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3課羅斯福新政學案.docx
第13課羅斯福新政學習目標1.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歷史。2.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實。3.辯證和全面地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矛盾、危機以及自我調節和改良等歷程。學習過程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從繁榮到危機1.原因(1)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2)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3)出現了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2.時間:年。3.范圍:席卷了整個。(二)羅斯福新政1.開始實施時間:年。2.目的:采用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3.主要內容(1)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2)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3)調整農業政策:通過,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4)推行“”: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5)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4.影響(1)積極影響: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新政增強了政府的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局限性:新政是美國政府在維護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比較美國羅斯福新政與蘇俄新經濟政策。(從方式、性質和作用方面分析)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經濟不景氣的問題是絕不能用立法的行動或行政的聲明來解決的。胡佛:國情咨文(1930年12月2日)材料二羅斯福就任總統時,全國最大的金融中心紐約股票與商品市場關閉,天空一片灰色,猶如“戰時的圍城”。1933年3月9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授權財政部檢查銀行資產負債情況;6月,羅斯福總統通過法令,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分開,以阻止一般銀行利用存款進行證券投機活動。同時,建立“聯邦儲備保險公司”,對5000美元以下的小額存款,由政府保證其安全;1935年政府頒布新的銀行法,規定擁有100萬美元以上資金的州銀行必須加入聯邦儲備銀行,實行存款保險。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教師教學用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胡佛奉行的經濟政策。這種政策帶來了什么嚴重后果?(2)材料二中美國解決金融危機的手段有哪幾種?此外羅斯福還采取哪些措施恢復經濟?對美國和世界有何影響?三、課堂練習1.1930年間美國進口商品的稅率平均提高了40%,許多國家采取報復措施,把進口稅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還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進口。這些措施()A.促進了貿易的發展B.加劇了經濟危機C.打擊了法西斯勢力D.改善了國際關系2.有人說,他(美國總統)在某種意義上挽救了市場經濟,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使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這里的“他”應是()A.華盛頓B.林肯C.羅斯福D.尼克松3.“新政不但對擺脫大蕭條危機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而且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這里的“新政”是指()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蘇俄新經濟政策C.斯大林模式D.羅斯福新政4.為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美國政府頒布了()A.權利法案B.全國工業復興法C.人權宣言D.1787年美國憲法5.1935年到1942年,美國“工程進展署”花費了130多億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橋新機場地下水道12.2萬幢66.4萬英里7.7萬座285個2.4萬英里A.國家干預經濟B.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C.興建公共工程D.增加就業、緩解危機四、達標檢測1.下表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國失業率變化情況,表中失業率不斷攀升并達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經濟大危機B.羅斯福新政C.第二次世界大戰D.第三次科技革命2.“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這段材料主要體現羅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項措施?()A.“以工代賑”B.整頓銀行C.調整農業D.調整工業3.美國商業周刊曾發表題為“你還相信自由貿易嗎”的文章,文中講道:“實行還是不實行經濟計劃性控制已經不是問題了。真正的問題是:誰來實施這一政策?”這篇文章最有可能發表于()A.經濟大危機前夕B.羅斯福新政時期C.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D.新經濟時代4.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例如:通過緊急銀行法案,整頓金融;通過農業調整法,穩定農產品價格;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這些措施的特點是()A.通過立法干預經濟B.采用自由放任政策C.實行農業集體化D.全力發展重工業5.羅斯福新政期間,國會與總統高度配合,先后出臺了緊急銀行法案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總統緊急權力。美國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前所未有的干預。這種現象()A.違背了三權分立的原則B.擴大了聯邦政府與總統的權力C.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D.削弱了美國的民主共和制6.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深遠。閱讀下列材料:【經濟危機大爆發】材料一“黑色星期四”見證了歇斯底里的瘋狂。經紀人們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領,試圖跟上拋售指令。1930年初到1932年底,總共有773家國有銀行倒閉,涉及存款超過7億美元,另有3604家州銀行破產,涉及存款超過20億美元這三年(19291931年),總共有85000家企業破產,留下了45億美元的債務,5000家銀行停止支付。1930年2月底,西雅圖、洛杉磯和芝加哥都目睹了失業者的小規模示威。同月,鮑威利區等待領救濟的隊伍每天吸引了2000人。美迪克遜韋克特大蕭條時代 19291941材料二羅斯福新政的內容項目具體內容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材料三1945年,中國共產黨機關報新華日報在民主巨星的隕落悼羅斯福總統之喪社論中指出:“他(羅斯福)用大無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過了危機,安定了國民生活。”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危機的表現。(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寫出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及其特點。(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羅斯福新政的歷史意義。參考答案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1.(2)資本主義制度2.192919333.資本主義世界(二)1.19332.國家干預3.(1)銀行信用(2)全國工業復興法(3)農業調整法(4)以工代賑(5)社會保障法4.(1)宏觀調控(2)資本主義制度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方式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利用市場與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國家放松對經濟的干預性質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改革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改革作用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2.(1)政策: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對國家干預。后果:加劇了經濟危機。(2)手段:政府出面清查銀行;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分開;建立“聯邦儲備保險公司”,保證資金安全;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措施:恢復工農業生產;興建大量公共設施;保護勞工權利,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影響:使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緩和了社會矛盾;維護了民主制度,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三、課堂練習1.B2.C3.D4.B5.D四、達標檢測1.A2.D3.B4.A5.B6.(1)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人失業,社會動蕩。(2)中心措施: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特點:國家干預經濟。(3)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逐漸擺脫危機;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5