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近代史第05課時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課時提分訓練.docx
第5課時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課時提分訓練一、選擇題1.2019溫州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是()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B.打倒列強,除軍閥C.土地革命,分田地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2.小軍家有一張發黃的畢業證書照片,其書寫文字為:“茲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學生蔡升熙按照本校規定步兵科修業期滿成績及格特給證書??偫韺O文、校長蔣中正、黨代表廖仲愷。中華民國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睋丝芍?頒發該證書的學校應是() 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北京大學D.黃埔軍校3.辛亥革命失敗后,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軍閥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割據一方,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國共兩黨形成了統一戰線,由此可見,當時國共兩黨合作后進行的北伐戰爭首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應是()A.結束軍閥割據,完成國家統一 B.壯大中國共產黨的力量C.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D.進行武裝斗爭,奪取革命的領導權4.它與之后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作為這段時期百余次大小起義中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極大地擴大了我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掀起了一波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它”應是()A.南昌起義 B.武昌起義 C.金田起義D.五四運動5.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的史實應該納入的學習主題是()A.辛亥革命 B.北伐戰爭 C.井岡山道路的開辟 D.紅軍戰略轉移6.極大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存了一大批堅定的紅軍政治干部和軍事干部,聚集了湘贛邊界武裝力量的精華,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堅定了邊界黨和群眾建立和發展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信心和決心,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偉大意義?!啊睉傅氖?)A.義和團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井岡山會師 D.臺兒莊戰役7.2019青島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生動詮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原因。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有()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進行了北伐戰爭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發動了南昌起義A. B. C. D.8.從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領導下的井岡山軍民,利用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發生戰爭、井岡山地區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好時機,采取積極發展的方針,逐步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肮まr武裝割據的局面”的開創是由于()A.領導人的正確決策 B.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C.抓住了良好的發展時機 D.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9.下圖反映的史實()A.成為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B.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C.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D.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10.2019泰州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茲伯曾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危在旦夕的戰斗?!边@里的“行軍”是指()A.北伐戰爭B.南昌起義C.紅軍長征D.挺進大別山11. 2019河南A卷某回憶錄記載:“離開瑞金后在沖破四道封鎖線和湘江戰役后,紅5軍團第34師和紅3軍團第6師第18團被阻于湘江東岸,指戰員大部犧牲。中央紅軍銳減至3萬余人,紅8軍團番號撤銷。”這本回憶錄的下一個章節最可能是()A.生死攸關的轉折 B.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C.陜甘軍民傳喜訊 D.百萬雄師過大江12.2019石家莊一?!八侵袊伯a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不只是軍事路線和領導的改變,而且改變了政治路線,展開了新局面,沒有它,很難設想能這么快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是它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堅定基礎”?!八睉?)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3.2019唐山路北區一模中共在長征途中曾面臨巨大危機,為此召開過一次意義重大的會議,因為當時中共上海局的電臺被敵人偵破,所以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的聯系中斷了,這反而使得這次會議得以在中共獨立自主的狀態下召開,沒有受到共產國際和聯共(布)影響。這主要反映了()A.這次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B.這次會議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C.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D.中共從幼年走向成熟14.下圖反映的史實是()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B.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C.紅軍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權D.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5.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 是由于()A.堅定理想信念的支撐 B.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C.黨和人民的同舟共濟,相互扶持 D.有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場大革命是在敵強我弱的階級力量對比下進行的,帝國主義、軍閥以及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聯合力量,比剛剛興起的革命的聯合力量強大得多,并且擁有更多的政治經驗,革命陣營內部掌握相當部分領導權(特別是軍權)的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在革命深入發展中一步步背叛了革命,投入反革命營壘。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工農群眾雖然有比較廣泛的發動,但是發動和組織的程度還很不充分,力量發展很不平衡。材料二起義軍雖曾占領瀏陽、醴陵縣城和一些集鎮,但遭遇到遠比自己強大的反革命軍隊的抵抗,加上兵力分散、對敵情估計不足、缺乏作戰經驗、有些指戰員指揮失當和邱國軒團叛變,因而先后遭受重大損失。9月19日,毛澤東在文家市主持召開前委會議,討論下一步行動,余灑度堅持“取瀏陽直攻長沙”的原定計劃,毛澤東主張放棄攻打長沙,把起義軍向南轉移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找落腳點會議經過激烈討論通過了毛澤東的意見,決定起義軍撤離湘東地區,向南轉移。(1)材料一表明當時革命形勢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據材料二,歸納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長沙,向農村山區尋找落腳點的主要原因。(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黨領導革命運動遭遇挫折的共同因素是什么?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轉移”出發以來被動挨打、疲于奔命的窘境,使全軍上下和全黨內外,對實際上由李德一個人說了算的“三人團”的軍事指揮,普遍產生了懷疑和不滿,黨和軍隊內有了要求改變軍事指揮的愿望。行軍途中毛澤東同王稼祥、張聞天等人談話溝通后,啟發、教育和提高了一批黨內、軍隊內高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覺悟,使他們認識到錯誤軍事指揮的危害,為遵義會議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工作。全軍上下產生了改變軍事指揮的愿望,加上毛澤東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開好遵義會議的主觀條件。材料二遵義會議無疑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重要。會議上,黨內“務實派”在與“國際派”的爭論中占了上風,會議取消了李德等“左”傾教條主義者們對于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戰略行動上的決策權,結束了不切實際的軍事冒險,從而使得具有豐富游擊戰爭經驗的,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領導集體恢復了在軍事戰略問題上的主導地位。而后,中央紅軍改變了面對強敵死打硬拼的刻板戰法,重新采用了第五次反“圍剿”前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逐步扭轉了戰略上的被動局面,避實就虛,避強擊弱,解除了全軍覆滅的危險。中央紅軍能夠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轉危為安,多虧了遵義會議。(1)據材料一,指出遵義會議能夠順利召開的主觀條件是什么?(2)據材料二,歸納遵義會議能夠使革命轉危為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上述材料和問題探究的主題是什么?18.探究問題。材料一長征一開始,“左傾”領導人還是錯誤指揮,只知道拼命逃而不敢主動出擊,紅軍像搬家一樣,男女老少,壇壇罐罐行動拖沓;雖然廣大紅軍戰士冒死奮戰,沖破敵人一道道封鎖線,但紅軍付出沉重代價。此時蔣介石在通往湖南西部的路上埋下重兵,企圖將紅軍全部消滅。在革命生死關頭,毛澤東及時提出改向貴州前進,紅軍一舉攻下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從此,紅軍重新走上正確軌道,這就為長征最后勝利起到轉折作用。材料二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紅軍四渡赤水、強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于 1935 年 10 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 年 10 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材料三雖然在長征途中,國民黨不斷地圍追堵截,紅軍戰士們缺衣、少糧、少藥,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但是,面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紅軍戰士們頑強拼搏、浴血奮戰、不怕犧牲,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敵人的封鎖線,一次又一次地擊潰國民黨軍的兵團;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們與人民群眾同在,共患難,生死相依,十分看重人民群眾的利益,愛護人民群眾,幫助人民群眾打土豪、分田地,使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紅軍十分擁護(1)據材料一,指出使“紅軍重新走上正確軌道”的是什么事件?(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試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對 4 個成因)【參考答案】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基礎就是反帝反封建,再結合四個選項不難看出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2.D3.A解析 從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軍閥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割據一方,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得出A項正確。4.A解析 從材料中“它與之后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的信息可知它應該是中共領導的且在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之前,只有南昌起義符合題意。5.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時空觀念。從題干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等信息可知和井岡山道路開辟有關,為此答案選C。6.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材料分析能力。從材料中“湘贛邊界武裝力量”“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力量”的信息并結合四個選項可知,只有選項C井岡山會師符合上述信息,為此答案選C。7.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史料實證。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進行了北伐戰爭屬于大革命時期,和井岡山斗爭沒有任何聯系,可以排除,為此答案選A。8.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能力。從材料中“利用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發生戰爭、井岡山地區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好時機”的信息可知“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的開創是和抓住國民黨軍閥內戰的時機密不可分,為此答案選C。9.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古田會議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為此答案選D。10.C11.A12.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依據所學知識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和材料中“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表述相符;從“不只是軍事路線和領導的改變”的信息并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并且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和材料中“軍事路線和領導的改變,而且改變了政治路線”表述相符,故答案選B。13.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材料中“在中共獨立自主的狀態下召開,沒有受到共產國際和聯共(布)的影響”的信息可知中國共產黨方針政策受到共產國際的影響,現在能夠自主地制定方針政策,本身就是一種走向成熟的表現,為此從這一角度分析正確答案選D。14.C15.C解析 從材料中“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可知黨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難是得到人民支持的重要條件,也是長征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16.(1)階級力量對比敵我相差懸殊。(2)起義軍遭遇重大損失;敵強我弱的革命形勢。(3)反革命勢力過于強大。17.(1)黨和軍隊內要求改變錯誤軍事指揮的愿望;毛澤東進行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2)結束部分領導人不切實際的軍事冒險行為;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改變了面對強敵死打硬拼的刻板戰法。(3)遵義會議。18.(1)召開遵義會議。(2)在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長征取得了勝利。以毛澤東為領導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紅軍戰士頑強拼搏、浴血奮戰、無限忠誠、不怕犧牲;在長征路上,紅軍擁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反動軍隊之間矛盾重重,難以對紅軍進行合圍。(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