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近代史第07課時解放戰爭課時提分訓練.docx
第7課時解放戰爭課時提分訓練一、選擇題1.2019石家莊一模美國學者易勞逸在他的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5)中寫道:“與之相比,在共產黨地區,可能大多數農民仍然是完全不關心政治的,但他們傾向于與這個政權合作。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則積極地支持共產黨人。”材料所述史實發生在()A.國民大革命時期 B.工農武裝割據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D.人民解放戰爭時期2.的結果,是人民力量的一個勝利。紀要簽字的第二天,毛澤東回到延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這個東西,第一個好處是采取平等的方式,雙方正式簽訂協定,這是歷史上未有過的。第二,有成議的六條,都是有益于人民的?!薄啊睉?)A.西安事變 B.廬山會議 C.抗戰勝利 D.重慶談判3.毛澤東在1945年10月11日回到延安當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這個東西,第一個好處是采取平等的方式,雙方正式簽訂協定,這是歷史上未有過的。第二,有成議的六條,都是有益于人民的?!薄斑@個東西”是指()A.國共合作宣言 B.論聯合政府報告 C.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D.中國土地法大綱4.“現在抗日戰爭已經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國內政治上、軍事上所存在的各項迫切問題,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以期實現全國之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辈牧媳砻鳟敃r中國政府首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是()A.進行和平談判,推動國家統一進程 B.大力發展教育,培養建設人才C.實施改革開放,改善人民生活 D.進行工業化建設,夯實發展基礎5.電視連續劇潛伏中,主人公余則成有一句臺詞:“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概括了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主動撤離而取得了戰爭勝利的典型事件。這一事件發生的地點是()A.北京 B.延安 C.沈陽 D.南京6.1947年3月18日晚,在國民黨軍進攻延安已清晰可聞的槍炮聲中,毛澤東等人告別延安,開始轉戰陜北。臨行前,毛澤東對西北野戰兵團的領導干部們說:“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敝泄仓醒氤晒D戰陜北并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采取正確戰略戰術 B.中國共產黨在情報戰上占據優勢C.充分利用地理環境和民眾擁護 D.國民黨組織渙散,腐敗至極7.下圖反映的史實()A.標志著解放戰爭開始B.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解放區的進攻C.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D.改變了長期以來敵強我弱的基本格局8.解放戰爭進行一年后,戰爭形勢發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變化,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已由開始時的430萬減少到373萬,其中正規軍由200萬減少到150萬。由此可見,“戰爭形勢變化”指的是()A.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減少 B.解放軍軍隊數量超過國民黨軍隊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D.國民黨軍隊開始由戰略進攻轉入全面防御9.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就一般情況來說,占鄉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占有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殘酷地剝削農民。而占鄉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農、貧農、中農及其他人民,卻總共只有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終年勞動,不得溫飽。材料中“中國的土地制度”是指()A.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B.農民土地所有制 C.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 D.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0.2019濟寧歷史圖片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關于下圖所反映歷史事件的說法,正確的是()A.時間是1946年7月B.地點在陜西西安C.此后,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掀起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農民踴躍參軍,支援前線11.從“和平、民主、團結”到“武裝自衛”,從“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到“將革命進行到底”,黨的這些口號將中國人民團結凝聚成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強大力量。可見,黨提出這些口號的主要作用是()A.傳播西學,促進生活近代化 B.開闊國人視野,豐富業余生活C.喚起民眾危機意識,抵御外來侵略 D.宣傳黨的主張,凝聚人民力量12.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占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占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后方,為后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靶碌霓D折點”是指()A.解放軍在質量和數量上取得優勢 B.使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C.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 D.使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13.2019衡陽“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走了兩步最關鍵又最精彩的棋:一是首先殲滅黃百韜兵團,爭取了戰役主動權;二是截斷徐蚌線,對整個戰役的發展起了加速作用?!辈牧现械膽鹨凼?)A.遼沈戰役B.平津戰役 C.渡江戰役 D.淮海戰役14.某校八年級學生小明在一幅地圖上標注了張家口、錦州、陳官莊、雙堆集等幾個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的地區。這幅地圖能反映的史實是()A.截斷了東北國民黨軍隊的退路 B.為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礎C.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D.宣告了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覆滅15.2019河北模擬一位美國史學家分析淮海戰役的國民黨軍隊時寫道:“蔣介石愚蠢地決定在徐州平原而不是在淮河流域決戰”;拒不把統帥權交給熟悉地形的干練將領,而是“親自從南京指揮戰場上直到師一級的戰術行動”。作者旨在說明影響戰爭結局的因素是()A.戰場的位置 B.軍隊的士氣 C.決策者的作用D.外部勢力的介入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后,彭德懷、賀龍、劉伯承等紅軍將領攜全體指戰員于7月9日致電國民政府,請纓殺敵,表示紅軍“愿即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并請授命為抗日前鋒,與日寇決一死戰”。7月14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以軍為單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編制,限10天內準備完畢,待命抗日。7月15日,中國共產黨在遞交給國民黨的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中再次重申:“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迸c此同時,中共代表團繼續就紅軍改編問題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材料三為奪取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8年9月召開了擴大會議。會議提出建設500萬人民解放軍,在大約5年(從1946年7月算起)左右的時間內,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統治的戰略任務。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軍委于同年11月1日作出了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分為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部隊三類。(1)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從圖一到圖二這一過程反映了中國革命重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說明中國共產黨最終走上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2)據材料二,指出中國共產黨主動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表明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一目的最終實現的標志是什么?(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指出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不斷調整軍隊番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7.2019石家莊新華區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三年(1927-1930)多的土地革命實踐中,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較切實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線、政策和方法。如依靠貧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等等。中國共產黨歷史 第一卷上材料二為推動解放區土改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中共中央1947年7月至9月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各解放區貫徹全國土地會議的精種,掀起土地改革群眾運動。中國共產黨歷史 第一卷下(1)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土地分配的共同原則。(2)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況上述土地政策的實施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共同影響。(3)據上述探究和所學知識,指出農民階級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地位。18.探究問題??谷諔馉巹倮?國民黨恢復了在全國的統治地位。當時,國民黨擁有美式裝備的龐大軍隊,占據著全國的大部分地區,同共產黨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然而,僅僅過了四年時間,國民黨就被共產黨擊敗,狼狽地逃出大陸。國民黨政權為什么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就迅速崩潰了呢?各界人士進行了全面的探討和分析,提出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后已腐敗透頂,一系列倒行逆施使它很快喪失了民心,從而眾叛親離,迅速土崩瓦解。其具體表現,一是堅持一黨專政,個人獨裁,撕毀政協協議,單獨召開“國民大會”,違背了抗戰時已興起的民主潮流,政治上陷于孤立;二是悍然發動內戰,違背了全國人民盼望和平的心愿;三是接收大員“五子登科”,聚斂錢財,動輒以漢奸罪名鎮壓無辜者,查抄、沒收其財產,使原淪陷區人民大失所望;國民黨政治腐敗,政府官員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玩忽職守、不負責任;大量搜刮金銀美鈔,使企業主和中產階級也深受其害,不再支持蔣家王朝。結果是百政混亂,人民怨恨,失盡人心。一種觀點認為國民黨在其統治大陸期間,一直不解決土地問題,失掉了占全國人口80%90%的廣大農民的支持是其迅速失敗主要原因。軍隊中的農民子弟也無斗志,成為促使國民黨政權垮臺的重要因素。金普森、張忠才在研究了1927至1937年國民黨政府農村土地政策之后指出,這個政權在土地問題上所擇取的對策的失敗,注定了它在當時及其后的歲月里時時潛伏著政權根基的脆弱性和易被傾覆的必然性。(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時間是什么時候?(2)從材料中關于國民黨失敗原因的觀點中,選擇你認同的一種觀點進行論證。(要求:先概括出觀點是什么,然后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證)1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毛澤東到重慶,在社會上激起巨大反響。新華日報發表群眾來信說:“毛澤東先生應蔣主席的邀請,毅然來渝,使我們過去所聽到的對中國共產黨的一切誣詞和誤解完全粉碎了。毛先生來渝,證明了中共為和平、團結與民主而奮斗的誠意和決心,這的確反映和代表了我們老百姓的要求?!比嗣窬W(1)依據材料分析指出,毛澤東“毅然來渝”的目的是什么?依據材料并結合學過的知識指出“毛先生來渝”,取得了哪些成果?材料二戰爭的第一年表現為國民黨的進攻和人民解放軍的防御。戰爭在第二年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F在擺在中國人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面前的問題,是將革命進行到底呢,還是使革命半途而廢呢?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2)材料二中的“戰爭在第二年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指的是什么變化?揭開這一序幕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戰爭進行到第三年,人民解放軍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進行了哪些重大軍事行動?材料三淮海戰役人民支前統計表民工擔架大小車牲畜船只籌糧挑子543萬人30.5萬副88萬輛76.7萬頭8 500只9.6億斤20.6萬副(3)材料三反映了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人民解放戰爭能夠取勝的原因還有哪些?【參考答案】1.D2.D3.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1945年10月11日”“采取平等的方式,雙方正式簽訂協定”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知由國共雙方正式簽訂且時間在1945年10月11日之前只有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為此答案選C。4.A解析 從材料中“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以期實現全國之統一”的信息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勝利以后人民渴望和平反對內戰,為此必然要求當時國共兩黨進行和平談判,實現國家的真正統一,為此答案選A。5.B6.B7.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依據所學知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為此答案選C。8.A解析 從材料中“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已由開始時的430萬減少到373萬”的信息可知戰爭形勢變化主要是指國民黨軍隊總兵力減少,為此答案選A。9.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放戰爭之前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農民生活極端貧困,且終年勞作,不得溫飽,故答案選A。10.D11.D解析 從材料中“將中國人民團結凝聚成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強大力量”的信息可知黨提出這些口號的主要目的就在凝聚力量,推動戰爭勝利,為此答案選D。12.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歷史解釋。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遼沈戰役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使解放軍的數量和質量取得相對的優勢,為此答案選A。13.D14.C15.C解析 從材料中“蔣介石愚蠢地決定在徐州平原而不是在淮河流域決戰”;拒不把統帥權交給熟悉地形的干練將領”信息可知戰爭失敗主要是由蔣介石指揮上失誤造成,蔣介石是國民政府決策者,為此答案選C。16.(1)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從城市轉向農村;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2)原因:日本全面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加深。(3)完成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任務,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大意相符即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解放南京)。(4)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17.(1)平均分配。(2)使中國共產黨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提高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鞏固發展了根據地和解放區;奠定了中國特色民主革命勝利的基礎。(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18.(1)1949年。(2)答案一:國民黨自身的腐敗是其迅速失敗的主要原因。理由:國民黨堅持一黨專政,搞專制獨裁,使其在政治上陷入孤立;政府腐敗,激化社會矛盾,引發國家和社會動蕩;國民黨腐敗,引發領導階層不斷脫離群眾,喪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國民黨軍隊自身腐敗是喪失大陸的主要原因。答案二:國民黨在其統治大陸期間,一直不解決土地問題,失掉廣大農民的支持是其迅速失敗的主要原因。理由:國民黨政權沒有解決好土地問題使軍隊中的農民子弟毫無斗志,喪失戰斗力;國民黨政權沒有解決好土地問題喪失農民支持,不能獲得可靠的兵源保證;國民黨政權沒有解決好土地問題喪失農民支持導致政權根基的脆弱性。國民黨在其統治大陸期間,一直不解決土地問題,失掉了占全國人口80%-90%的廣大農民的支持是其迅速失敗的主要原因。19.(1)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成果:簽訂“雙十協定”。(2)根本變化指的是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標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南京。(3)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民心,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勝利的原因還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解放軍英勇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