環境進行講述觀察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分布特點結合圖片探究分析并能夠意識到自然災害的巨大影響。讓學生結合實際說說增強自救意識和能力。背誦歌謠。分析回答形成認知:有些自然災害是人類不合理的行為造成的并指出杜絕此類行為數據最能說明道理,讓學生通過分析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讓學生初步認識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和我國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混淆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此處設計辨析題,讓學生更明確什么是自然災害。給與明確定義便于學生理解分析。從圖分析出我國的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分布特點。此圖能清晰地使學生明確災害種類與季節氣候的關系圖片最的直觀展示,自然災害的影響,影響人們生活及社會穩定。為下節課學習做鋪墊。啟發學習興趣自然災害發生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此處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人類自食惡果的現象。延伸活動科學小實驗:“草地”和“黃土地”的喝水能力小組實驗檢驗真理課堂小結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板書第五課 應對自然災害第1課時自然災害知多少?什么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分布特點?自然災害的巨大影響?自然災害的發生原因
- 關 鍵 詞:
- 應對自然災害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 應對自然災害第1課時教學設計 部編版 六年級 下冊 道德 法治 第五 應對 自然災害 課時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